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纠偏隔震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3274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纠偏隔震支座,包括:供固定于下墩柱的顶部的底板;供固定于上墩柱的底部且与底板相对设置的底座;位置可调地安装于底座的顶板;连接于顶板和底板之间的弹性件;以及位置可调地安装于底座且位于顶板的侧部的调节件,通过调整调节件的位置,以使得调节件推抵顶板沿底座移动,从而顶板与底板相对,以消除弹性件的变形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的解决了大型超长混凝土结构在过大温度变化下对隔震支座影响大的问题,当隔震支座变形后可恢复其变形量,提升隔震支座的变形能力,延长隔震支座的使用寿命,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易于实现。易于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纠偏隔震支座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指一种可纠偏隔震支座。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通常会在混凝土结构的上墩柱和下墩柱之间安装隔震支座,以抵消混凝土结构的变形,然而在某些地区温差较大,且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变形较为显著,隔震支座在极端天气下产生较大的变形,削弱了隔震支座的变形能力,严重威胁了混凝土结构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纠偏隔震支座,解决了大型超长混凝土结构在过大温度变化下对隔震支座影响大的问题,当隔震支座变形后可恢复其变形量,提升隔震支座的变形能力,延长隔震支座的使用寿命,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0004]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纠偏隔震支座,供安装于下墩柱和上墩柱之间,可纠偏隔震支座包括:
[0006]供固定于下墩柱的顶部的底板;
[0007]供固定于上墩柱的底部且与底板相对设置的底座;
[0008]位置可调地安装于底座的顶板;
[0009]连接于顶板和底板之间的弹性件;以及
[0010]位置可调地安装于底座且位于顶板的侧部的调节件,通过调整调节件的位置,以使得调节件推抵顶板沿底座移动,从而顶板与底板相对,以消除弹性件的变形量。
[001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纠偏隔震支座,通过调整调节件的位置,使得调节件推抵顶板,从而顶板沿着底座移动至于底板相对,以此消除弹性件的变形量,即恢复了隔震支座的变形能力,解决了大型超长混凝土结构在过大温度变化下对隔震支座影响大的问题,当隔震支座变形后可恢复其变形量,提升隔震支座的变形能力,延长隔震支座的使用寿命,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0012]本技术可纠偏隔震支座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底座包括供固定于上墩柱的底部的固定板以及沿固定板的边沿间隔设置且与调节件错位设置的卡板,该卡板靠近顶板的侧部开设有卡槽,该顶板的侧部卡设于对应的卡槽内,通过调节件推抵顶板沿卡槽来回移动,使得顶板与底板相对。
[0013]本技术可纠偏隔震支座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卡板通过螺栓固定于固定板。
[0014]本技术可纠偏隔震支座的进一步改进在于,顶板呈矩形;
[0015]卡板对应顶板的转角处设置有四个,且卡槽与顶板的转角处相匹配,顶板靠近转角处的部分卡设于卡槽内。
[0016]本技术可纠偏隔震支座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调节件包括固定于底座且对应顶
板的侧部设置的若干压块以及螺合于压块且向靠近顶板的方向延伸的螺杆,通过旋拧螺杆,使得螺杆向靠近顶板的位置移动并推抵顶板的侧部,从而调节顶板的位置。
[0017]本技术可纠偏隔震支座的进一步改进在于,顶板呈矩形;
[0018]调节件对应顶板的侧边设置有四个。
[0019]本技术可纠偏隔震支座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开设于顶板的通孔、对应通孔开设于底座的螺孔以及与螺孔相匹配的固定螺栓;
[0020]顶板与底板相对时,螺孔与通孔相对,通过固定螺栓穿过通孔并螺合于螺孔,使得顶板固定于底座。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可纠偏隔震支座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可纠偏隔震支座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4]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纠偏隔震支座,通过调整调节件的位置,使得调节件推抵顶板,从而顶板沿着底座移动至于底板相对,以此消除弹性件的变形量,即恢复了隔震支座的变形能力,解决了大型超长混凝土结构在过大温度变化下对隔震支座影响大的问题,当隔震支座变形后可恢复其变形量,提升隔震支座的变形能力,延长隔震支座的使用寿命,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可纠偏隔震支座进行说明。
[0025]参阅图1,图1为本技术可纠偏隔震支座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下面结合图1,对本技术可纠偏隔震支座进行说明。
[0026]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可纠偏隔震支座,供安装于下墩柱21和上墩柱22之间,可纠偏隔震支座包括:
[0027]供固定于下墩柱21的顶部的底板11;
[0028]供固定于上墩柱22的底部且与底板11相对设置的底座;
[0029]位置可调地安装于底座的顶板12;
[0030]连接于顶板12和底板11之间的弹性件15;以及
[0031]位置可调地安装于底座且位于顶板12的侧部的调节件14,通过调整调节件14的位置,以使得调节件14推抵顶板12沿底座移动,从而顶板12与底板11相对,以消除弹性件15的变形量。
[0032]作为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该底座包括供固定于上墩柱22的底部的固定板13以及沿固定板13的边沿间隔设置且与调节件14错位设置的卡板131,该卡板131靠近顶板12的侧部开设有卡槽1311,该顶板12的侧部卡设于对应的卡槽1311内,通过调节件14推抵顶板12沿卡槽1311来回移动,使得顶板12与底板11相对。
[0033]较佳地,卡板131通过螺栓固定于固定板13。
[0034]具体的,顶板12呈矩形;
[0035]卡板131对应顶板12的转角处设置有四个,且卡槽1311与顶板12的转角处相匹配,顶板12靠近转角处的部分卡设于卡槽1311内。
[0036]进一步的,调节件14包括固定于底座且对应顶板12的侧部设置的若干压块141以及螺合于压块141且向靠近顶板12的方向延伸的螺杆142,通过旋拧螺杆142,使得螺杆142向靠近顶板12的位置移动并推抵顶板12的侧部,从而调节顶板12的位置。
[0037]较佳地,顶板12呈矩形;调节件14对应顶板12的侧边设置有四个。
[0038]进一步的,还包括开设于顶板12的通孔、对应通孔开设于底座的螺孔以及与螺孔相匹配的固定螺栓121;
[0039]顶板12与底板11相对时,螺孔与通孔相对,通过固定螺栓121穿过通孔并螺合于螺孔,使得顶板12固定于底座。
[0040]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0041]将底板11固定于下墩柱21的顶部,将底座的固定板13贴合于顶板12的顶部,将固定螺栓121穿过通孔并螺合于对应的螺孔,使得顶板12与固定板13固定连接,将卡板131与固定板1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此时顶板12的转角处卡设于卡板131的卡槽1311内,将固定板13固定于上墩柱22的底部;
[0042]在形成混凝土构件时,弹性件15可能发生变形,将千斤顶顶撑于上墩柱22和下墩柱21之间,以减少隔震支座受到的应力,拆下固定螺栓121,以解除顶板12与固定板13的连接,从而顶板12能够沿卡槽1311来回移动;
[0043]旋拧螺杆142,使得螺杆142向靠近顶板12的方向移动,从而螺杆142推抵顶板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纠偏隔震支座,供安装于下墩柱和上墩柱之间,其特征在于,可纠偏隔震支座包括:供固定于所述下墩柱的顶部的底板;供固定于所述上墩柱的底部且与所述底板相对设置的底座;位置可调地安装于所述底座的顶板;连接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的弹性件;以及位置可调地安装于所述底座且位于所述顶板的侧部的调节件,通过调整所述调节件的位置,以使得所述调节件推抵所述顶板沿所述底座移动,从而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相对,以消除所述弹性件的变形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纠偏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供固定于所述上墩柱的底部的固定板以及沿所述固定板的边沿间隔设置且与所述调节件错位设置的卡板,所述卡板靠近所述顶板的侧部开设有卡槽,所述顶板的侧部卡设于对应的所述卡槽内,通过所述调节件推抵所述顶板沿所述卡槽来回移动,使得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相对。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纠偏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固定板。4.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振和周英杰张文津万龙翔吴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西北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