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切后批量测试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5124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二极管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切后批量测试工装,包括底座、基座和导电杆,底座上设置有放置槽,基座位于放置槽上侧的位置设置有若干个竖直贯通基座的插装套,插装套沿放置槽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导电杆竖直插装在插装套中,基座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架,导电杆插装在第一安装架的插孔中,导电杆上套设有弹簧,弹簧弹性连接导电杆的限位块上侧与第一安装架下侧,本技术方案通过配合套设在导电杆上的弹簧弹性连接限位块的上侧与第一安装架的下侧对发光二极管极脚表面受到的压力进行缓冲。光二极管极脚表面受到的压力进行缓冲。光二极管极脚表面受到的压力进行缓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切后批量测试工装


[0001]本技术涉及二极管加工
,具体是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切后批量测试工装。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单光子探测器领域所使用的最主要的器件还是雪崩光电二极管,它是光探测领域中使用的光伏探测器元件,其主要功能就是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出,雪崩光电二极管凭借其高灵敏度、高增益和响应速度快的特点,成为光通信中的首选信号探测器件,雪崩光电二极管最大的优点是具有放大效应,由它制成的光探测器具有很高的灵敏度,为了测试雪崩光电二极管的工作性能,通常将雪崩光电二极管固定在印制电路板上。
[0003]现有的固定方式通常是将APD直接焊接在驱动电路上,对雪崩光电二极管进行测试,但使用焊接的方式不利于二极管的多次拆装,甚至在拆装的过程会损坏器件,因此,我们需要非焊接式固定方式来固定二极管,以便于下一次的器件测试,如已授权的专利CN107807318A内所描述的一种电子元器件测试夹具,其通过两个磁铁使夹板和驱动电路板产生相互剪切的趋势,进而使待测元器件的管脚被夹板和驱动电路板上的过孔的孔壁夹紧,但这种方法在夹紧元器件引脚的同时会使引脚弯曲,若磁铁磁力过大甚至会导致引脚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切后批量测试工装。
[0005]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切后批量测试工装,包括底座、基座和导电杆,底座上设置有放置槽,放置槽用于放置发光二极管支架,基座在底座的正上方,基座位于放置槽上侧的位置设置有若干个竖直贯通基座的插装套,插装套沿放置槽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导电杆竖直插装在插装套中,导电杆底部的第一金属触头位于放置槽中发光二极管与支架分离的极脚正上方,基座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架,导电杆插装在第一安装架的插孔中,导电杆上套设有弹簧,弹簧弹性连接导电杆的限位块上侧与第一安装架下侧。
[0007]优选的,底座的放置槽两侧设置有竖直向上延伸的导向杆,基座的两侧设置有导向孔,导向孔的轴线位置与导向杆处于同一直线上,导向孔的截面尺寸与导向杆的截面尺寸相吻合,基座固定连接直线驱动装置的工作端,所述直线驱动装置的工作端设置在垂直于底座上表面的竖直方向上移动。
[0008]优选的,底座上安装有第一金属电极,第一金属电极限位安装在放置槽与发光二极管支架接触一侧设置的内凹槽中,第一金属电极的上表面与放置槽表面保持水平,第一金属电极的一端插装在放置槽上设置的接线柱上,接线柱通过电线连接电源的极柱。
[0009]优选的,接线柱表面周侧设置有环绕的螺纹,固定螺母螺旋安装在接线柱上固定第一金属电极。
[0010]优选的,基座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架,第二安装架为“L”型金属板,第二安装架的水平端设置在第一安装架的上方,第二安装架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金属电极,每个第二金属电极位于导电杆上端的第二金属触头的正上方,第二金属电极与第二金属触头之间设置有间距。
[0011]优选的,第二安装架的水平端设置有若干个通孔,通孔沿第二安装架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通孔之间的间距与相邻两个导电杆轴线之间的间距相吻合,第二金属电极水平贴合在第二安装架的下侧,第二金属电极的一端竖直弯折穿过通孔插装在通孔一侧的极柱上,第一导电片连接极柱,第一导电片通过电线连接电源未连接弹簧的极柱。
[0012]本申请相比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技术通过导电杆插装在基座的插装套及基座上侧第一安装架的插孔中,配合套设在导电杆上的弹簧弹性连接限位块的上侧与第一安装架的下侧,通过限位块受到压力压缩弹簧从而对发光二极管极脚表面受到的压力进行缓冲,避免因基座位移距离不够精准导致发光二极管极脚受力过大出现弯曲。
[0014]2.本技术通过第一金属电极和第一导电片分别通过电线连接电源的正负极,第一金属电极在放置槽中与放置在放置槽中稳定发光二极管支架接触,第一导电片连接的第二安装架在导电杆上移后与导电杆的第二金属触头接触实现电路的通路,从而将发光二极管并联在电路上进行发亮检测。
[0015]3.本技术通过第二安装架的高度设置使正常状态下导电杆顶部的第二金属触头无法接触第二安装架下侧的第二金属电极,当基座下移时,第一金属触头接触极脚后压缩弹簧使得第二金属触头上移靠近第二金属电极直至接触,第二金属电极具有一定的弹性从而可以避免对第二金属触头处产生较大的压力,避免造成发光二极管极脚的弯折。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申请的立体图;
[0017]图2是本申请的侧视图;
[0018]图3是图2的A

A处截面剖视图;
[0019]图4是图3的B处局部放大图;
[0020]图5是本申请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0021]图6是本申请的底座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中标号为:
[0023]1‑
底座;1a

放置槽;1b

导向杆;1c

第一金属电极;1d

内凹槽;1e

接线柱;1e1

固定螺母;
[0024]2‑
基座;2a

插装套;2b

第一安装架;2b1

插孔;2c

弹簧;2d

导向孔;2e

第二安装架;2e1

通孔;2e2

极柱;2f

第二金属电极;2g

第一导电片;
[0025]3‑
导电杆;3a

第一金属触头;3b

限位块;3c

第二金属触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7]如图1至图6所示,本申请提供:
[0028]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切后批量测试工装,包括底座1、基座2和导电杆3,底座1上设置有放置槽1a,放置槽1a用于放置发光二极管支架,基座2在底座1的正上方,基座2位于放置槽1a上侧的位置设置有若干个竖直贯通基座2的插装套2a,插装套2a沿放置槽1a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导电杆3竖直插装在插装套2a中,导电杆3底部的第一金属触头3a位于放置槽1a中发光二极管与支架分离的极脚正上方,基座2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架2b,导电杆3插装在第一安装架2b的插孔2b1中,导电杆3上套设有弹簧2c,弹簧2c弹性连接导电杆3的限位块3b上侧与第一安装架2b下侧。
[0029]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对经过一切后的发光二极管支架进行测试时不会造成发光二极管极脚的弯曲。为此,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切后批量测试工装,包括底座(1)、基座(2)和导电杆(3),其特征在于,底座(1)上设置有放置槽(1a),放置槽(1a)用于放置发光二极管支架,基座(2)在底座(1)的正上方,基座(2)位于放置槽(1a)上侧的位置设置有若干个竖直贯通基座(2)的插装套(2a),插装套(2a)沿放置槽(1a)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导电杆(3)竖直插装在插装套(2a)中,导电杆(3)底部的第一金属触头(3a)位于放置槽(1a)中发光二极管与支架分离的极脚正上方,基座(2)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架(2b),导电杆(3)插装在第一安装架(2b)的插孔(2b1)中,导电杆(3)上套设有弹簧(2c),弹簧(2c)弹性连接导电杆(3)的限位块(3b)上侧与第一安装架(2b)下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切后批量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底座(1)的放置槽(1a)两侧设置有竖直向上延伸的导向杆(1b),基座(2)的两侧设置有导向孔(2d),导向孔(2d)的轴线位置与导向杆(1b)处于同一直线上,导向孔(2d)的截面尺寸与导向杆(1b)的截面尺寸相吻合,基座(2)固定连接直线驱动装置的工作端,所述直线驱动装置的工作端设置在垂直于底座(1)上表面的竖直方向上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切后批量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底座(1)上安装有第一金属电极(1c),第一金属电极(1c)限位安装在放置槽(1a)与发光二极管支架接触一侧设置的内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径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伊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