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粘性凝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4537008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粘性凝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粘性凝胶复合材料包括A区域和B区域,所述B区域分布在A区域的外围,或者所述B区域分布在A区域的两侧,所述粘性凝胶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由B区域向A区域增高。进一步地,所述粘性凝胶复合材料的一个表面设计有抗黏连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粘性凝胶复合材料在实现伤口密封的同时,可有效避免伤口与周围组织的黏连,并且,在动态载荷情况下,能够抵抗伤口撕裂。能够抵抗伤口撕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粘性凝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材料
,特别涉及一种粘性凝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传统伤口闭合手段如缝合线和吻合钉,可以牢固地连接组织。但是,对于心脏、动脉血管、胃肠道等压力容器类组织器官(内部有各种液体,并且承受一定的内压或拉伸应力)的伤口,在内部液体压力和器官运动的综合影响下,将承受周期性的动载荷。手术缝合繁琐耗时,吻合钉需二次手术移除,二者都会损坏组织,缝合或吻合点周围的应力集中会导致吻合口漏(高达30%)、或感染等严重的并发症。组织密封剂(伤口胶水)虽然可以密封伤口,但是其粘着强度有限,不适用于潮湿生理环境下承受动载荷的伤口组织。
[0003]针对以上问题,研究人员开发了组织黏附凝胶材料(tissue adhesive hydrogel),这类材料能够粘着于潮湿的组织表面;与手术缝线和吻合钉相比,可以无创地作用于伤口,密封伤口和防止渗漏。然而,当前的组织粘性凝胶虽然可以实现伤口密封,但是,其弹性模量较低,在动态载荷下发生的大变形,会导致伤口动态撕裂,从而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粘性凝胶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性凝胶复合材料包括A区域和B区域,所述B区域分布在A区域的外围,或者所述B区域分布在A区域的两侧,所述粘性凝胶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由B区域向A区域增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粘性凝胶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性凝胶复合材料包括粘性凝胶基体和与所述粘性凝胶基体拓扑缠结的二维纤维网络;所述粘性凝胶复合材料具有如下(1)、(2)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情形:(1)所述二维纤维网络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分布在第一区域的外围,或者所述第二区域分布在第一区域的两侧,所述二维纤维网络的弹性模量由第二区域向第一区域增高;(2)所述粘性凝胶基体包括第i区域和第ii区域,所述第ii区域分布在第i区域的外围,或者所述第ii区域分布在第i区域的两侧,所述二维纤维网络的弹性模量由第ii区域向第i区域增高。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粘性凝胶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性凝胶复合材料还包括抗黏连层,所述抗黏连层设置在所述粘性凝胶复合材料的一个表面上;或者所述抗黏连层设置于所述二维纤维网络背向粘性凝胶基体的一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粘性凝胶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黏连层由抗黏连组分组成,部分所述抗黏连组分渗入所述二维纤维网络中。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粘性凝胶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纤维网络位于所述粘性凝胶基体内部和/或粘性凝胶基体表面。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粘性凝胶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性凝胶复合材料具有(1)所述情形,所述二维纤维网络的弹性模量由第二区域向第一区域呈梯度渐变式或阶跃式增高,第一区域的中心或中线为弹性模量的最高点,第二区域的外围或两侧为弹性模量最低点。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粘性凝胶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性凝胶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由B区域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哲李媛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