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盐酸氯化铜体系的镀铜光亮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5451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盐酸氯化铜体系的镀铜光亮剂,涉及镀铜光亮剂技术领域,每升镀铜光亮剂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主光剂85~95g、整平剂6~12g、分散剂5~9g、表面活性剂10~15g、磷酸二氢钾3~7g、聚醚类化合物15~20g、其余为水。本发明专利技术镀铜光亮剂能够减少主光剂的使用,且不影响镀层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各原料的复配使用,加入到电镀液中具有出光快,光亮度好,表面镀层结晶致密,无针孔麻点产生,分散性好,镀层匀度及深度能力优良,整平度好,提高了与其他镀层的结合力,能够有效延长镀液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盐酸氯化铜体系的镀铜光亮剂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镀铜光亮剂
,具体是一种用于盐酸氯化铜体系的镀铜光亮剂。

技术介绍

[0002]氯化铜在自然界中以水氯铜矿存在,通常由碳酸铜和盐酸反应制得。通常用作有机和无机反应催化剂,媒染剂,杀虫剂,石油脱臭、脱硫和精制剂。镀铜光亮剂指在酸性硫酸盐光亮镀铜工艺中使用的光亮剂,主要作用是通过活性表面除去停留在金属表面的油污、氧化及未氧化的表面杂质,保持物体外部的洁净、光泽度、色牢度。
[0003]但是,现有技术中用于盐酸氯化铜体系的镀铜光亮剂出光慢,光亮度低,镀层致密性差,结晶粗糙,易产生针孔麻点,镀层匀度及深度不理想,且分散性差,整平度低,与其他镀层结合力差。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用于盐酸氯化铜体系的镀铜光亮剂,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盐酸氯化铜体系的镀铜光亮剂,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盐酸氯化铜体系的镀铜光亮剂,每升镀铜光亮剂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主光剂85~95g、整平剂6~12g、分散剂5~9g、表面活性剂10~15g、磷酸二氢钾3~7g、聚醚类化合物15~20g、其余为水。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光剂为苯基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丙烯基磺酸钠和磺基丁炔醚钠盐的混合物,通过苯基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丙烯基磺酸钠和磺基丁炔醚钠盐的复配使用,提高光亮度。r/>[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光剂中苯基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丙烯基磺酸钠和磺基丁炔醚钠盐的质量添加比为2~3:0.5~1:0.1~0.5。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整平剂为胺类化合物和二元环氧化合物的混合物,通过胺类化合物和二元环氧化合物的复配使用,既能够提高镀层光亮又能够保证镀层的整平度。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胺类化合物为脂肪胺或芳香胺中的任意一种。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二元环氧化合物为环氧乙烷或环氧丙烷中的任意一种。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整平剂中胺类化合物和二元环氧化合物的质量添加比为2:0.5~1。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分散剂为2

萘磺酸甲醛聚合物钠盐或磺酸钠盐中的任意一种,能够提高分散性及镀层匀度。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磺酸钠和脂肪胺聚氧乙
烯醚的混合物,其中,所述十二烷基磺酸钠和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的质量添加比为1:0.1~0.3,表面活性剂能够使得主光剂增溶,在水中分散更加均匀。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聚醚类化合物优选为聚乙二醇;所述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为3500~3800,聚乙二醇的添加能够提高分散能力和深镀能力。
[0015]本专利技术镀铜光亮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01:按上述配比要求准备所需原料主光剂、整平剂、分散剂、表面活性剂、硫酸、磷酸二氢钾、聚醚类化合物和水;S102:向反应釜中加入三分之一的水,然后向其中加入整平剂、分散剂、表面活性剂和聚醚类化合物,边加入边搅拌,在35~40℃条件下预热1~1.5h,再升温至50~60℃,保温3~5h,得到混合液A;S103:向剩余的水中加入主光剂、硫酸和磷酸二氢钾,边加入边搅拌,搅拌均匀后,温度升高至60~70℃,保温反应3~5h,得到混合液B;S104:将上述混合液A滴加至混合液B中,混合均匀后反应2~3h,温度控制在60~70℃,冷却后,得到镀铜光亮剂。
[0016]本专利技术镀铜光亮剂的使用方法为:按上述配比要求配置好1L的镀铜光亮剂,取6~8ml加入到电镀液中,并调节pH值至5~6,加温至60~70℃,进行施镀即可。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盐酸氯化铜体系的镀铜光亮剂,本专利技术镀铜光亮剂能够减少主光剂的使用,且不影响镀层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各原料的复配使用,加入到电镀液中具有出光快,光亮度好,表面镀层结晶致密,无针孔麻点产生,分散性好,镀层匀度及深度能力优良,整平度好,提高了与其他镀层的结合力,能够有效延长镀液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实施例1一种用于盐酸氯化铜体系的镀铜光亮剂,每升镀铜光亮剂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主光剂85g、整平剂6g、分散剂5g、表面活性剂10g、磷酸二氢钾3g、聚醚类化合物15g、其余为水。
[0020]主光剂为苯基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丙烯基磺酸钠和磺基丁炔醚钠盐的混合物,主光剂中苯基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丙烯基磺酸钠和磺基丁炔醚钠盐的质量添加比为2:0.5:0.1。
[0021]整平剂为胺类化合物和二元环氧化合物的混合物,胺类化合物为脂肪胺,二元环氧化合物为环氧乙烷,胺类化合物和二元环氧化合物的质量添加比为2:0.5。
[0022]分散剂为2

萘磺酸甲醛聚合物钠盐。
[0023]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磺酸钠和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的混合物,其中,十二烷基磺
酸钠和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的质量添加比为1:0.1。
[0024]聚醚类化合物优选为聚乙二醇;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为3500。
[0025]实施例2一种用于盐酸氯化铜体系的镀铜光亮剂,每升镀铜光亮剂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主光剂95g、整平剂12g、分散剂9g、表面活性剂15g、磷酸二氢钾7g、聚醚类化合物20g、其余为水。
[0026]主光剂为苯基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丙烯基磺酸钠和磺基丁炔醚钠盐的混合物,主光剂中苯基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丙烯基磺酸钠和磺基丁炔醚钠盐的质量添加比为3:1:0.5。
[0027]整平剂为胺类化合物和二元环氧化合物的混合物,胺类化合物为芳香胺,二元环氧化合物为环氧丙烷,胺类化合物和二元环氧化合物的质量添加比为2:1。
[0028]分散剂为磺酸钠盐。
[0029]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磺酸钠和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的混合物,其中,十二烷基磺酸钠和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的质量添加比为1:0.3。
[0030]聚醚类化合物优选为聚乙二醇;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为3800。
[0031]实施例3一种用于盐酸氯化铜体系的镀铜光亮剂,每升镀铜光亮剂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主光剂90g、整平剂9g、分散剂7g、表面活性剂13g、磷酸二氢钾5g、聚醚类化合物20g、其余为水。
[0032]主光剂为苯基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丙烯基磺酸钠和磺基丁炔醚钠盐的混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盐酸氯化铜体系的镀铜光亮剂,其特征在于:每升镀铜光亮剂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主光剂85~95g、整平剂6~12g、分散剂5~9g、表面活性剂10~15g、磷酸二氢钾3~7g、聚醚类化合物15~20g、其余为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盐酸氯化铜体系的镀铜光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光剂为苯基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丙烯基磺酸钠和磺基丁炔醚钠盐的混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盐酸氯化铜体系的镀铜光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光剂中苯基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丙烯基磺酸钠和磺基丁炔醚钠盐的质量添加比为2~3:0.5~1:0.1~0.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盐酸氯化铜体系的镀铜光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平剂为胺类化合物和二元环氧化合物的混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盐酸氯化铜体系的镀铜光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胺类化合物为脂肪胺或芳香胺中的任意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仁华聂国勇李建立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利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