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堵型三聚氰胺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3269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2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防堵型三聚氰胺过滤器,涉及过滤器技术领域,针对在三聚氰胺的生产制备过程中,输送管道上的过滤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发生堵塞,影响过滤效果和管道正常输送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滤筒,所述滤筒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二滤管,所述第二滤管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一滤管,所述第二滤管与第一滤管上的滤孔呈错位分布,所述第一滤管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分流板;所述滤筒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与第一滤管的管口适配,所述滤筒远离进料管的一端呈漏斗状结构,所述滤筒远离进料管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出料管。本申请结构新颖,不仅实现了对物料的多级过滤,且易于疏通,能够有效防止堵塞,适宜推广。适宜推广。适宜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堵型三聚氰胺过滤器


[0001]本申请涉及过滤器
,尤其涉及一种防堵型三聚氰胺过滤器。

技术介绍

[0002]过滤器是输送介质管道上不可缺少的一种装置,介质在通过过滤器时,杂质被阻挡过滤,实现对流通介质的提纯或净化。在化学制备生产三聚氰胺的过程中,输送管道上会安装有过滤器,由于三聚氰胺为白色单斜晶体,过滤器在使用较长时间后容易发生堵塞,影响过滤效果和管道的正常输送。因此,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我们提出一种防堵型三聚氰胺过滤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出的一种防堵型三聚氰胺过滤器,解决了在三聚氰胺的生产制备过程中,输送管道上的过滤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发生堵塞,影响过滤效果和管道正常输送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防堵型三聚氰胺过滤器,包括滤筒,所述滤筒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二滤管,所述第二滤管与滤筒的圆周内壁之间留有管状间隙,所述第二滤管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一滤管,所述第一滤管与第二滤管的圆周内壁之间留有管状间隙,所述第二滤管与第一滤管的圆周侧壁上均开设有若干组呈环形阵列分布的滤孔,所述第二滤管与第一滤管上的滤孔呈错位分布,所述第一滤管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分流板;所述滤筒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与第一滤管的管口适配,所述滤筒远离进料管的一端呈漏斗状结构,所述滤筒远离进料管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出料管。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料管和出料管分别与输送管道相连,三聚氰胺物料通过输送管道和进料管进入第一滤管,首先经分流板作形成多股径流,从第一滤管的滤孔进入与第二滤管的管状间隙,再从第二滤管的滤孔进入与滤筒的管状间隙,实现多级过滤,最后经滤筒的漏斗状端从出料管进入下一级输送管道。
[0007]优选的,所述第二滤管的圆周侧壁与滤筒的圆周内壁之间固定设置有滤环,所述滤环位于第二滤管远离进料管的一端。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聚氰胺物料从第二滤管的滤孔进入与滤筒的管状间隙后,再经滤环作用后流向出料管,实现进一步过滤。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滤管的圆周侧壁上固定绕设有导流片,所述导流片呈螺旋结构,所述导流片的边缘与第二滤管的圆周内壁抵触。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聚氰胺物料从第一滤管的滤孔进入与第二滤管的管状间隙后,沿着导流片的表面流动,整体形成具有朝向滤筒外部的旋向运动趋势,有利于提高物料流通过滤的效果。
[0011]优选的,所述分流板的截面呈星状结构,所述分流板上相邻的板叶之间固定设置
有引流柱,所述引流柱的外缘沿进料管向出料管方向呈斜面结构。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流柱能够对物料起到引流作用,有利于提高过滤效率。
[0013]优选的,所述进料管的圆周内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滤网。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对进入的物料进行初步过滤。
[0015]优选的,所述出料管的圆周内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二滤网。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对通过的物料进一步过滤。
[0017]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0018]通过滤筒、第一滤管、第二滤管、分流板、引流柱、导流片和滤环的设置,三聚氰胺物料通过输送管道和进料管进入第一滤管,首先经分流板作形成多股径流,引流柱对物料起到引流作用,有利于提高过滤效率,使物料从第一滤管的滤孔进入与第二滤管的管状间隙,物料沿着导流片的表面流动,整体形成具有朝向滤筒外部的旋向运动趋势,有利于提高物料流通过滤的效果,再从第二滤管的滤孔进入与滤筒的管状间隙,经滤环作用后流向出料管,实现多级过滤,最后经滤筒的漏斗状端从出料管进入下一级输送管道,同时,可定期向进料管内通入高压气体,利用导流片的作用,可形成具有一定旋向的高压气流,进而能够对各级滤孔进行有效疏通,防止发生堵塞。
[0019]综上所述,本申请不仅实现了对物料的多级过滤,且易于疏通,能够有效防止堵塞,解决了在三聚氰胺的生产制备过程中,输送管道上的过滤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发生堵塞,影响过滤效果和管道正常输送的问题,适宜推广。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申请的剖视结构图;
[0022]图3为本申请的第二滤管与滤环的安装结构图;
[0023]图4为本申请的第一滤环与导流片的安装结构图;
[0024]图5为本申请的分流板与引流柱的安装结构图。
[0025]图中标号:1、滤筒;2、第一滤管;3、第二滤管;4、分流板;5、进料管;6、出料管;7、引流柱;8、导流片;9、滤环;10、第一滤网;11、第二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7]参照图1和图2,一种防堵型三聚氰胺过滤器,包括滤筒1,滤筒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滤管2,滤筒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进料管5,进料管5与第一滤管2的管口适配,在进料管5的圆周内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滤网10,能够对进入的物料进行初步过滤;滤筒1远离进料管5的一端呈漏斗状结构,在滤筒1远离进料管5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出料管6,出料管6的圆周内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二滤网11,能够对通过的物料进一步过滤。
[0028]参照图2和图5,在第一滤管2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分流板4,分流板4的截面呈星状结构,分流板4上相邻的板叶之间固定设置有引流柱7,引流柱7的外缘沿进料管5向出料管6方向呈斜面结构,能够对物料起到引流作用,有利于提高过滤效率。
[0029]参照图2

图4,在滤筒1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二滤管3,第二滤管3与第一滤管2呈固定套设连接,第一滤管2与第二滤管3的圆周内壁之间留有管状间隙,第二滤管3与第一滤管2的圆周侧壁上均开设有若干组呈环形阵列分布的滤孔,第二滤管3与第一滤管2上的滤孔呈错位分布,在第一滤管2的圆周侧壁上固定绕设有导流片8,导流片8呈螺旋结构,导流片8的边缘与第二滤管3的圆周内壁抵触,物料从第一滤管2的滤孔进入与第二滤管3的管状间隙后,沿着导流片8的表面流动,整体形成具有朝向滤筒1外部的旋向运动趋势,有利于提高物料流通过滤的效果。
[0030]参照图2和图3,第二滤管3与滤筒1的圆周内壁之间留有管状间隙,第二滤管3的圆周侧壁与滤筒1的圆周内壁之间固定设置有滤环9,滤环9位于第二滤管3靠近出料管6的一端,物料从第二滤管3的滤孔进入与滤筒1的管状间隙后,再经滤环9作用后流向出料管6,实现进一步过滤。
[0031]工作原理:本申请在使用时,三聚氰胺物料通过输送管道和进料管5进入第一滤管2,首先经分流板4作形成多股径流,引流柱7对物料起到引流作用,有利于提高过滤效率,使物料从第一滤管2的滤孔进入与第二滤管3的管状间隙,物料沿着导流片8的表面流动,整体形成具有朝向滤筒1外部的旋向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堵型三聚氰胺过滤器,包括滤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筒(1)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二滤管(3),所述第二滤管(3)与滤筒(1)的圆周内壁之间留有管状间隙,所述第二滤管(3)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一滤管(2),所述第一滤管(2)与第二滤管(3)的圆周内壁之间留有管状间隙,所述第二滤管(3)与第一滤管(2)的圆周侧壁上均开设有若干组呈环形阵列分布的滤孔,所述第二滤管(3)与第一滤管(2)上的滤孔呈错位分布,所述第一滤管(2)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分流板(4);所述滤筒(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进料管(5),所述进料管(5)与第一滤管(2)的管口适配,所述滤筒(1)远离进料管(5)的一端呈漏斗状结构,所述滤筒(1)远离进料管(5)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出料管(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型三聚氰胺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滤管(3)的圆周侧壁与滤筒(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淼李可大梁素勇
申请(专利权)人:辛集市九元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