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泡混凝土搅拌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3376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泡混凝土搅拌站,包括搅拌机、机架、粉料系统、辅料系统、外加剂系统、发泡剂系统和水供给系统,搅拌机与机架固定连接,粉料系统、辅料系统、外加剂系统、发泡剂系统、水供给系统分别连接搅拌机,搅拌机设置有至少两套不同工作转速的搅拌装置,粉料系统包括粉料计量装置,粉料计量装置包括一组不同计量精度的粉料卸料装置,搅拌机连接料流分流装置,料流分流装置下方设有成品料输送装置;总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占地面积小、配料精度高、搅拌效果好、生产效率和成品率高,且自动化程度高。且自动化程度高。且自动化程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泡混凝土搅拌站


[0001]本技术涉及混凝土
,具体涉及一种发泡混凝土搅拌站。

技术介绍

[0002]发泡混凝土是在胶凝材料、骨料、外加剂和水等制成的料浆中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式引入气泡,经混合搅拌、浇筑成型、切割、养护而成的轻质多孔混凝土。工厂预制的发泡混凝土板材主要以水泥为胶凝材料,以双氧水为发泡剂,采用化学发泡,具有重量轻,导热系数低等特点,是用作墙体和屋面的保温层的理想材料。胶凝材料、发泡剂等原材料的计量精度、拌合时温度控制、料浆搅拌匀质程度等直接影响最终发泡成型效果。现有的发泡混凝土搅拌站不仅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大、配料精度低,且拌合时搅拌效果差和无法控制搅拌温度,自动化控制水平低,进一步造成生产效率低、废品率高、运行成本高等劣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占地面积小、配料精度高、搅拌效果好、生产效率和成品率高,且能实现自动化控制的发泡混凝土搅拌站。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发泡混凝土搅拌站,包括搅拌机、机架、粉料系统、辅料系统、外加剂系统、发泡剂系统和水供给系统,所述搅拌机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粉料系统、所述辅料系统、所述外加剂系统、所述发泡剂系统、所述水供给系统分别连接所述搅拌机,所述搅拌机设置有至少两套不同工作转速的搅拌装置,所述粉料系统包括粉料计量装置,所述粉料计量装置包括一组不同计量精度的粉料卸料装置,所述搅拌机连接料流分流装置,所述料流分流装置下方设有成品料输送装置。
[0005]所述搅拌机包括搅拌筒,所述搅拌筒上设有上盖和出料口,所述搅拌筒下部为锥形,所述搅拌筒内设有第一搅拌装置和第二搅拌装置,所述第一搅拌装置设置于所述搅拌筒的中心轴线上,所述第二搅拌装置偏离所述搅拌筒的中心轴线设置,所述出料口设有成品卸料装置,所述搅拌筒内壁上设有扰流板。
[0006]所述第一搅拌装置包括第一搅拌轴和第一搅拌叶轮,所述第一搅拌轴的下端固连所述第一搅拌叶轮,所述第二搅拌装置包括第二搅拌轴和第二搅拌叶轮,所述第二搅拌轴的下端固连所述第二搅拌叶轮,所述第二搅拌叶轮位于所述第一搅拌叶轮的上方,所述第二搅拌叶轮的工作转速大于所述第一搅拌叶轮的工作转速。
[0007]所述粉料系统还包括粉料仓、第一粉料输送装置和第二粉料输送装置,所述粉料仓连接所述第一粉料输送装置,所述第一粉料输送装置连接所述粉料计量装置,所述粉料计量装置连接所述第二粉料输送装置。
[0008]所述粉料计量装置包括粉料计量仓和粉料卸料装置,所述粉料计量仓上设有至少一个粉料出料口,所述粉料出料口连接所述粉料卸料装置,所述粉料卸料装置包括气动蝶阀和螺旋输送机。
[0009]所述辅料系统包括辅料仓、辅料输送装置和辅料计量仓,所述辅料仓连接所述辅
料输送装置,所述辅料输送装置连接所述辅料计量仓。
[0010]所述外加剂系统包括外加剂仓和外加剂计量仓,所述外加剂仓和所述外加剂计量仓之间通过管道相连接;所述发泡剂系统包括发泡剂仓和发泡剂计量仓,所述发泡剂仓和所述发泡剂计量仓之间通过管道相连接;所述水供给系统包括加热装置、保温仓、水泵和热水计量仓,所述加热装置、所述保温仓、所述水泵、所述热水计量仓之间通过管道相连接。
[0011]所述料流分流装置包括伸缩节和分流器,所述分流器包括用于与所述伸缩节连接的连接管和用于分流成品料的分流管,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分流管相通,所述分流管远离所述连接管侧设有用于分流成品料的分流孔。
[0012]所述成品料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小车和模具箱,所述输送小车和所述模具箱活动连接,所述输送小车下方设有轨道,所述输送小车沿所述轨道移动。
[0013]本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14]1、发泡混凝土搅拌机中心设置第一搅拌装置,偏心设置第二搅拌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双搅拌装置设置,既能进行高效大循环搅拌,又可搅拌料流固定循环轨迹,减少搅拌时上下层密度差,使发泡剂在短时间均匀扩散至较大范围,搅拌效率高,搅拌质量好;同时拌缸内壁上设置扰流板,可以在改变搅拌料流轨迹的同时,使水泥团在经过时发生挤压、破碎、交换、分散等现象,减少水泥材料结团,提高水泥利用率;
[0015]2、发泡混凝土搅拌机搅拌筒下部锥形设置,便于加快出料速度,还避免因物料残留在搅拌筒内,影响后续搅拌质量;搅拌筒出料口设有气动蝶阀成品料卸料装置,卸料快,易控制;
[0016]3、粉料、辅料、外加剂、发泡剂和水均采用累加计量和减量计量的双重计量方式,配料精度高,且粉料计量装置还采用并列设置的不同计量精度的双计量卸料装置,能缩短粉料计量时间,提升搅拌站的工作效率,又能保证计量装置计量结果的准确性,实用性好;搅拌机进行搅拌工作时,下一次待搅拌料已经开始配料并输送至各计量仓内,进一步缩短生产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0017]4、设置料流分流装置,可增大卸料面积,提高卸料速率,还可根据卸入模具箱内物料的多少,料流分流装置自动调节与模具箱的距离,避免卸料时造成物料飞溅;成品输送装置能根据生产情况自动运行到指定位置,节省大量的人工成本,自动化程度高;
[0018]总的,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占地面积小、配料精度高、搅拌效果好、生产效率和成品率高,且自动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搅拌机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粉料计量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料流分流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图4的A向视图;
[0024]图中:1、搅拌机,11、搅拌筒,111、上盖,112、出料口,12、第一搅拌装置,121、第一驱动装置,122、第一轴承座,123、第一搅拌轴,124、第一搅拌叶轮,13、第二搅拌装置,131、第二驱动装置,132、第二轴承座,133、第二搅拌轴,134、第二搅拌叶轮,14、成品卸料装置,
15、温度传感器,16、扰流板,2、机架,3、粉料系统,31、粉料仓,32、第一粉料输送装置,33、粉料计量装置,331、粉料计量仓,332、粉料称重传感器,333、粉料出料口,334、粉料卸料装置,34、第二粉料输送装置,4、辅料系统,41、辅料仓,42、辅料输送装置,43、辅料计量仓,5、外加剂系统,51、外加剂仓,52、外加剂计量仓,6、发泡剂系统,61、发泡剂仓,62、发泡剂计量仓,7、水供给系统,71、加热装置,72、保温仓,73、水泵,74、水计量仓,8、料流分流装置,81、伸缩节,82、分流器,821、连接管,822、分流管,823、分流孔,9、成品料输送装置,91、输送小车,92、模具箱,93、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6]如图1所示,一种发泡混凝土搅拌站,包括搅拌机1、机架2、粉料系统3、辅料系统4、外加剂系统5、发泡剂系统6和水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泡混凝土搅拌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机、机架、粉料系统、辅料系统、外加剂系统、发泡剂系统和水供给系统,所述搅拌机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粉料系统、所述辅料系统、所述外加剂系统、所述发泡剂系统、所述水供给系统分别连接所述搅拌机,所述搅拌机设置有至少两套不同工作转速的搅拌装置,所述粉料系统包括粉料计量装置,所述粉料计量装置包括一组不同计量精度的粉料卸料装置,所述搅拌机连接料流分流装置,所述料流分流装置下方设有成品料输送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混凝土搅拌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包括搅拌筒,所述搅拌筒上设有上盖和出料口,所述搅拌筒下部为锥形,所述搅拌筒内设有第一搅拌装置和第二搅拌装置,所述第一搅拌装置设置于所述搅拌筒的中心轴线上,所述第二搅拌装置偏离所述搅拌筒的中心轴线设置,所述出料口设有成品卸料装置,所述搅拌筒内壁上设有扰流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泡混凝土搅拌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装置包括第一搅拌轴和第一搅拌叶轮,所述第一搅拌轴的下端固连所述第一搅拌叶轮,所述第二搅拌装置包括第二搅拌轴和第二搅拌叶轮,所述第二搅拌轴的下端固连所述第二搅拌叶轮,所述第二搅拌叶轮位于所述第一搅拌叶轮的上方,所述第二搅拌叶轮的工作转速大于所述第一搅拌叶轮的工作转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混凝土搅拌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料系统还包括粉料仓、第一粉料输送装置和第二粉料输送装置,所述粉料仓连接所述第一粉料输送装置,所述第一粉料输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冠峰张良奇毛壮壮李鹏翟志辉别倩陈敬源
申请(专利权)人:德通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