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端子连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3138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09:5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端子连料结构,连接器端子连料结构采用四料带结构,将上/下端子合成一套模具中。本技术包括第一料带与料带连接部,第一料带与料带连接部之间设有一组相对设置的第一A端子与第二A端子,第一料带朝向料带连接部的一侧设有延伸外凸的第一料带连接部,第一料带连接部连接第一A端子相邻的一端;料带连接部朝向第一料带的一侧设有外凸的第二料带连接部,第二料带连接部连接第二A端子相邻的一端;料带连接部远离第一料带的一端设有间隔的第二料带,料带连接部与第二料带之间设有一组相对设置的第一B端子与第二B端子,第三料带连接部连接第一B端子紧邻的一端。本技术降低模具成本,节省一套模具的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连接器端子,特别是涉及一种端子连料结构


技术介绍

1、连接器主要装配在计算机周边、服务器、路由器、交换设备等产品上,用于传输数据和外设连接等,广泛应用于网络、通信、自动化控制等领域。电连接器中通常装设有若干连接端子,连接端子不仅形状多为相同或相近,且其在连接器中通常亦有规则地排列。

2、现有料带结构参见附图2所示,现有端子连料结构采用单一料带结构,一个料带上带有一排单向的若干同型端子,电镀成本高,以及需多套模具(如:产品分上/下端子)。

3、常规i/0连接器端子连料结构采用单一料带结构,此结构有以下几点弊端:

4、1.电镀成本高,原因是:单一料带电镀采用刷镀工艺,此工艺电镀面积较大,成本比较高;

5、2.增加模具成本,原因是:产品分上/下端子(固态硬盘接口、卡缘连接器),采用此工艺需上/下端子各开一套模具,总共两套模具,多增加一套模具成本;

6、3.冲压成本高,原因是:单一料带,一次冲压冲一款四支同型端子,此结构会导致冲压成本变高,成品单价没有竞争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电镀、模具和冲压成本较低的端子连料结构。

2、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端子连料结构,包括第一料带与料带连接部,第一料带与料带连接部之间设有一组(一对)相对设置的第一a端子与第二a端子,第一料带朝向料带连接部的一侧设有延伸外凸(凸出)的第一料带连接部(梯形、锥形),第一料带连接部连接第一a端子相邻的一端;料带连接部朝向第一料带的一侧设有(延伸)外凸的第二料带连接部(梯形、锥形),第二料带连接部连接第二a端子相邻的一端;

4、料带连接部远离第一料带的一端设有间隔的第二料带,料带连接部与第二料带之间设有一组(一对)相对设置的第一b端子与第二b端子,料带连接部朝向第二料带的一侧设有延伸外凸(凸出)的第三料带连接部(梯形、锥形),第三料带连接部连接第一b端子紧邻的一端;第二料带朝向料带连接部的一侧设有(延伸)外凸的第四料带连接部(梯形、锥形),第四料带连接部连接第二b端子紧邻的一端。

5、进一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料带连接部上两侧分别设有带料结构,料带连接部为两侧双带料结构,料带连接部上靠近第一料带一侧的带料结构设有第二料带连接部,料带连接部上的第二料带连接部连接第二a端子的一端;料带连接部上远离第一料带一侧的带料结构设有第三料带连接部,料带连接部上的第三料带连接部连接第一b端子的一端,料带连接部为两个并排相邻带料结构;料带连接部的中部开设有应力避空槽。

6、进一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a端子包括朝向第一料带的第一尾臂,第一a端子的第一尾臂与第一料带的第一料带连接部连接,第一尾臂的一侧设有向后折弯的第一焊接端,第一尾臂的另一侧设有向前折弯延伸的扣压接触端,扣压接触端与第一焊接端之间设有远离第一尾臂向前延伸的第一干涉臂。

7、进一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a端子与第一a端子具有相同的结构形状,第二a端子设置为第一a端子旋转180°后的状态,第二a端子与第一a端子为一行(一排)的相对设置;第一a端子的第一干涉臂与第二a端子的第一干涉臂之间设有第一料带连接条,即第一a端子的第一干涉臂与第二a端子的第一干涉臂之间通过第一料带连接条连接设置;第一a端子与第二a端子是两个a端子旋转180°后交错互补相对设置;第一料带连接条根据第一a端子、第二a端子(上部端子)具体结构可以设置为之字形、直线型或曲线型等。

8、进一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料带与料带连接部之间设有另外一组平行分布的第一a端子与第二a端子的组合,两组第一a端子与第二a端子平行两行(上下两排)成两者左右旋转180°后交错互补排列。

9、进一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a端子上的第一尾臂与第一料带上第一料带连接部连接设置,第一a端子上的第一尾臂与第一料带上第一料带连接部之间设有第一后预切凹槽;第一a端子上的第一干涉臂与第一料带连接条连接设置,第一a端子上的第一干涉臂与第一料带连接条之间设有第一前预切凹槽。

10、进一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a端子上的第一尾臂与料带连接部上第二料带连接部连接设置,第二a端子上的第一尾臂与料带连接部上第二料带连接部之间设有第一后预切凹槽;第二a端子上的第一干涉臂与第一料带连接条连接设置,第二a端子上的第一干涉臂与第一料带连接条之间设有第一前预切凹槽;

11、第一a端子与第二a端子端部具有相同的第一前预切凹槽、第一后预切凹槽结构。

12、进一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b端子包括朝向料带连接部的第二尾臂,第一b端子的第二尾臂与料带连接部的第三料带连接部连接,第二尾臂的一侧设有向后折弯的第二焊接端,第二尾臂的另一侧设有向前折弯延伸的弹压接触端,弹压接触端与第二焊接端之间设有远离第二尾臂向前延伸的第二干涉臂。

13、进一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b端子与第一b端子具有相同的结构形状,第二b端子设置为第一b端子旋转180°后的形状,第一b端子与第二b端子为一行(一排)的相对设置,第一b端子的第二干涉臂与第二b端子的第二干涉臂之间设有第二料带连接条,即第一b端子的第二干涉臂与第二b端子的第二干涉臂之间通过第二料带连接条连接设置,第一b端子与第二b端子是一组b端子旋转180°交错互补相对设置,第二料带连接条根据第一b端子、第二b端子(下部端子)结构可以设置为之字形、直线型或曲线型等。

14、进一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料带连接部与第二料带之间设有另外一组平行分布的第一b端子与第二b端子的组合,两组第一b端子与第二b端子平行两行(上下两排)成两者左右旋转180°后交错互补排列。

15、进一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b端子上的第二尾臂与料带连接部上第三料带连接部连接设置,第一b端子上的第二尾臂与料带连接部上第三料带连接部之间设有第二后预切凹槽;第一b端子上的第二干涉臂与第二料带连接条连接设置,第一b端子上的第二干涉臂与第二料带连接条之间设有第二前预切凹槽。

16、进一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b端子上的第二尾臂与第二料带上第四料带连接部连接设置,第二b端子上的第二尾臂与第二料带上第四料带连接部之间设有第二后预切凹槽;第二b端子上的第二干涉臂与第二料带连接条连接设置,第二b端子上的第二干涉臂与第二料带连接条之间设有第二前预切凹槽;第一b端子与第二b端子具有相同的第二前预切凹槽、第二后预切凹槽。

17、进一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料带连接部上开设有若干用于定位的第二定位孔,料带连接部上的第二定位孔均匀分布在应力避空槽的两侧,应力避空槽将料带连接部分隔为两个并排相邻的带料结构;第一料带上开设有若干用于定位的第一定位孔,第二料带上开设有若干用于定位的第三定位孔。

18、进一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料带连接部上的第二料带连接部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端子连料结构,包括:第一料带(11)与料带连接部(1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料带(11)与所述料带连接部(15)之间设有一组相对设置的第一A端子(31)与第二A端子(32),所述第一料带(11)朝向所述料带连接部(15)的一侧设有延伸外凸的第一料带连接部(13),所述第一料带连接部(13)连接所述第一A端子(31)相邻的一端;所述料带连接部(15)朝向所述第一料带(11)的一侧设有外凸的第二料带连接部(18),所述第二料带连接部(18)连接所述第二A端子(32)相邻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子连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料带连接部(15)上两侧分别设有带料结构,所述料带连接部(15)为两侧双带料结构,所述料带连接部(15)上靠近所述第一料带(11)一侧的带料结构设有所述第二料带连接部(18),所述料带连接部(15)上的所述第二料带连接部(18)连接所述第二A端子(32)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子连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A端子(31)包括朝向所述第一料带(11)的第一尾臂(37),所述第一A端子(31)的所述第一尾臂(37)与所述第一料带(11)的所述第一料带连接部(13)连接,所述第一尾臂(37)的一侧设有向后折弯的第一焊接端(38),所述第一尾臂(37)的另一侧设有向前折弯延伸的扣压接触端(35),所述扣压接触端(35)与所述第一焊接端(38)之间设有远离所述第一尾臂(37)向前延伸的第一干涉臂(3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端子连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A端子(32)与所述第一A端子(31)具有相同的结构形状,所述第二A端子(32)设置为所述第一A端子(31)旋转180°后的状态,所述第二A端子(32)与所述第一A端子(31)为一行的相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端子连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料带(11)与所述料带连接部(15)之间设有另外一组平行分布的第一A端子(31)与第二A端子(32)的组合,两组所述第一A端子(31)与所述第二A端子(32)平行两行成两者左右旋转180°后交错互补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端子连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A端子(31)上的所述第一尾臂(37)与所述第一料带(11)上的所述第一料带连接部(13)连接设置,所述第一A端子(31)上的所述第一尾臂(37)与所述第一料带(11)上所述第一料带连接部(13)之间设有第一后预切凹槽(28);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端子连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A端子(32)上的第一尾臂(37)与所述料带连接部(15)上的所述第二料带连接部(18)连接设置,所述第二A端子(32)上的所述第一尾臂(37)与所述料带连接部(15)上所述第二料带连接部(18)之间设有第一后预切凹槽(2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子连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B端子(33)包括朝向所述料带连接部(15)的第二尾臂(44),所述第一B端子(33)的所述第二尾臂(44)与所述料带连接部(15)的所述第三料带连接部(24)连接,所述第二尾臂(44)的一侧设有向后折弯的第二焊接端(43),所述第二尾臂(44)的另一侧设有向前折弯延伸的弹压接触端(41),所述弹压接触端(41)与所述第二焊接端(43)之间设有远离所述第二尾臂(44)向前延伸的第二干涉臂(4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端子连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B端子(34)与所述第一B端子(33)具有相同的结构形状,所述第二B端子(34)设置为所述第一B端子(33)旋转180°后的形状,所述第一B端子(33)与所述第二B端子(34)为一行的相对设置,所述第一B端子(33)的第二干涉臂(42)与所述第二B端子(34)的第二干涉臂(42)之间设有第二料带连接条(19),所述第一B端子(33)的第二干涉臂(42)与所述第二B端子(34)的第二干涉臂(42)之间通过所述第二料带连接条(19)连接设置,所述第一B端子(33)与所述第二B端子(34)是一组B端子旋转180°交错互补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料带连接条(19)根据所述第一B端子(33)、所述第二B端子(34)结构设置为之字形、直线型或曲线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端子连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料带连接部(15)与所述第二料带(22)之间设有另外一组平行分布的所述第一B端子(33)与所述第二B端子(34)的组合,两组所述第一B端子(33)与第二B端子(34)平行两行成两者左右旋转180°后交错互补排列。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端子连料结构,其特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端子连料结构,包括:第一料带(11)与料带连接部(1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料带(11)与所述料带连接部(15)之间设有一组相对设置的第一a端子(31)与第二a端子(32),所述第一料带(11)朝向所述料带连接部(15)的一侧设有延伸外凸的第一料带连接部(13),所述第一料带连接部(13)连接所述第一a端子(31)相邻的一端;所述料带连接部(15)朝向所述第一料带(11)的一侧设有外凸的第二料带连接部(18),所述第二料带连接部(18)连接所述第二a端子(32)相邻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子连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料带连接部(15)上两侧分别设有带料结构,所述料带连接部(15)为两侧双带料结构,所述料带连接部(15)上靠近所述第一料带(11)一侧的带料结构设有所述第二料带连接部(18),所述料带连接部(15)上的所述第二料带连接部(18)连接所述第二a端子(32)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子连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a端子(31)包括朝向所述第一料带(11)的第一尾臂(37),所述第一a端子(31)的所述第一尾臂(37)与所述第一料带(11)的所述第一料带连接部(13)连接,所述第一尾臂(37)的一侧设有向后折弯的第一焊接端(38),所述第一尾臂(37)的另一侧设有向前折弯延伸的扣压接触端(35),所述扣压接触端(35)与所述第一焊接端(38)之间设有远离所述第一尾臂(37)向前延伸的第一干涉臂(3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端子连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a端子(32)与所述第一a端子(31)具有相同的结构形状,所述第二a端子(32)设置为所述第一a端子(31)旋转180°后的状态,所述第二a端子(32)与所述第一a端子(31)为一行的相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端子连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料带(11)与所述料带连接部(15)之间设有另外一组平行分布的第一a端子(31)与第二a端子(32)的组合,两组所述第一a端子(31)与所述第二a端子(32)平行两行成两者左右旋转180°后交错互补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端子连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a端子(31)上的所述第一尾臂(37)与所述第一料带(11)上的所述第一料带连接部(13)连接设置,所述第一a端子(31)上的所述第一尾臂(37)与所述第一料带(11)上所述第一料带连接部(13)之间设有第一后预切凹槽(28);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端子连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a端子(32)上的第一尾臂(37)与所述料带连接部(15)上的所述第二料带连接部(18)连接设置,所述第二a端子(32)上的所述第一尾臂(37)与所述料带连接部(15)上所述第二料带连接部(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勋徐张晓庆徐红强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立德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