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重型动力触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3240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重型动力触探装置,包括支撑架、活塞杆、油管、油箱、钢丝、夹紧装置、穿心锤、探杆、挡板、探头、引导套、可拆卸轮子;所述支撑架顶部与活塞杆进行连接,下方连接有引导套,底部设有可拆卸轮子;所述夹紧装置通过钢丝与活塞杆连接;所述油箱通过油管与活塞杆连接;所述探杆安装在引导套内,上方连接有穿心锤,中部设置有挡板,底部连接探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通过活塞杆与其他部件配合使用,使得穿心锤自动提升,引导套将探杆位置固定,整个过程无需手扶,保证了触探过程安全的同时还减轻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劳动强度。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重型动力触探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地质勘测仪器
,具体涉及一种超重型动力触探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动力触探是动力检测试验的一种,一般将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简称为动力触探或动探,一般采用的是轻型动力触探,通常根据探头贯入击数、贯入度或动贯阻力判别土层的变化,评价土的工程性质。岩溶地区的利用天然地基要求对地基土进行机械插钎,但在遇到对于硬塑黏土、硬塑粉质黏土、稍密

中密卵石等地层时,采用常规的轻型动力触探落锤质量小,落锤能量不足,贯入地层困难,无法真实反映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因此该类地层采用超重型动力触探。
[0003]超重型动力触探是一种用于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对砾卵石进行检测浅基础地基承载力和基坑验槽的辅助装置,其在工程勘察设备
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技术采用超重型动力触探设备时,由人工举起穿心锤,之后对探杆垂直扶正,但在重型触探时穿心锤的重量大,以及扶正探杆时垂直度难以控制,落锤时危险系数较高。
[0004]中国专利CN202110126544.2公开了“重型、超重型触探仪锤体稳定举升机构”,包括本体和安装在本体上的举升组件,举升组件用于将向下的踩踏力转化为向的上举升力;举升组件包括踏板,用于施加踩踏力。该专利触探试验过程中,提升时使用腿部发力提升穿心锤,施力更轻松,同时通过定位臂扶正探杆,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费力提升穿心锤,以及探杆需要手扶的问题,但是仍需人工施力提升穿心锤,提升过程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实现重型穿心锤的自动提升,探杆自固定的超重型动力触探装置。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超重型动力触探装置,包括支撑架、活塞杆、油管、油箱、钢丝、夹紧装置、穿心锤、探杆、挡板、探头、引导套、可拆卸轮子;所述支撑架顶部与活塞杆进行连接,下方连接有引导套,底部设有可拆卸轮子;所述夹紧装置通过钢丝与活塞杆连接;所述油箱通过油管与活塞杆连接;所述探杆安装在引导套内,上方连接有穿心锤,中部设置有挡板,底部连接探头。
[0008]作为进一步技术改进,以上所述夹紧装置采用气动夹紧结构,主体为圆环形,底部设有卡爪,顶面设有吊环与钢丝连接,通过设置气管与气缸进行连接;所述穿心锤上设有与卡爪对应的槽。
[0009]采用气动夹紧,使夹紧方便迅速,无需人工,操作简便且省时省力;在使用时,控制油箱使活塞杆伸出,通过钢丝带动夹紧结构向下运动,待夹紧结构的卡爪与穿心锤的上的槽位置对应时将活塞杆停止,启动气缸,使得卡爪向中部运动,待卡爪卡入穿心锤的槽内并卡稳时关闭气缸,控制油箱使活塞杆收回,通过钢丝带动夹紧装置向上运动,将穿心锤提
升,等提升达到适合的高度时,控制油箱将活塞杆停止,此时控制气缸放气,使夹紧结构泄气松开卡爪,穿心锤落下实现触探操作。
[0010]作为进一步技术改进,以上所述支撑架顶部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中间设有与活塞杆连接的阶梯通孔,底部设有延伸板,板上设有两个通孔。支撑架顶端的连接板更好地将活塞杆与支撑架进行连接,使得连接稳定;延伸板与地面接触,加大摩擦,防止整体出现移动;板上的连接通孔在需要时可以打入螺钉,使支架与地面连接,进一步保证支架结构的稳定性。
[0011]作为进一步技术改进,以上所述引导套包含引导部分、连接杆、连接部件;所述引导部分为环状结构,内设与探杆形状相同的通孔;所述连接杆为伸缩杆,周向均布在引导部分上,末端设有连接部件。引导套通过连接部件与支撑架进行连接,连接杆可以伸缩的设计使得引导套可以按需调节,方便使用;引导套引导探杆位置,防止其偏移,同时将支撑架底部进行连接,使支撑架整体更加稳定。
[0012]作为进一步技术改进,以上所述可拆卸轮子包含连接盒;所述连接盒内设有与支撑架底部结构一致的空腔,轮子安装在连接盒两侧。使用时可拆卸轮子通过连接盒内的空腔与支撑架进行连接,连接好后支撑架移动稳定,方便省力。
[0013]作为进一步技术改进,以上所述支撑架为三角结构。三角结构的支撑架稳定性好,整体耗材也较少,使用安装方便。
[0014]作为进一步技术改进,以上所述连接部件为水滴形状的钢套,钢套内设有防滑纹,钢套通过螺栓连接。使用时钢套套在支撑架上,通过螺栓将钢套位置固定,接钢套使钢套的大小在一定范围内可以通过螺栓进行调节,以便适于各种粗细不同的支撑杆,防滑纹防止使用过程引导套出现移动。
[0015]使用时,将装置放到需要进行勘测作业的位置,将支撑架固定在地基上,控制油箱时,油箱内的液压油液通过油管与活塞杆进行连接,实现活塞杆的控制;在触探试验时,控制油箱将活塞杆伸出,此时活塞杆通过钢丝带动夹紧装置下移,在下移到夹紧装置与穿心锤位置重合时停止油箱,使活塞杆停止动作,打开夹紧装置使穿心锤被夹紧,之后控制油箱使活塞杆上移,带动穿心锤向上运动,到达适合的高度时停止油箱,使活塞杆停止;之后打开夹紧装置,松开穿心锤使其下落,下落时沿着探杆运动并压在挡板上,推动探杆,探杆沿着引导套向下运动,将探头打入地基,实现一次触探,重复以上步骤实现勘测试验;移动时将可拆卸轮子安装到支撑架上即可快速移动。
[001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0017]1.本技术通过活塞杆、油管、油箱、钢丝与夹紧装置进行配合使用,能够无需手动将穿心锤提起进行触探试验,通过引导套将探杆固定,整体能够通过可拆卸轮子进行移动,使用省时省力,能够安全高效地实现勘测作业。
[0018]2.本技术的夹紧装置采用气动夹紧机构,配合活塞杆能够实现自动夹紧与松开动作,无需工作人员手动夹紧,夹紧过程快速方便,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0019]3.本技术顶部支撑板上设有阶梯通孔便于活塞杆的连接,底部的延伸板进一步增强了支撑架与地基间连接,使得支撑架更加稳定,提高了支撑架的使用安全性。
[0020]4.本技术引导套能够按照需要安装在支撑架上的不同位置,使用更加便捷;连接部件采用带防滑纹的环形钢套,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架上,使引导套连接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一种超重型动力触探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一种超重型动力触探装置的支撑架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技术一种超重型动力触探装置的引导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识:
[0025]支撑架

1、活塞杆

2、油管

3、油箱

4、钢丝

5、夹紧装置

6、穿心锤

7、探杆

8、挡板

9、探头

10、引导套

11、卡爪

12、吊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重型动力触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活塞杆(2)、油管(3)、油箱(4)、钢丝(5)、夹紧装置(6)、穿心锤(7)、探杆(8)、挡板(9)、探头(10)、引导套(11)、可拆卸轮子(20);所述支撑架(1)顶部与活塞杆(2)进行连接,下方连接有引导套(11),底部设有可拆卸轮子(20);所述夹紧装置(6)通过钢丝(5)与活塞杆(2)连接;所述油箱(4)通过油管(3)与活塞杆(2)连接;所述探杆(8)安装在引导套(11)内,上方连接有穿心锤(7),中部设置有挡板(9),底部连接探头(1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重型动力触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装置(6)采用气动夹紧结构,主体为圆环形,底部设有卡爪(12),顶面设有吊环(13)与钢丝(5)连接,通过设置气管(14)与气缸(15)进行连接;所述穿心锤(7)上设有与卡爪(12)对应的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重型动力触探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闯蒋仕荣唐飞跃陈冬发张高攀陆敏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大汉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