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厂反渗透加碱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95688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厂反渗透加碱控制系统,其包括依次连接的一级反渗透装置、一级产水池、二级反渗透给水泵装置、第一pH测定装置以及二级反渗透装置;所述一级反渗透装置和一级产水池之间设置有第一加药混合器,所述第一加药混合器与第一加药泵连接;所述第一pH测定装置和二级反渗透装置之间设置第二加药混合器和第二pH测定仪,所述第二加药混合器与第二加药泵连接;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一pH测定装置和第二pH测定仪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加药泵和第二加药泵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反渗透pH值实时监控及自动加碱量,减少了人为加药产生的偏差,确保加药量的准确性。确保加药量的准确性。确保加药量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厂反渗透加碱控制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煤化工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电厂反渗透加碱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电厂锅炉水处理系统工艺流程为:污水处理厂再生水来水、原水调节池、曝气生物滤池、翼片隔板絮凝沉淀池、工业水池(循环水补水及锅炉补给水补水)、三层滤料机械过滤器、清水箱、叠片过滤器、超滤装置、超滤产水箱、一级反渗透装置、一级反渗透产水池、二级反渗透装置、二级反渗透产水箱、 EDI装置、除盐水箱、热力系统。
[0003]反渗透设备,主要是分离溶液中的离子范围,其原理是原水在高压力的作用下通过反渗透膜,水中的溶剂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从而达到分离、提纯、浓缩的目的。
[0004]反渗透装置(简称RO装置)在除盐系统中属关键设备,装置利用膜分离技术除去水中大部分离子、SiO2等,大幅降低TDS、减轻后续除盐设备的运行负荷。RO是将原水中的一部分沿与模垂直的方向透过膜、水中的盐类和胶体物质将在膜表面浓缩,剩余一部分原水沿与膜平行的方向将浓缩的物质带走,在运行过程中自清洗。膜元件的水通量越大,回收率越高则其膜表面浓缩的程度越高,由于浓缩作用,膜表面处的物质浓度与主体水流中物质浓度不同,产生浓差极化现象。浓差极化会使膜表面盐的浓度高,增大膜的渗透压,引起盐透过率增大,而为提高给水的压力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此时应采用化学清洗的方法进行恢复。
[0005]反渗透设备主要包括石英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保安过滤器、反渗透装置、冲洗系统这几个环节。反渗透是本系统中最主要的脱盐装置,它利用反渗透膜的特性来去除水中绝大部分可溶性盐类、少量胶体及有机物。
[0006]现有反渗透系统,特别是二级反渗透系统,因为进水盐分相对比较低,脱盐率也相对比较低,通常进水中的二氧化碳为气态象存在,为脱除二氧化碳,反渗透进水系统会通过投加碱,调节进水pH值,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碳酸根或碳酸氢根离子态物质存在,这样相对较易将二氧化碳脱除,但是现有的加碱过程,精度控制差,造成pH值大幅波动。
[0007]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1720503153.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反渗透加碱量控制装置,包括进水泵、加药泵、反渗透系统、电导率仪,所述的进水泵进水口与来水通过管路连接、出水与反渗透系统进水口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的加药泵进口与碱液通过管路连接、出口连接至进水管路上,所述的反渗透系统进水口与进水泵连接、浓水口通过管路连接至浓水排放点或回用点、产水口通过管路连接至用水点或产水储存点,所述的电导率仪安装在反渗透系统产水口。
[0008]申请号为200810162098.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调节反渗透产水PH系统,它包括阻垢剂投加装置、加酸装置、加碱装置、保安滤器、高压泵、反渗透装置、PH仪表、电导率(CI)仪表、PLC控制器。
[0009]现有技术由于加碱控制的不足导致无法维持稳定反渗透系统的pH,由此需要开发
一种能够精确控制加碱,使反渗透系统的pH值维持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厂反渗透加碱控制系统,确保加药量的准确性,避免药品的浪费,同时减轻了运行人员的工作量。
[0011]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其包括依次连接的一级反渗透装置、一级产水池、二级反渗透给水泵装置、第一pH测定装置以及二级反渗透装置;所述一级反渗透装置和一级产水池之间设置有第一加药混合器,所述第一加药混合器与第一加药泵连接;所述第一pH测定装置和二级反渗透装置之间设置第二加药混合器和第二pH测定仪,所述第二加药混合器与第二加药泵连接;
[0012]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一pH测定装置和第二 pH测定仪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加药泵和第二加药泵电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二级反渗透给水泵装置包括若干个二级RO给水泵。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pH测定装置包括若干个第一pH测定仪,所述第一pH测定仪和二级反渗透给水泵的数量一致,每个二级反渗透给水泵出口连接一个第一pH测定仪。
[0015]进一步地,所述二级RO给水泵的数量为2

4个。
[0016]进一步地,所述二级RO给水泵的数量为4个。
[0017]进一步地,所述二级反渗透给水泵装置包括第一二级RO给水泵、第一二级RO给水泵、第一二级RO给水泵和第一二级RO给水泵;所述第一 pH测定装置包括第一pH测定仪、第二pH测定仪、第三pH测定仪和第四 pH测定仪。
[001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二级RO给水泵、第一二级RO给水泵、第一二级 RO给水泵和第一二级RO给水泵的进水端分别与一级产水池连接,所述第一二级RO给水泵的出水端与第一pH测定仪连接,所述第一二级RO给水泵的出水端与第二pH测定仪连接,所述第一二级RO给水泵的出水端与第三pH测定仪连接,所述第一二级RO给水泵的出水端与第四pH测定仪连接。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本技术进行加碱系统改造后,使得二级反渗透进水pH值稳定,既能使水中的二氧化碳大部分转化为离子态去除,同时也不会造成pH值过高(加药超量),因而二级RO、EDI产水电导率均低于改造前电导率。由于本技术出水也就是后续EDI进水水质优良且稳定,电除盐压力减小,在相同电压下电流输出下降一倍,制水能耗成倍数下降,达到节能降耗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系统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系统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系统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4的系统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控制器及其输入输出端的连接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1一级反渗透装置、2一级产水池、3第一加药混合器、4 二级反渗透装
置、5二级反渗透给水泵装置、5

1第一二级RO给水泵、5

2 第二二级RO给水泵、5

3第三二级RO给水泵、5

4第四二级RO给水泵, 6第一pH测定装置、6

1第一pH测定仪、6

2第二pH测定仪、6

3第三 pH测定仪、6

4第四pH测定仪、7第二加药混合器、9第二加药泵、10 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实现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28]实施例1
[0029]参照图1和5,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厂反渗透加碱控制系统,其包括依次连接的一级反渗透装置1、一级产水池2、二级反渗透给水泵装置5、第一pH测定装置6以及二级反渗透装置4;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厂反渗透加碱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依次连接的一级反渗透装置(1)、一级产水池(2)、二级反渗透给水泵装置(5)、第一pH测定装置(6)以及二级反渗透装置(4);所述一级反渗透装置(1)和一级产水池(2)之间设置有第一加药混合器(3),所述第一加药混合器(3)与第一加药泵(8)连接;所述第一pH测定装置和二级反渗透装置之间设置第二加药混合器(7)和第二pH测定仪(6

2),所述第二加药混合器(7)与第二加药泵(9)连接;还包括控制器(10),所述控制器(10)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一pH测定装置和第二pH测定仪(6

2)电连接,所述控制器(10)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加药泵(8)和第二加药泵(9)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厂反渗透加碱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反渗透给水泵装置(5)包括若干个二级RO给水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厂反渗透加碱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H测定装置(6)包括若干个第一pH测定仪,所述第一pH测定仪和二级反渗透给水泵的数量一致,每个二级反渗透给水泵出口连接一个第一pH测定仪。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厂反渗透加碱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RO给水泵的数量为2

4个。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厂反渗透加碱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RO给水泵的数量为4个。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厂反渗透加碱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反渗透给水泵装置(5)包括第一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荣宋厅梁硕全陈静艳李泓远韦晓玲李兆新张全龙沙旭张秀娟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桂林燃气分布式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