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车辆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92981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车辆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属于车辆热管理技术领域。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冷媒循环回路,所述冷媒循环回路通过空调冷媒管路连接组成;电机油循环回路,所述电机油循环回路通过油管连接组成;冷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车辆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热管理
,尤其涉及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车辆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双碳”政策进入落地实施阶段,新能源车型也开始不断普及,特别是纯电动车型具有零排放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但目前纯电车在冬季普遍存在较续航缩水的问题,如何提升纯电车冬季续航里程是各大主机厂及零部件厂商重点研究的方向。在热管理领域,现有技术中效果最佳的方案是空调热泵技术及冷却水路进行高度集成的设计方案。
[0003]当前热管理高度集成的方案主要是采用八通阀或者九通阀将电机油冷系统,空调冷媒系统及冷却液系统进行高度集成,冷媒回路,电机油冷回路,冷却液回路均有针对各自冷却介质配套的硬件,该方案涉及到四种冷却介质,冷媒,电机油,冷却液及空气,需要为此四种介质设计不同的循环回路,零件数量多导致成本及重量较高;且该方案的热管理设计热量传递路径经过了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换热器进行热交换,每次热交换都存在效率损失,能量并没有完全被充分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车辆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如何提高车辆的热管理效率,避免能量浪费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管理系统,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
[0006]冷媒循环回路,所述冷媒循环回路通过空调冷媒管路连接组成;
[0007]电机油循环回路,所述电机油循环回路通过油管连接组成;
[0008]冷媒

电机油热交换器,所述冷媒

电机油热交换器设置于所述冷媒循环回路和电机油循环回路中,所述冷媒

电机油热交换器用于辅助所述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冷媒和所述电机油循环回路中的电机油进行热交换;
[0009]前端散热模块,所述前端散热模块用于辅助所述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冷媒和/或所述电机油循环回路中的电机油与空气进行热交换。
[0010]可选地,所述冷媒

电机油热交换器包括:
[0011]冷媒换热器,所述冷媒换热器设置于所述冷媒循环回路中;
[0012]电机油换热器,所述电机油换热器设置于所述电机油循环回路中。
[0013]可选地,所述前端散热模块包括:
[0014]冷凝器,所述冷凝器设置于所述冷媒循环回路中,所述冷凝器的第一端与所述冷媒换热器的第一冷凝端连通;
[0015]风冷油冷器,所述风冷油冷器设置于所述电机油循环回路中,所述风冷油冷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机油换热器的第二电机油端连通;
[0016]电子风扇,所述电子风扇与所述冷凝器和所述风冷油冷器设置于同一风道中,所述冷凝器和所述风冷油冷器均位于所述电子风扇的出风方向上。
[0017]可选地,所述电机油循环回路还包括:
[0018]电机油模块,所述电机油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机油换热器的第一电机油端连通;
[0019]第一三通阀,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电机油模块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二端口与所述风冷油冷器的第二端连通,第一三通阀的第三端口与所述电机油换热器的第二电机油端连通。
[0020]可选地,所述电机油模块包括:
[0021]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机油换热器的第一电机油端连通;
[0022]电子油泵,所述电子油泵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入端连通;
[0023]电机控制器,所述电机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子油泵的输入端连通;
[0024]逆变器,所述逆变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机控制器的输入端连通,所述逆变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一端口连通。
[0025]可选地,所述冷媒循环回路还包括:
[0026]四通阀,所述四通阀的第三端口与所述冷媒换热器的第一冷媒端连通;
[0027]压缩模块,所述压缩模块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四通阀的第四端口和第一端口连通;
[0028]蒸发器,所述蒸发器的第一端与所述四通阀的第二端口连通;
[0029]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一端口与所述蒸发器的第二端连通,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二端口与所述四通阀的第二端口连通;
[0030]电池包,所述电池包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三端口连通;
[0031]第一电子膨胀阀,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池包的第二端连通;
[0032]第二电子膨胀阀,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的第一端与所述蒸发器的第二端连通;
[0033]第一截止阀,所述第一截止阀的第一端与所述冷媒换热器的第二冷媒端连通,所述第一截止阀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的第二端连通;
[0034]第二截止阀,所述第二截止阀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的第二端连通,所述第二截止阀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的第二端连通;
[0035]第三截止阀,所述第三截止阀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的第二端连通,所述第三截止阀的第二端与所述冷凝器的第二端连通。
[0036]可选地,所述压缩模块包括:
[0037]压缩机,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四通阀的第一端口连通;
[0038]集液器,所述集液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压缩机的输入端连通,所述集液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四通阀的第四端口连通。
[0039]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热管理控制器和如上所述的热管理系统,所述热管理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热管理系统对所述车辆进行温度调节。
[0040]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如上所述的车辆,所述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1]当接收到温度调节请求时,根据所述温度调节请求获取所述车辆的行驶状态以及外部环境温度;
[0042]根据所述车辆的行驶状态以及所述外部环境温度生成对应的热管理控制命令;
[0043]根据所述热管理控制命令改变所述车辆中的热管理系统的运行状态,以使所述热管理系统对所述温度调节请求指定的位置进行温度调节。
[0044]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热管理系统的控制程序,所述热管理系统的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0045]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车辆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由蒸发器、四通阀、压缩机、集液器、冷媒

电机油热交换器、冷凝器、第一截止阀、第一电子膨胀阀、电池包、第二三通阀、第二电子膨胀阀、第二截止阀和第三截止阀通过空调冷媒管路连接组成的冷媒循环回路,以及由电机、电子油泵、电机控制器、逆变器、第一三通阀、冷媒

电机油热交换器和风冷油冷器通过油管连接组成的电机油循环回路,冷媒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冷媒循环回路,所述冷媒循环回路通过空调冷媒管路连接组成;电机油循环回路,所述电机油循环回路通过油管连接组成;冷媒

电机油热交换器,所述冷媒

电机油热交换器设置于所述冷媒循环回路和电机油循环回路中,所述冷媒

电机油热交换器用于辅助所述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冷媒和所述电机油循环回路中的电机油进行热交换;前端散热模块,所述前端散热模块用于辅助所述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冷媒和/或所述电机油循环回路中的电机油与空气进行热交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

电机油热交换器包括:冷媒换热器,所述冷媒换热器设置于所述冷媒循环回路中;电机油换热器,所述电机油换热器设置于所述电机油循环回路中。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散热模块包括:冷凝器,所述冷凝器设置于所述冷媒循环回路中,所述冷凝器的第一端与所述冷媒换热器的第一冷凝端连通;风冷油冷器,所述风冷油冷器设置于所述电机油循环回路中,所述风冷油冷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机油换热器的第二电机油端连通;电子风扇,所述电子风扇与所述冷凝器和所述风冷油冷器设置于同一风道中,所述冷凝器和所述风冷油冷器均位于所述电子风扇的出风方向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油循环回路还包括:电机油模块,所述电机油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机油换热器的第一电机油端连通;第一三通阀,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电机油模块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二端口与所述风冷油冷器的第二端连通,第一三通阀的第三端口与所述电机油换热器的第二电机油端连通。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油模块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机油换热器的第一电机油端连通;电子油泵,所述电子油泵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入端连通;电机控制器,所述电机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子油泵的输入端连通;逆变器,所述逆变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机控制器的输入端连通,所述逆变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一端口连通。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循环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金华孟建华栗松岩张跃军金殿波李锋王强郭科翟晓红陈振武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远程商用车研发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