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路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5339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网路连接器,结构上容易实现,便于组装,适用性广,产品可以拆解循环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壳体、PCB板和绝缘本体,绝缘本体、PCB板设置在壳体内,PCB板设置在绝缘本体上面,PCB板的底面与绝缘本体的顶端紧邻设置;壳体的一侧开设有插接口;壳体的侧面设有向内延伸的接触片,绝缘本体侧边的顶端开设有与接触片对应、匹配的固定槽,绝缘本体的固定槽与其上的PCB板形成一个供接触片贯穿的空腔,接触片抵触PCB板底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于有可靠接地屏蔽要求的高频高速连接器,应用于RJ45等连接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符合电子电气产品绿色环保设计,物料可以循环利用,减少电子垃圾及资源浪费。圾及资源浪费。圾及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网路连接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电连接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网路连接器的接地方式,应用于有接地屏蔽要求的高频高速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网路连接器主要装配在计算机周边、服务器、路由器、交换设备等产品上,用于传输数据和外设连接等,广泛应用于网络、通信、自动化控制等领域。
[0003]随着电子产品产品功能越来越丰富,对产品的结构的要求增加,现有高速网口产品接地,采用焊接方式,对焊接人员有焊接资格要求,制程产生对人体有害的废气,不环保,生产效率低,不良拆解返修报废率高。
[0004]现有网路连接器产品硬干涉接地,虽避免焊接,也不方便组装,生产效率低,无法做到拆解循环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网路连接器的接地设计结构,结构上容易实现,便于组装,生产效率高,适用性广,产品可以拆解循环利用。
[0006]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网路连接器,包括壳体、PCB板和绝缘本体,绝缘本体、PCB板设置在壳体内,PCB板设置在绝缘本体上面,PCB板的底面与绝缘本体的顶端紧邻设置;壳体的一侧开设有插接口;壳体的侧面设有向内延伸的接触片,绝缘本体侧边的顶端开设有与接触片对应、匹配的固定槽,绝缘本体的固定槽与其上的PCB板形成一个供接触片贯穿的空腔,接触片与PCB板抵接。
[0008]进一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侧面设有开口,开口的一边设有向内延伸的接触片,接触片上设有凸筋,凸筋的凸面向上,凸筋的凸面抵触PCB 板。
[0009]进一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绝缘本体的外侧设有基座,绝缘本体嵌置于基座的容置空间内;绝缘本体上设有端子组件与接脚组件,端子组件端部延伸出绝缘本体朝向插接口,端子组件端部设置在基座靠近插接口的容置空间内。
[0010]进一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座上开设有与接触片匹配对应的限位槽,限位槽设置在基座的侧壁远离插接口的一端,限位槽远离插接口的一端贯通侧壁。
[0011]进一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绝缘本体的固定槽与PCB板形成的空腔紧邻限位槽设置,壳体的接触片贯穿限位槽、固定槽后其凸筋部抵触PCB板底面接地焊盘。
[0012]进一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端子组件的焊接端设置在PCB板靠近插接口的一侧,接脚组件的焊接端设置在PCB板远离插接口的一侧,接脚组件的插接端延伸出绝缘本体的底面。
[0013]进一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绝缘本体具有一容纳腔,容纳腔设置在绝缘本体靠
近PCB板的一端,PCB板上设有若干电器元件,部份电器元件部份位于容纳腔内;
[0014]壳体侧面底端设有向下延伸的插片;插片可以为接地脚;接触片抵接PCB 板的底面。
[0015]本技术的壳体(铁壳)侧面设置接触片(簧片)结构,接触片上面有凸筋,接触片(簧片)向内延伸,凸筋的凸面朝上,可以灵活调动,适应产品 PCB位置和方向,在模具上轻松实现。凸筋(凸点)与电路板(接地焊盘)干涉固定;壳体上具有接触片与电路板接触卡固,达成接地功效。
[0016]本技术应用于有可靠接地屏蔽要求的高频高速连接器,应用于RJ45 等连接器。本技术符合电子电气产品绿色环保设计,物料可以循环利用,减少电子垃圾及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PCB板部分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壳体部分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基座部分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0023]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绝缘本体部分的立体示意图;
[0024]图8为图6中A部分的示意图;
[0025]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绝缘本体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27]图中标记说明:
[0028]壳体11,插接口12,插片13,开口14,接触片15,凸筋16,基座21,端子组件22,侧壁23,限位槽24,容纳腔25,绝缘本体26,固定槽27,PCB 板28,电器元件29,接脚组件36。
具体实施方式
[0029]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解析本技术的优点与精神,通过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详述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0030]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前”、“后”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31]请参阅附图,本技术包括壳体11、PCB板28和绝缘本体26,绝缘本体26、PCB板28设置在壳体11内,PCB板28设置在绝缘本体26上面,PCB 板28的底面与绝缘本体26的顶端紧邻设置。壳体11的一侧开设有插接口12,壳体11的侧面设有向内延伸的接触片15,绝缘本体26侧边的顶端开设有与接触片15对应、匹配的固定槽27,绝缘本体26的固定槽27与其上
的PCB板 28形成一个供接触片15贯穿、固定的空腔,接触片15的凸筋16抵触PCB板 28底面的接地焊盘。
[0032]在一个实施例中,壳体11的侧面开设有开口14,开口14的一端设有向内延伸的接触片15,接触片15上设有凸筋16;进一步,凸筋16的凸面向上,即凸筋16的凸面朝向PCB板28。
[0033]进一步,在一个实施例中,绝缘本体26的外侧设有基座21,基座21上设置有容置空间,绝缘本体26嵌置于基座21的容置空间内;绝缘本体26顶端设有PCB板28。绝缘本体26上设有端子组件22与接脚组件36,端子组件22 端部延伸出绝缘本体26朝向插接口12,端子组件22端部设置在基座21靠近插接口12的容置空间内。
[0034]进一步,在一个实施例中,壳体11底端设有用于插接的插片13,插片13 位于壳体11侧壁并向下延伸设置,插片13可以为两个位于壳体11侧壁,插片 13可以为接地脚。
[0035]进一步,在一个实施例中,壳体11形成一个容置空间,基座21嵌置于壳体11的容置空间内,基座21与壳体11同侧设有共有的插接口12,基座21内远离近插接口12一侧设有绝缘本体26;基座21内靠近插接口12一侧设有端子组件22。
[0036]PCB板28靠近插接口12一端设有端子组件22,PCB板28远离近插接口 12一端设有接脚组件36,接脚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路连接器,包括:壳体(11)、PCB板(28)和绝缘本体(26),所述绝缘本体(26)、所述PCB板(28)设置在所述壳体(1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28)设置在所述绝缘本体(26)上面,所述PCB板(28)的底面与所述绝缘本体(26)的顶端紧邻设置;所述壳体(11)的一侧开设有插接口(12);所述壳体(11)的侧面设有向内延伸的接触片(15),所述绝缘本体(26)侧边的顶端开设有与所述接触片(15)对应的固定槽(27),所述绝缘本体(26)的所述固定槽(27)与其上的所述PCB板(28)形成一个供所述接触片(15)贯穿的空腔,所述接触片(15)与所述PCB板(28)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的侧面设有开口(14),所述开口(14)的一边设有向内延伸的所述接触片(15),所述接触片(15)上设有凸筋(16),所述凸筋(16)的凸面向上,所述凸筋(16)的凸面抵触所述PCB板(2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26)的外侧设有基座(21),所述绝缘本体(26)嵌置于所述基座(21)的容置空间内;所述绝缘本体(26)上设有端子组件(22)与接脚组件(36),所述端子组件(22)端部延伸出所述绝缘本体(26)朝向所述插接口(12),所述端子组件(22)端部设置在所述基座(21)靠近所述插接口(12)的容置空间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网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德科万佳美李锦琦何秦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立德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