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模块插芯组件和光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5069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光模块插芯组件和光模块,所述光模块插芯组件包括第一光纤和第二光纤,其中,第一光纤与第二光纤连接;第一光纤的纤芯直径小于第二光纤的纤芯直径,第二光纤的纤芯直径介于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的纤芯直径之间;第二光纤用于接收外部待接入光纤输入的载波信号,并传输给第一光纤;第一光纤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载波信号传输给所述光模块内的光接收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适配于单模光纤传输,也能提高与多模光纤的耦合效率,在短距离传输基模载波信号时,能兼容单模和多模光纤;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滤除基模载波信号在多模光纤中传输时产生的高阶模,减少进入光模块的载波串扰。块的载波串扰。块的载波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模块插芯组件和光模块


[0001]本技术涉及光纤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模块插芯组件和光模块。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推广应用,数据中心得到迅猛发展,成为信息社会中的重要基础设施。数据中心由大量服务器组成,服务器之间需要高速率、大容量的数据传输和交换,目前常采用CWDM4(Coar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er 4,四通道波分复用)技术来实现高速率数据传输,即利用波分复用技术将波长差距较小的四种不同波长的载波信号复合进一根光纤中进行传输。采用CWDM4技术的数据传输系统一般使用单模光纤,与多模光纤相比,单模光纤纤芯直径较小、色散较低、能传输较远距离,但成本较高,因此在传输距离较短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多模光纤作为临时代替,尤其是在某些传输距离较短且需要对接多模接口的情况下,一般会用到多模光纤。
[0003]在采用CWDM4技术的数据传输系统中,如果多模光纤需要与单模光模块的光接收端对接,现有技术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将多模光纤插入单模光模块,但单模光模块插芯组件内的转接光纤通常采用的是一段单模光纤,直接对接容易产生较大的插入损耗;二是在单模光模块光接收端之前增加光纤转换器,但这会增加设备成本和人工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专利技术人发现,直接将多模光纤插入单模光模块时,由于多模光纤的纤芯直径较大,一般不小于50μm(微米),而单模光模块的插芯组件中,用于与外部光纤对接的转接光纤一般为单模光纤,其纤芯直径较小,一般为9μm左右,使得该多模光纤出来的光难以耦合进该转接光纤,从而导致信号接入损耗过大或信号接入失败。另一方面,若在单模光模块光接收端之前增加光纤转换器,除了会造成人工和设备成本增加,还容易导致信号失真,这是由于在CWDM4技术中,四种不同波长的载波信号被合波后在光纤中作为基模传输,该基模在多模光纤中传输时,因色散等因素,会产生高阶传输模式,这些高阶传输模式在传输过程中因距离、弯曲、环境振动、光纤扰动等因素影响,会产生无规律波动,形成不稳定的载波串扰,使用光纤转换器对这样的载波信号进行模式转换时,会将高阶传输模式也转换进去,容易导致信号失真。
[0005]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专利技术人做出本技术,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光模块插芯组件,其中:
[0007]所述第一光纤与所述第二光纤连接;所述第二光纤用于连接外部待接入光纤,以接收所述外部待接入光纤输入的载波信号,并将所述载波信号传输给所述第一光纤;所述第一光纤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载波信号传输给所述光模块内的光接收单元;所述外部待接入光纤为单模光纤或多模光纤;
[0008]所述第一光纤的纤芯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光纤的纤芯直径,且所述第二光纤的纤芯
直径介于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的纤芯直径之间。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光纤的纤芯直径大于单模光纤的纤芯直径。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光纤的纤芯直径为13微米,所述第二光纤的纤芯直径为30微米。
[0011]进一步的,所述光模块插芯组件还包括底座、管帽、第一插芯和第二插芯,其中:
[0012]所述底座与所述管帽连接,所述第一光纤嵌于所述第一插芯内,所述第二光纤嵌于所述第二插芯内;
[0013]所述第一插芯嵌于所述底座内,所述第二插芯的两端分别嵌于所述底座和所述管帽内。
[0014]进一步的,所述光模块插芯组件还包括第一陶瓷套管和第二陶瓷套管,所述第一陶瓷套管套接在所述第一插芯上,且嵌于所述底座内;所述第二陶瓷套管套接在所述第二插芯上,且嵌于所述管帽内。
[00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陶瓷套管的两端分别嵌于所述底座和所述管帽内;或:
[0016]所述第二陶瓷套管的两端分别嵌于所述底座和所述管帽内。
[0017]进一步的,所述光模块插芯组件还包括底座、管帽、第一插芯和第二插芯,其中:
[0018]所述底座与所述管帽连接;所述第一光纤嵌于所述第一插芯内,所述第二光纤嵌于所述第二插芯内;
[0019]所述第二插芯嵌于所述管帽内,所述第一插芯的两端分别嵌于所述底座和所述管帽内。
[0020]第二方面,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光模块,包括上述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模块插芯组件。
[0021]进一步的,所述光模块还包括光接收单元,所述光接收单元内设有分波器,所述分波器的通道间距设置为大于250微米。
[0022]进一步的,所述光模块还包括光发射插芯组件;所述光发射插芯组件被设置为单模插芯组件。
[002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0024]本技术在光模块插芯组件中设置了两段纤芯直径渐小的转接光纤,其中纤芯直径较大的第二光纤用于将外部光纤传输的载波信号转接至第一光纤,纤芯直径较小的第一光纤用于将所述载波信号转接至光模块内的光接收单元。当外部光纤为单模光纤时,由于单模光纤纤芯直径比第二光纤纤芯直径小,单模光纤输出的载波信号可以全部耦合到第二光纤,再由第二光纤传入第一光纤,载波信号的传输基本不受影响;当外部光纤为多模光纤时,由于第二光纤的纤芯直径介于第一光纤和多模光纤之间,多模光纤输出的载波信号相对较容易耦合到第二光纤,再由第二光纤传入第一光纤,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多模光纤直接与第一光纤对接的耦合效果好。
[0025]本技术提供的光模块插芯组件作为光模块的光接收端,能适配于单模光纤,也能提高与多模光纤对接时的耦合效率,使得在一些需要对接不同模式光纤的情况下,光模块接口与外部光纤的耦合效率更高,信号传输效果更好;并且,当外部多模光纤传输的是基模信号且传输距离较短时,本光模块插芯组件能与所述外部多模光纤适配,从而实现对单模和多模光纤的兼容。
[0026]本技术提供的光模块插芯组件作为光模块的光接收端,与使用光纤转换器对多模光纤与单模光模块进行转接相比,当外部多模光纤仅用于传输基模载波信号时,由于外部多模光纤、第二光纤和第一光纤的纤芯直径逐渐减小,能在一定程度上滤除基模在多模光纤中传输时产生的外围高阶模,而主要保留光纤中部的基模,从而减少了不稳定高阶模的载波串扰。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现有技术的单模光模块中,光接收插芯组件内的单模光纤与外部多模光纤对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光模块插芯组件内,第一光纤、第二光纤和外部多模光纤对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光模块插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光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5是图4所示的光模块中,光接收单元的局部示意图;
[0032]图6是图4所示的光模块中,光发射插芯组件内的单模光纤与外部多模光纤对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模块插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光纤和第二光纤,其中:所述第一光纤与所述第二光纤连接;所述第二光纤用于连接外部待接入光纤,以接收所述外部待接入光纤输入的载波信号,并将所述载波信号传输给所述第一光纤;所述第一光纤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载波信号传输给所述光模块内的光接收单元;所述外部待接入光纤为单模光纤或多模光纤;所述第一光纤的纤芯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光纤的纤芯直径,且所述第二光纤的纤芯直径介于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的纤芯直径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模块插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纤的纤芯直径大于单模光纤的纤芯直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模块插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纤的纤芯直径为13微米,所述第二光纤的纤芯直径为30微米。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模块插芯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管帽、第一插芯和第二插芯,其中:所述底座与所述管帽连接,所述第一光纤嵌于所述第一插芯内,所述第二光纤嵌于所述第二插芯内;所述第一插芯嵌于所述底座内,所述第二插芯的两端分别嵌于所述底座和所述管帽内。5.如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健郭隐梅周小军傅钦豪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昱升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