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电梯制动器可靠性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93042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电梯制动器可靠性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拍照设备采集制动器的更换闸瓦后制动臂角度和闸瓦失效时制动臂角度图像;S2、将上述图像导入Vision assistant;S3、确定更换闸瓦后制动臂角度和闸瓦失效时制动臂角度;S4、利用拍照设备间隔设定时间采集被监测电梯制动器制动臂图像并实时导入Vision assistant;S5、对比实时导入制动臂转动角度是否位于更换闸瓦后制动臂角度和闸瓦失效时制动臂角度之间,若是则继续监测并输出结果,若不是输出报警信号,提醒更换闸瓦。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上述基于机器视觉的电梯制动器可靠性检测方法,相较于传统的人工检测,可定时监测制动臂状态,进而确定闸瓦是否失效,可靠度更高。可靠度更高。可靠度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电梯制动器可靠性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梯制动器检测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电梯制动器可靠性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工业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使得电梯数量急剧增加。其安全运行与否直接关系着广大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电梯每天24h运作,制动器工作频次高,且每到平层1次需要动作2次,而像酒店、医院、学校等人口较密集的场所,电梯制动器动作频次高达240次/h。频繁动作导致制动器容易出现诸多制动效能变差和疲劳失效等问题,因此制动器也成为电梯安全系统故障的高发区,故需要定期对电梯制动器进行检测。
[0003]目前检验人员只能局限于对于制动器的外观进行检验,而因为没有任何数据支撑,而对于制动器的可靠性几乎不能进行判定,所以经常会造成检验检测机构在完成检验检测工作没有多久,依旧会有事故发生,导致开门溜车(人员剪切事故)、轿厢冲顶(人员挤压事故)、轿厢蹲顶(人员撞击)等重大安全事故,例如“重庆9.2电梯下坠事件”、“9.14厦门大学电梯事故”、“4.18河源电梯是事故”、“12.4合肥电梯事故”都是因为电梯的制动器造成的。而这些电梯都是经过检验并且检验合格的电梯。
[0004]在目前的这种行业状态下,还用以前解释“我只对检验当时的情况负责”,似乎很难在未来说服老百姓和媒体,故还是需要新的技术来增加对电梯安全的评估准确度。
[0005]由于制动装置依靠制动力臂以及制动弧形闸瓦之间的摩擦力将提升系统的动能转化为热能而使电梯停止,因此制动弧形闸瓦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对保障提升机的制动可靠性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当制动器实施制动特别是紧急制动时,闸瓦表面高速摩擦产生的大量热,无法及时散发而聚积在表层上,使表层温度急剧升高,过高的温升很容易使闸瓦材料性质发生质的变化,从而引起其摩擦磨损性能的突变,结果导致事故的发生。
[0006]针对上述问题现有解决一般采用红外线检测法:检测时,首先查看热成像仪工作的实际状态,接着对热成像仪的工作参数进行调整,保证仪器所获得的图像有着极高的分辨率,而后对于对制动器电气系统中所有的电器元件进行科学的扫描,如果在扫描的过程中发现了任何的问题,就要对于此部位进专业的检测,同时还需要对得到的图像进行认真的分析,再准确地找到问题出现的地点,由专业的维修工作人员对出现问题的部件进行专业的维修或者是进行更换。
[0007]上述检测方法需要将电梯制动器拆卸出来,但是一旦拆开对于人力财力都是一定程度上的浪费。且不能保证工作人员及时进行检测维修,增加了危险率。
[0008]因此,开展电梯紧急制动工况下闸瓦的摩擦磨损特性及其突变行为研究,对确保安全、提高经济与社会效益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电梯制动器可靠性检测方法,相较于传统的人工检测,可定时监测制动臂状态,进而确定闸瓦是否失效,可靠度更高。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电梯制动器可靠性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S1、利用拍照设备采集制动器的更换闸瓦后制动臂角度和闸瓦失效时制动臂角度图像;
[0012]S2、将上述图像导入Vision assistant;
[0013]S3、确定更换闸瓦后制动臂角度和闸瓦失效时制动臂角度;
[0014]S4、利用拍照设备间隔设定时间采集被监测电梯制动器制动臂图像并实时导入Vision assistant;
[0015]S5、对比实时导入制动臂转动角度是否位于更换闸瓦后制动臂角度和闸瓦失效时制动臂角度之间,若是则继续监测并输出结果,若不是输出报警信号,提醒更换闸瓦。
[0016]优选的,在步骤S1和步骤S3均中采用高速摄像机进行拍照。
[0017]优选的,在步骤S3具体步骤包括:
[0018]S30、选用制动臂上端为测量区域;
[0019]S31、由内到外寻到边缘线;
[0020]S32、确定边缘线与垂直线之间的角度,即为制动臂的转动角度。
[0021]因此,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基于机器视觉的电梯制动器可靠性检测方法,相较于传统的人工检测,可定时监测制动臂状态,进而确定闸瓦是否失效,可靠度更高。
[0022]且利用机器视觉技术来进行电梯制动器的数据采集和处理可以极大的提高采集的数据准确度和增加电梯的安全评估准确性。
[0023]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制动臂角度测量示意。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以本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本实施例。
[0026]图1为制动臂角度测量示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0027]包括以下步骤:
[0028]S1、利用拍照设备采集制动器的更换闸瓦后制动臂角度和闸瓦失效时制动臂角度图像;
[0029]S2、将上述图像导入Vision assistant;
[0030]S3、确定更换闸瓦后制动臂角度和闸瓦失效时制动臂角度;
[0031]优选的,在步骤S3具体步骤包括:
[0032]S30、选用制动臂上端为测量区域;
[0033]S31、由内到外寻到边缘线;
[0034]S32、确定边缘线与垂直线之间的角度,即为制动臂的转动角度。
[0035]S4、利用拍照设备间隔设定时间采集被监测电梯制动器制动臂图像并实时导入Vision assistant;
[0036]S5、对比实时导入制动臂转动角度是否位于更换闸瓦后制动臂角度和闸瓦失效时制动臂角度之间,若是则继续监测并输出结果,若不是输出报警信号,提醒更换闸瓦。
[0037]优选的,在步骤S1和步骤S3均中采用高速摄像机进行拍照。
[0038]经统计截止到今年,大连地区的鼓式制动器电梯约为2万台,全国约为200万台左右。由于鼓式制动器本身结构原因,这些电梯存在极大的制动器失效风险,加上使用年限已经接近17年,使得失效风险加剧,本专利技术完成后,可以在电梯日常检验的基础上增加制动能力和可靠性的检测数据,提供给使用单位和维护保养单位,降低电梯制动风险,保障乘坐居民的安全出行。
[003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电梯制动器可靠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拍照设备采集制动器的更换闸瓦后制动臂角度和闸瓦失效时制动臂角度图像;S2、将上述图像导入Vision assistant;S3、确定更换闸瓦后制动臂角度和闸瓦失效时制动臂角度;S4、利用拍照设备间隔设定时间采集被监测电梯制动器制动臂图像并实时导入Vision assistant;S5、对比实时导入制动臂转动角度是否位于更换闸瓦后制动臂角度和闸瓦失效时制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玉董华军乔岳祺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沣毅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