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态固化土桩体软基加固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56945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流态固化土桩体软基加固施工方法,满足在桩体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流态固化土桩体软基加固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基础加固的
,尤其涉及一种流态固化土桩体软基加固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泥搅拌桩是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通过回转的搅拌叶片在地基深处将软土和固化剂强制搅拌,利用固化剂与软土之间产生的理化反应,使软土硬化成具有整体性

水稳定和一定强度的优质地基,打桩基础一般沿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会有多种土质分布且每一层土质沿垂直方向有机质和含水率各不相同,不同土质的理化和矿物组分不同,形成固结强度需要的固化剂组分也不同,越是接近地下水,土壤中水分越多,水胶比浮动大,导致桩体不同部位配合比不同,强度

抗渗性等均不同,桩体沿垂直方向从上向下的强度依次降低,整体强度利差大,质量检测难度大,质量不可控,且施工中产生的多余泥浆需要压滤后清运处置,成本高;
CFG
桩法是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简称,桩体强度等级在
C5

C25
之间相当于刚性桩,但混凝土桩体与土质基础材料兼容性差,桩体成本造价高,形成复合基础作业流程繁琐且后期地基二次维护困难;预制桩体静压施工虽然软基加固效果突出,看似降低了现场施工条件,但其设备昂贵且预制桩受运距限制,应用受限;目前缺少一种在桩体强度
0.1

10MPa
的工况下,克服目前水泥搅拌桩
、CFG
桩的即预制桩施工弊端的绿色环保简易成桩的施工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软基加固施工方法,解决了现有施工工艺的软基加固桩体在强度
0.1

10MPa
的工况下,水泥搅拌桩搅拌过程不可控

固化剂单一效能差

施工过程中桩体质量检测难

泥浆或泥饼外运成本高,以及
CFG
桩和预制桩与基础材料兼容性差且综合经济效益差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一种流态固化土桩体软基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S1
:土质取样对施工区域离散多点钻孔取土,取出土料烘干

破碎

混合均匀后检测理化指标和矿物组分;
S2
:固化剂配置根据
S1
土壤理化指标和矿物组分检测结果,结合当地工业固废品类配置土壤固化剂代替水泥用于土壤固化;
S3
:配合比设计
根据软基加固流态固化土桩体性能要求,泵送工艺及土料

固化剂特性等设计新拌流态固化土制备集料配合比;
S4
:施工准备对软基加固区域进行场地清表和平整;长螺旋钻桩机

流态固化土生产设备

泵送系统

固化剂和生产用水入场;
S5:
软基加固施工过程
S51:

S4
中场地平整得到的未污染非有机质土壤进行预混除杂,颗粒均化等预处理;
S52:
将预处理后的土壤

岩土固化剂

水和外加剂等按照配合比计量后投入流态固化土生产设备中拌和均匀制备成新拌流态固化土备用;
S53:

S52
同时,桩机螺旋钻杆正转至设计桩深,停止;
S54:
启动流态固化土泵送系统将流态固化土连续稳定输送至螺旋钻杆内部导流管并沿导流管到达长螺旋钻底部喷射口,长螺旋钻杆连续稳定反转提升排土,同时沿螺旋钻杆底部喷射的流态固化土连续稳定的填筑螺旋钻杆与软基土体形成的空腔,直至螺旋钻提升到桩体设计标高,管内带浆悬停,待泵送系统输送压力达到设计值后,关闭泵送系统,桩体灌注完毕;
S55:
桩机移位到桩位编号
N+1
处;
S56:
将第
N
处长螺旋排出土壤收集预混,作为第
N+1
桩孔灌注流态固化土制备土料
;S57:
重复步骤
S52、S53、S54
完成
N+1
编号桩孔灌注;
S58:
重复实施步骤
S55、S56、S57
直至施工结束

[0005]优选的,所述流态固化土的性能参数为:流动扩展度为
100mm

500mm
,湿密度为
1000kg/m3

2200kg/m3
,泌水率不大于
3%

28d
无侧限抗压强度为
0.1MPa

10MPa
,渗透系数为1×
10

9cm/s
~1×
10

5cm/s
;优选的,所述桩机钻杆外部设置有排土装置,内部中空,钻杆底部沿钻杆圆周方向上或轴向上至少设置1个通过粒径
≥25mm
的排浆口,上部顶端设置有进浆口;优选的,所述钻杆至少有1节拼配而成,多节拼配时,第一节上部设置进浆口,下部不设置排浆口,中间节上部不设置进浆口,下部不设置排浆口,最下部一节上部不设置进浆口,底部沿钻杆圆周方向上或轴向上至少设置1个通过粒径
≥25mm
的排浆口;优选的,所述流态固化土生产设备采用自带驱动装置的移动式搅拌车生产,所述移动式搅拌车上设置高低速立式搅拌机,上料计量装置

配合比设定控制系统等;优选的,每台班施工结束后,流态固化土生产设备,泵送系统,桩机钻杆等进行冲洗;优秀的,所述岩土固化剂根据钻杆排出土预混均匀后的土壤综合理化

矿物组分进行配置

[0006]优秀的,所述流态固化土原材料,搅拌时间和质量,泵送和灌注过程根据施工要求进行控制调节

[000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
本专利技术满足在桩体强度
0.1

10MPa
的工况代替相同强度的预制桩,水泥桩和
CFG
桩,成型的桩体土质均一,固化剂按照土质特性配置,材料计量精准,配合比

搅拌过程可控,桩体整体强度落差小,承载性能更优;
2、
本专利技术中钻取土壤预混后进行流态固化土制备,能够将土壤就地利用无需外运或少量外运,绿色环保;
3、
本专利技术避免了水泥搅拌桩施工排出泥浆现场储存

压滤成饼

外运等工序和
CFG
桩长螺旋钻排出土壤外运过程及以上过程产生的费用,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流态固化土桩体软基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S1
:土质取样对施工区域离散多点钻孔取土,取出土料烘干

破碎

混合均匀后检测理化指标和矿物组分;
S2
:固化剂配置根据
S1
土壤理化指标和矿物组分检测结果,结合当地工业固废品类配置土壤固化剂代替水泥用于土壤固化;
S3
:配合比设计根据软基加固流态固化土桩体性能要求,泵送工艺及土料

固化剂特性等设计新拌流态固化土制备集料配合比;
S4
:施工准备对软基加固区域进行场地清表和平整;长螺旋钻桩机

流态固化土生产设备

泵送系统

固化剂和生产用水入场;
S5:
软基加固施工过程
S51:

S4
中场地平整得到的未污染非有机质土壤进行预混除杂,颗粒均化等预处理;
S52:
将预处理后的土壤

岩土固化剂

水和外加剂等按照配合比计量后投入流态固化土生产设备中拌和均匀制备成新拌流态固化土备用;
S53:

S52
同时,桩机螺旋钻杆正转至设计桩深,停止;
S54:
启动流态固化土泵送系统将流态固化土连续稳定输送至螺旋钻杆内部导流管并沿导流管到达长螺旋钻底部喷射口,长螺旋钻杆连续稳定反转提升排土,同时沿螺旋钻杆底部喷射的流态固化土连续稳定的填筑螺旋钻杆与软基土体形成的空腔,直至螺旋钻提升到桩体设计标高,管内带浆悬停,待泵送系统输送压力达到设计值后,关闭泵送系统,桩体灌注完毕;
S55:
桩机移位到桩位编号
N+1
处;
S56:
将第
N
处长螺旋排出土壤收集预混,作为第
N+1
桩孔灌注流态固化土制备土料
;S57:
重复步骤
S52、S53、S54
完成
N+1
编号桩孔灌注;
S58:
重复实施步骤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良奇李冠峰黄昆鹏尚庆芳刘畅李绘娟张红杰张梦荻
申请(专利权)人:德通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