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可动的可视双腔气管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4939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镜头可动的可视双腔气管导管,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主管腔、侧管腔以及摄像结构;侧管腔的侧面上设置有中空的连接结构,连接结构的顶端与侧管腔的顶端平齐设置,一侧与主管腔相连接;摄像结构包括摄像头、数据线、视频插头;数据线置于连接结构中,且能够在连接结构中前后移动;摄像头通过数据线与视频插头相连接;所述连接结构的内径小于前述摄像头的长度和/或宽度,使得摄像头无法进入连接结构内;对数据线和/或视频插头进行拉动操作时,侧管腔的顶端能够卡住摄像头。具有能观察主管腔和侧管腔的对位情况,定位更方便,减少损伤和感染风险的优点。减少损伤和感染风险的优点。减少损伤和感染风险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镜头可动的可视双腔气管导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0002]气管插管术是急救工作中常用的重要抢救技术,是呼吸道管理中应用最广泛、最有效最快捷的手段之一,是维持机体各器官功能正常,必要时进一步完成循环和中枢神经系统复苏、挽救肾脏功能的基本保证,直接关系着抢救的成功成否、患者能否安全转运及患者的预后情况。
[0003]单肺通气技术可以提供肺部的隔离并有助于手术野的暴露和术中的呼吸管理。常用来提供单肺通气的肺隔离技术装置有三种:单腔气管导管(ET)、双腔气管导管(DLT)以及支气管阻塞器(BB) 。其中,双腔支气管导管目前仍然是单肺通气中应用广泛的气道工具。双腔气管导管能够分别向右肺和左肺以不同方式通气,将病人的病侧肺和健康肺分开。
[0004]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双腔支气管插管有着局限性,比如虽然设置有摄像镜头具备一定的可视性,但只可观察到侧管腔的对位,有时定位不好需要不断旋转,会增加气管损伤,甚至需要纤支镜进行帮助对位,使用不方便,存在一定的感染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镜头可动的可视双腔气管导管。该双腔气管导管通过在侧管腔与主管腔之间设置连接结构,将数据线放置于该连接结构中,并拉动数据线和/或视频插头使得摄像镜头能随着移动,并卡在侧管腔的顶端处。具有能观察主管腔和侧管腔的对位情况,定位更方便,减少损伤和感染风险的优点。
[0006]为实现上述目标,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镜头可动的可视双腔气管导管,包括与主气管通气的主管腔、与支气管通气的侧管腔以及摄像结构;所述侧管腔的侧面上设置有中空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的顶端与侧管腔的顶端平齐设置,所述连接结构的一侧与主管腔相连接;
[0008]所述摄像结构包括摄像头、数据线、视频插头;
[0009]所述数据线置于前述连接结构中,且能够在连接结构中前后移动;
[0010]所述摄像头通过数据线与所述视频插头相连接;所述连接结构的内径小于前述摄像头镜头的长度和/或宽度,使得摄像头镜头无法进入连接结构内;
[0011]对数据线和/或视频插头进行拉动操作时,所述侧管腔的顶端能够卡住摄像头。
[0012]进一步,所述主管腔的长度大于侧管腔的长度。
[0013]进一步,所述主管腔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套囊,其中一个套囊邻近设置于主管腔的前端,另外一个套囊设置在主管腔的中间区域。
[0014]进一步,所述侧管腔的的中间区域上设置有套囊。
[0015]进一步,所述主管腔的后端上设置有开关阀,该开关阀用以通气或阻挡气体。
[0016]进一步,所述侧管腔的后端上设置有前述开关阀。
[0017]本技术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作为举例而非限定,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通过在侧管腔与主管腔之间设置连接结构,将数据线放置于该连接结构中,并拉动数据线和/或视频插头使得摄像镜头能随着移动,并卡在侧管腔的顶端处。具有能观察主管腔和侧管腔的对位情况,定位更方便,减少感染风险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镜头可动的可视双腔气管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镜头可动的可视双腔气管导管的结构示意图,为另一种实施例。
[0020]图中标号如下:
[0021]镜头可动的可视双腔气管导管100,套囊110,开关阀120;主管腔200;连接结构300;侧管腔400;摄像结构500,摄像头510,数据线520,视频插头530。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公开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注意的是,下述实施例中描述的技术特征或者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应当被认为是孤立的,它们可以被相互组合从而达到更好的技术效果。在下述实施例的附图中,各附图所出现的相同标号代表相同的特征或者部件,可应用于不同实施例中。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0023]需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中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落在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能涵盖的范围内。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述的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技术的实施例所属
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0024]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实施例
[002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镜头可动的可视双腔气管导管100,包括与主气管通气的主管腔200、与支气管通气的侧管腔400以及摄像结构500。作为典型结构的举例,参见图1所示,为镜头可动的可视双腔气管导管100的结构示意图。
[0026]所述主管腔200的长度大于侧管腔400的长度。所述侧管腔400的侧面上设置有中空的连接结构300,所述连接结构的顶端与侧管腔的顶端平齐设置,所述连接结构的一侧与主管腔相连接。
[0027]如图1中所示,连接结构300位于侧管腔400和主管腔200之间,起到了连接作用。侧
管腔400的顶端和设置于侧管腔上的连接结构300的顶端位于同一高度,而主管腔200的顶端要高于侧管腔400的顶端和连接结构300的顶端。
[0028]本实施例中,连接结构300为中空管状结构。可选的,连接结构300可以采用柔性材料制作,比如柔性塑料、橡胶、硅胶、树脂等,优选的采用医用PVC或者医用TPU材料制作。
[0029]所述摄像结构500包括摄像头510、数据线520、视频插头530。
[0030]所述摄像头通过数据线与所述视频插头相连接。
[0031]所述数据线520置于前述连接结构300中,且能够在连接结构300中前后移动。连接结构300的内径至少大于数据线520的宽度。通过前后拉动数据线520和/或视频插头530,便能改变摄像头510的位置。
[0032]所述连接结构300的内径小于前述摄像头510的长度和/或宽度,使得摄像头510无法进入连接结构300内。
[0033]对数据线520和/或视频插头530进行拉动操作时,侧管腔400的顶端能够卡住摄像头510。
[0034]因摄像头510无法进入连接结构300,因此,摄像头510的位移范围被限定在自连接结构300的顶端起,往后至与数据线520长度相同的距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镜头可动的可视双腔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与主气管通气的主管腔、与支气管通气的侧管腔以及摄像结构;所述侧管腔的侧面上设置有中空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的顶端与侧管腔的顶端平齐设置,所述连接结构的一侧与主管腔相连接;所述摄像结构包括摄像头、数据线、视频插头;所述数据线置于前述连接结构中,且能够在连接结构中前后移动;所述摄像头通过数据线与所述视频插头相连接;所述连接结构的内径小于前述摄像头的长度和/或宽度,使得摄像头无法进入连接结构内;对数据线和/或视频插头进行拉动操作时,所述侧管腔的顶端能够卡住摄像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可动的可视双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文韵杨梅朱腾飞胡永初邹最刘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长征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