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基承载力检测及基坑底部三维探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22964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基承载力检测及基坑底部三维探测设备,属于地基测试技术领域,它包括弹簧、冲击板、拉杆、电机、受冲板、钎杆、钎头、主动齿轮和外壳。其中拉杆固定在冲击板上,且端部穿出外壳顶壁,拉杆穿出的区域设有与主动齿轮啮合的齿,弹簧夹设在冲击板与外壳内顶壁,且两端分别与冲击板、外壳连接,受冲板位于外壳内冲击板的下方,钎杆固定在冲击板下表面且一端穿出外壳设置,钎头设置在钎杆穿出外壳的一端。采用机械方式,每次对受冲板的撞击力可控制,达到锤击次数比较准确,均差较小,节约人工,缩短工期。缩短工期。缩短工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基承载力检测及基坑底部三维探测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基测试
,尤其涉及一种地基承载力检测及基坑底部三维探测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钎探,就是在基坑开挖达到设计标高后,按相关国家规定对基坑底面及以下的土层进行探察,判断土质的情况是否与设计地勘提供的资料相符,并探察基坑底面以下是否存在坑穴、古墓、古井、防空掩体及地下埋设物等。该项是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序,是判断可否进入下一步基础施工的重要依据。传统钎探是用φ20~25mm的钢筋作钢钎,钎尖呈60
°
锥状,长度2.1m,每300mm作一刻度。钎探时,用质量为10kg的大锤将钢钎打入土中,落锤高500mm,记录每打入300mm的锤击数,据此可判断土质的软硬情况。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继续采用传统钎探方式存在很大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0003]一、工作效率低。传统钎探靠工人抡锤,对于大型工程工地,需要探测量巨大,拖延工期。
[0004]二、反应地基情况不客观。由于主要靠人工抡锤,这就可能导致同一个孔每次抡锤高度存在差异,钢筋砸入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基承载力检测及基坑底部三维探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钎杆(7)、钎头(71)、弹簧(6)、受冲板(5)、冲击板(4)、拉杆(3)、电机(2)、主动齿轮(21)和外壳(1);所述冲击板(4)位于外壳(1)内,拉杆(3)固定在冲击板(4)的顶部,弹簧(6)套设在拉杆(3)上,弹簧(6)底部与冲击板(4)连接,弹簧(6)顶部与外壳(1)的内顶壁连接,所述拉杆(3)的上端部穿出外壳(1)的顶壁设置且穿出的部分设置有用于与主动齿轮(21)啮合的齿,所述主动齿轮(21)为不完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21)固定在电机(2)的转动轴上,所述电机(2)固定在外壳(1)的顶壁,所述受冲板(5)位于冲击板(4)的下方且可与冲击板(4)相碰撞,所述外壳(1)内侧开设有用于放置受冲板(5)的腔室(15),腔室(15)的上下两侧壁可分别与受冲板(5)的上下两侧壁碰撞,所述钎杆(7)的一端固定在受冲板(5)的底壁,另一端穿出外壳(1)设置,钎头(71)设置在钎杆(7)远离受冲板(5)的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基承载力检测及基坑底部三维探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3)为方杆,外壳(1)顶壁开设有仅供拉杆(3)穿出的方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基承载力检测及基坑底部三维探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侧截断面呈多边形设置,所述冲击板(4)与受冲板(5)均为与外壳(1)内侧截断面相匹配的多边形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基承载力检测及基坑底部三维探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外侧壁上设置有把手(1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静文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七化建化工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