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种高性能含氟硅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92805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特种高性能含氟硅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按照摩尔质量比计算,包含如下原料:含五氟苯功能单体1~5mol,含硅功能单体1~5mol,软单体3~8mol,硬单体1~2mol,交联剂0.5~3mol,溶剂3~4mol,引发剂为总摩尔质量的0.1~0.5%。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特种高性能含氟硅压敏胶针对含氟硅聚合物材料设计,引入含五氟苯环的功能单体和含硅功能单体,加强空间位阻效应,降低了氟碳链的缠绕现象,引入含硅单体增加耐油性和耐老化性,粘接时内聚力、耐溶剂性、粘着力等都有较好的保证,交联速度快,同时无溶剂排出,也为压敏胶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和发展方向。展方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特种高性能含氟硅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含氟材料应用
,具体涉及一种特种高性能含氟硅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经济快速的增长,越来越多的领域对材料的性质要求提高,而含氟硅材料广泛出现在航空、环保、通信、医疗等各个领域,但由于材料应用环境非常复杂,与其它材料复合和安装固定难度较大,往往需要一种材料作为中间体并且具有耐高温、耐水耐油、耐老化等性质——压敏胶,压敏胶是一种对压力敏感的粘接材料,可在室温下瞬间粘接它,只需一个轻微的压力载荷就能附着在各种不同的基材表面,基材剥离后无残留物等优良性质。
[0003]但含氟硅材料一般是均聚物而表面自由能很低,润湿差,所以具有极低的粘附性能;含氟硅材料的结晶度大,化学稳定性好,溶胀和溶解要比非结晶高分子困难,很难发生高分子聚合物的分子成链域的互相扩散和缠结;结构的高度对称,非极性高分子,只能形成较弱的色散力。
[0004]现有含氟硅压敏胶种类非常有限,并且没有形成空间位阻效应,氟碳链会出现严重的缠绕现象,导致现有的含氟硅压敏胶产品耐水性能、粘接性能都很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特种高性能含氟硅压敏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含氟硅压敏胶无法形成空间位阻效应、氟碳链出现严重缠绕现象、导致含氟硅压敏胶产品耐水性和粘接性能差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特种高性能含氟硅压敏胶,按照摩尔质量比计算,包含如下原料:含五氟苯功能单体1~5mol,含硅功能单体1~5mol,软单体3~8mol,硬单体1~2mol,交联剂0.5~3mol,溶剂3~4mol,引发剂为总摩尔质量的0.1~0.5%。
[000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特种高性能含氟硅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制备上述特种高性能含氟硅压敏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09]步骤1:在氩气保护下,将所述原料加入到反应器中,搅拌、洗涤、烘干,得到纯净的聚合物;
[0010]步骤2:将所述聚合物涂抹到含氟聚合物材料上,得到所述压敏胶。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本专利技术所述特种高性能含氟硅压敏胶针对含氟硅聚合物材料设计,引入含五氟苯环的功能单体和含硅功能单体,加强空间位阻效应,减少了氟碳链的缠绕现象,引入含硅单体增加耐油性和耐老化性,粘接时内聚力、耐溶剂性、粘着力等都有较好的保证,还具有良好的耐水性,交联速度快,同时无溶剂排出,也为压敏胶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和发展方
向。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特种高性能含氟硅压敏胶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含氟硅压敏胶1、含氟硅聚合物材料2。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6]本专利技术在对现有含氟硅压敏胶进行研究后发现,现有的含氟丙烯酸酯类压敏胶中的氟碳链会出现严重的缠绕现象,降低压敏胶与界面的作用力,导致其粘结性能差。本专利技术在对含氟硅压敏胶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在引入含五氟苯环的功能单体后,由于五氟苯具有刚性结构,本身空间位阻大,同时,由于其这种刚性结构,也会大大减少氟碳链缠绕现象的出现,能够更好的湿润界面;而且,本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含氟硅压敏胶接触角大于100
°
,具有良好的耐水性。
[0017]实施例1~5
[0018]本例中提供一种特种高性能含氟硅压敏胶,按照摩尔质量比计数,包括以下原料:含氟功能单体,含硅功能单体,软单体,硬单体,溶剂,引发剂,其组分分配见下表1

1。
[0019]表1
‑1[0020]原料(mol)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丙烯酸丁酯13.51312.51211.5丙烯酸五氟苄酯11111乙烯氧基三甲基硅烷0.511.522.5甲基丙烯酸甲酯22222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33333偶氮二异丁腈0.050.050.050.050.05乙酸乙酯4040404040
[0021]制备特种含氟硅压敏胶,利用三口烧瓶搭好装置,通氩气30min,加入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五氟苄酯、乙烯氧基三甲基硅烷、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甲酯,50%乙酸乙酯,加热80℃冷凝回流,缓慢滴加50%的偶氮二异丁腈和50%的乙酸乙酯的混合溶液。滴加完后反应4小时,然后继续滴加余下的50%混合液,滴加完后反应4小时,升高温度85℃,反应3小时,反应完成后,用甲醇超声洗涤3次。在65℃真空干燥箱里干燥10小时。对实施例1~5的压敏胶进行涂层,厚度15μm涂到含氟硅聚合材料的薄膜上进行测试,测试数据见表1

2。
[0022]具体测试方法如下:
[0023]1)初粘性测试:GB

4852

1984压敏胶带初粘性测试方法测试(滚球法)。
[0024]2)持粘行测试:GB/T

4851

1998胶粘带持粘行测试方法测试。
[0025]3)剥离强度:GB/T

4851

1998胶粘带剥离强度试验的方法。
[0026]表1
‑2[0027] 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
初粘性(号球)1715131110持粘行(时间/h)58141818180
°
剥离[N/25mm]6.79.311.110.712.6
[0028]实施例6~10
[0029]本例中提供一种特种高性能含氟硅压敏胶,按照摩尔质量比计数,包括以下原料:含氟功能单体,含硅功能单体,软单体,硬单体,溶剂,引发剂,其组分分配见下表2

1。
[0030]表2
‑1[0031]原料(mol)实施例6实施例7实施例8实施例9实施例10丙烯酸丁酯1715.51515.512.5丙烯酸五氟苄酯0.50.5112乙烯氧基三甲基硅烷0.5110.52甲基丙烯酸甲酯11120.5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12213偶氮二异丁腈0.050.050.0250.050.025甲苯3030303030
[0032]制备特种含氟硅压敏胶,利用三口烧瓶搭好装置,通氩气30min,加入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五氟苄酯、乙烯氧基三甲基硅烷、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50%甲苯,加热75℃冷凝回流,缓慢滴加50%的偶氮二异丁腈和50%的甲苯的混合溶液。滴加完后反应4小时,然后继续滴加余下的50%混合液,滴加完后反应4小时,升高温度80℃,反应3小时,反应完成后,用甲醇超声洗涤3次。在65℃真空干燥箱里干燥10小时。对实施例6~10的压敏胶进行涂层,厚度15μm涂到含氟硅聚合材料的薄膜上进行测试,测试数据见表2

2。
[0033]表2
‑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特种高性能含氟硅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按照摩尔质量比计算,包含如下原料:含五氟苯功能单体1~5mol,含硅功能单体1~5mol,软单体3~8mol,硬单体1~2mol,交联剂0.5~3mol,溶剂3~4mol,引发剂为总摩尔质量的0.1~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特种高性能含氟硅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含五氟苯功能单体包括丙烯酸五氟苄酯、五氟苯乙烯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特种高性能含氟硅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硅功能单体包括乙烯氧基三甲基硅烷、烯丙基三甲基硅烷、3

(三甲基硅基)甲基丙烯酸丙酯中的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特种高性能含氟硅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单体包括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酯中的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特种高性能含氟硅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单体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小燕李伟郑汶江邹伟梁艳丽李颜利颜杰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轻化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