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常压刀盘用轴式三联滚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2755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地下工程应用中的盾构刀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常压刀盘用轴式三联滚刀。本装置包括刀轴,所述刀轴上套设有多个轴向并列分布的刀毂,每个所述刀毂上均套设有刀圈;所述刀轴上还套设有多个并列分布的轴承,所述轴承与刀轴过盈配合、且位于刀轴与刀毂之间,所述刀毂通过轴承套设在刀轴上;相邻两个所述轴承之间还设置有隔圈,所述隔圈的中部开设有中心孔;所述刀轴上还设置有上端盖与下端盖,所述上端盖与下端盖分别位于刀毂的两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紧凑滚刀内部空间结构,减少了刀筒数量,减低了刀盘结泥饼的概率,使出渣更顺畅,同时减小了常压盾构刀盘中心滚刀刀间距,可以有效形成贯穿裂纹,减少刀圈消耗,提高了破岩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常压刀盘用轴式三联滚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工程应用中的盾构刀具
,具体涉及一种常压刀盘用轴式三联滚刀。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城市化建设工程和地下空间开发工程日趋增多,超大型泥水盾构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穿江越海隧道工程中被广泛使用。而长距离、高水压地层常压换刀是盾构穿江越海隧道施工的一大难点,随着常压换刀技术的不断研究与发展,常压大盾构也取得快速发展与应用。
[0003]滚刀作为盾构机施工过程中破岩的关键部件,是影响盾构隧道工程施工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常压大盾构的中心滚刀多为双轴双刃布置,采用楔块加螺栓的连接形式,锁紧效果差,螺栓容易松动,受剪切力易断裂。其常压刀盘中心区域布置的刀筒在6把左右,中心区域开口较小,容易结泥饼;且中心滚刀刀间距大,破岩困难,增加刀圈消耗量。
[0004]公开号为CN208267853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一体式三刃盾构滚刀,该专利解决了滚刀刀圈易发生脱落,滚刀碾压次数多的问题,避免了在掘进时不会发生刀圈脱落现象,减少了掘进时滚刀碾压的次数。但该专利中未考虑常压刀盘中心区域开口小容易结泥饼、中心滚刀锁紧效果差和刀间距大的问题,同时未解决中心滚动三个刀圈线速度不一致、刀圈易偏磨,轴承受力大、寿命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常压刀盘中心区域容易结泥饼、中心滚刀锁紧效果差和刀间距大的问题,提供一种常压刀盘用轴式三联滚刀,该专利技术的刀筒数量减少,刀盘中心区域开口率增大、刀盘结泥饼概率降低,同时有效减小了常压盾构刀盘中心滚刀刀间距。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常压刀盘用轴式三联滚刀,包括刀轴,所述刀轴上套设有多个轴向并列分布的刀毂,每个所述刀毂上均套设有刀圈;所述刀轴上还套设有多个并列分布的轴承,所述轴承与刀轴过盈配合、且位于刀轴与刀毂之间,所述刀毂通过轴承套设在刀轴上;相邻两个所述轴承之间还设置有隔圈,所述隔圈的中部开设有中心孔;所述刀轴上还设置有上端盖与下端盖,所述上端盖与下端盖分别位于刀毂的两侧,在对中心滚刀进行润滑时,可通过隔圈的中心孔来实现润滑油在滚刀内部与刀轴型腔之间进行流动。
[0007]进一步地,所述刀轴的一端开设有刀轴型腔,所述刀轴型腔的内部设置有平衡阀,所述平衡阀与刀轴型腔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刀轴内还设置有油路通道,所述油路通道一端与刀轴型腔相通、另一端与中心孔相通。
[0008]进一步地,所述刀轴型腔的端部还设置有堵头,所述堵头的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堵头的内端设置有钢丝网,堵头的外端设置有孔用弹性挡圈。在高压水环境中,泥水可通过堵头的通孔进入刀轴型腔使平衡阀进行移动,进而来实现滚刀内外的压力平衡。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上端盖和下端盖与刀毂之间均设置有浮动密封,所述刀毂与轴承之间也设置有浮动密封,浮动密封能够实现滚刀内部的密封要求。
[0010]进一步地,所述刀轴的一端设置有轴肩,所述下端盖匹配贴合设置在轴肩上,上端盖与轴承的内圈贴合设置,所述刀轴上还设置有位于上端盖上的防松块,防松块能够防止上端盖发生松动。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上端盖与下端盖上均设置有油塞,其中所述上端盖上设置有2个油塞,下端盖上设置有1个油塞。
[0012]进一步地,所述的刀圈与刀毂的数量均为3个,每个所述刀圈的右侧均设置有挡环,每个所述挡环均卡在刀毂中以限制刀圈轴向运动,挡环能够限制刀圈进行轴向移动。
[0013]进一步地,所述轴承的数量为4个、且均为单列圆锥滚子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与刀轴过盈配合、外圈过盈装配在刀毂的内部。
[00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改变了中心滚刀在刀盘上的安装形式,使其锁紧效果更好。通过紧凑滚刀内部空间结构,减少了常压刀盘中心区域刀筒数量,进而刀盘中心区域开口率增大,减低了刀盘结泥饼的概率,使出渣更顺畅。
[0015]本专利技术减小了常压盾构刀盘中心滚刀刀间距,可以有效形成贯穿裂纹,减少刀圈消耗,提高破岩效率;轴式滚刀的预紧力更强,防松效果更好,提高了盾构在隧道施工时的掘进效率。
[0016]本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地使三个刀圈的线速度保持一致,防止三个刀圈线速度不同,导致线速度低的刀圈发生偏磨,同时在每个刀圈内至少配置一个轴承,减少了轴承的受力,增加了轴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常压刀盘用轴式三联滚刀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常压刀盘用轴式三联滚刀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4是图1中B处的放大图。
[0018]附图中标号为:1为刀轴,2为下端盖,3为浮动密封,4为刀毂,5为刀圈,6为挡环,7为轴承,8为上端盖,9为隔圈,903为中心孔,10为平衡阀,11为密封圈,12为油路通道,13为堵头,14为孔用弹性挡圈,15为油塞,16为防松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右”、“上”、“下”、“横向”“竖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0]如图1~图4所示,一种常压刀盘用轴式三联滚刀,包括刀轴1,刀轴1的端部底部与右侧设置为平面、左侧设置为斜端面,通过此结构,可采用单楔块的安装形式,预紧力更强,
防松效果更好。所述刀轴1上套设有多个轴向并列分布的刀毂4,相邻两个刀毂4的内侧错合设置,每个所述刀毂4上均套设有刀圈5,刀毂4与刀圈5过盈配合;所述刀轴1上还套设有多个并列分布的轴承7,所述轴承7与刀轴1过盈配合、且位于刀轴1与刀毂4之间,所述刀毂4通过轴承7套设在刀轴1上;相邻两个所述轴承7之间还设置有隔圈9,隔圈9能够防止相邻两个轴承7之间来回移动,同时可调整轴承7的游隙,进而调整轴承7的扭矩,靠近刀轴型腔的所述隔圈9的中部开设有中心孔903,在对中心滚刀进行润滑时,可通过隔圈9的中心孔来实现润滑油在滚刀内部与刀轴型腔之间进行流动;所述刀轴1上还设置有上端盖2与下端盖8,所述上端盖2与下端盖8分别位于刀毂4的两侧。
[0021]所述刀轴1的一端开设有刀轴型腔,所述刀轴型腔的内部设置有平衡阀10,平衡阀10可在刀轴型腔内进行移动,在高压水环境下,可使滚刀内部与外部的压力平衡,所述平衡阀10与刀轴型腔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1,所述刀轴1内还设置有油路通道12,所述油路通道12一端与刀轴型腔相通、另一端与中心孔903相通。
[0022]所述刀轴型腔的端部还设置有堵头13,堵头13呈“凸”字形结构,刀轴型腔的端部还设置有凹槽,凹槽的宽度大于刀轴型腔的直径,堵头13安装在凹槽内,堵头13用于阻挡平衡阀10从刀轴型腔中移出,所述堵头13的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堵头13的内端设置有钢丝网,堵头13将钢丝网压在凹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常压刀盘用轴式三联滚刀,包括刀轴(1),其特征在于,所述刀轴(1)上套设有多个轴向并列分布的刀毂(4),每个所述刀毂(4)上均套设有刀圈(5);所述刀轴(1)上还套设有多个并列分布的轴承(7),所述轴承(7)与刀轴(1)过盈配合、且位于刀轴(1)与刀毂(4)之间,所述刀毂(4)通过轴承(7)套设在刀轴(1)上;相邻两个所述轴承(7)之间还设置有隔圈(9),所述隔圈(9)的中部开设有中心孔(903);所述刀轴(1)上还设置有上端盖(8)与下端盖(2),所述上端盖(8)与下端盖(2)分别位于刀毂(4)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常压刀盘用轴式三联滚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轴(1)的一端开设有刀轴型腔,所述刀轴型腔的内部设置有平衡阀(10),所述平衡阀(10)与刀轴型腔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1),所述刀轴(1)内还设置有油路通道(12),所述油路通道(12)一端与刀轴型腔相通、另一端与中心孔(903)相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常压刀盘用轴式三联滚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轴型腔的端部还设置有堵头(13),所述堵头(13)的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堵头(13)的内端设置有钢丝网,堵头(13)的外端设置有孔用弹性挡圈(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英发王锴魏金尚勇陈彦涛张琳曾婧邢泊张世伟姜海峰郭浩张耀鑫胡岸青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工程装备集团隧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