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送带钢丝绳芯分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92751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21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输送带钢丝绳芯分离方法,涉及输送带钢丝绳芯分离技术,解决了对输送带接头进行钢丝绳芯分离的劳动强度大、耗时长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输送带钢丝绳芯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控制输送带运动使输送带接头沿平切刀的刀刃运动;将输送带接头钢丝绳芯沿第一方向两侧的胶质层进行切除;控制输送带运动使输送带接头沿成型切刀的刀刃运动;将输送带接头钢丝绳芯沿第二方向之间的胶质层进行切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输送带钢丝绳芯分离方法用于对输送带的钢丝绳芯进行分离。进行分离。进行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送带钢丝绳芯分离方法


[000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输送带钢丝绳芯分离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输送带钢丝绳芯分离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带式输送机是运输散装物料的重要设备,随着带式输送机朝着长距离、大运量的发展,带式输送机选用的输送带内一般都具有内芯结构。常见的输送带的内芯结构为钢丝绳,具有钢丝绳内芯的输送带的强度高、延伸率小等优点因而受到广泛使用。对于长距离输送带,其长度有几千米甚至几十千米长,在对输送带进行安装时,需要将长度较短的输送带进行硫化胶接,从而组合成长度较长的输送带。另外,在输送带的日常使用时,难免会由于硬物划伤等造成输送带损坏,需要对输送带的划伤位置进行更换,此时也需要进行对输送带进行胶接。而在对输送带进行胶接时,需要对输送带的接头位置的胶质层和钢丝绳芯进行分离。
[0003]在相关技术中,对输送带接头的钢丝绳芯进行分离需要对沿着输送带的钢丝绳芯依次对每根钢丝绳芯周围的胶质层进行切除,当输送带内包含的钢丝绳芯较多时,对输送带钢丝绳芯和胶质层进行分离需要的劳动强度大,耗时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送带钢丝绳芯分离方法,具有以下优点:可有效切除输送带接头部位的胶质层,作业效率高,解决了对输送带接头进行钢丝绳芯分离的劳动强度大、耗时长的问题。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送带钢丝绳芯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控制输送带运动使输送带接头沿平切刀运动;
[0008]利用平切刀将输送带接头钢丝绳芯沿第一方向两侧的胶质层进行切除;
[0009]控制输送带运动使输送带接头沿成型切刀运动;
[0010]利用成型切刀将输送带接头钢丝绳芯沿第二方向之间的胶质层进行切除;
[0011]其中,第一方向指输送带的厚度方向,第二方向指输送带的宽度方向,平切刀的刀刃呈直线型,成型切刀的刀刃上排列布置有多个半圆形刃口,半圆形刃口之间的间距等于输送带钢丝绳芯之间的间距,且平切刀和成型切刀的刀刃沿第二方向的尺寸均大于输送带的宽度。
[001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输送带接头钢丝绳芯分离方法,通过将平切刀和成型切刀的刀刃沿输送带宽度方向的尺寸设置成大于输送带的宽度,这样,使用平切刀一次就能沿输送带厚度方向将输送带钢丝绳芯两侧的胶质层进行切除,使用成型切刀一次就能将沿输送带宽度方向的输送带钢丝绳芯之间的胶质层进行切除。这样就能够使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输送带钢丝绳芯分离方法对输送带钢丝绳芯分离的作业效率得到了提高,从而解决了对输
送带接头进行钢丝绳芯分离工作的劳动强度大、耗时长的问题。
[0013]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控制输送带运动使输送带接头沿平切刀运动之前,还包括第一准备步骤,第一准备步骤包括:
[0014]在目标位置沿第一方向对称布置两个平切刀;
[0015]调整两个平切刀之间的间隙大于输送带的厚度;
[0016]控制输送带运动使输送带接头伸出平切刀;
[0017]调整两个平切刀之间的间隙等于输送带钢丝绳芯的直径。
[0018]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准备步骤的在目标位置沿第一方向对称布置两个平切刀还包括:
[0019]使两个平切刀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第二方向。
[0020]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准备步骤的调整两个平切刀之间的间隙等于输送带钢丝绳芯的直径还包括:
[0021]调整两个平切刀的位置,使输送带接头沿平切刀的刀刃做直线运动。
[0022]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平切刀和成型切刀布置在同一目标位置,在平切刀将输送带接头钢丝绳芯沿第一方向两侧的胶质层进行切除后,将平切刀更换为成型切刀,在步骤控制输送带运动使输送带接头沿成型切刀运动之前,还包括第二准备步骤,第二准备步骤包括:
[0023]在目标位置将平切刀拆除;
[0024]在目标位置沿第一方向对称布置两个成型切刀;
[0025]调整两个成型切刀之间的间隙大于输送带的厚度;
[0026]控制输送带运动使输送带接头伸出成型切刀;
[0027]调整两个成型切刀之间刀刃开口的间隙等于输送带钢丝绳芯的直径。
[0028]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输送带运动包括利用滚筒和压带辊控制输送带的运动,滚筒可绕自身轴线旋转,压带辊可绕自身轴线旋转,且压带辊可绕滚筒在滚筒的正上方和正下方之间转动。
[0029]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一准备步骤的控制输送带运动使输送带接头伸出平切刀之前还包括:
[0030]控制压带辊运动使压带辊运动至滚筒的正下方;
[0031]将输送带接头压紧在滚筒和压带辊之间;
[0032]控制滚筒沿第一转向转动,控制压带辊沿第一转向绕滚筒转动,使输送带朝向平切刀运动,当压带辊运动至滚筒的正上方时停止压带辊绕滚筒转动。
[0033]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输送带运动使输送带接头沿平切刀运动包括:
[0034]控制压带辊沿第二转向转动,当压带辊转动至滚筒的正下方时停止压带辊绕滚筒的转动;
[0035]控制滚筒沿第二转向转动。
[0036]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二准备步骤的控制输送带运动使输送带接头伸出成型切刀之前还包括:
[0037]控制滚筒沿第一转向转动、控制压带辊沿第一转向绕滚筒转动,使输送带朝向成
型切刀运动,当压带辊运动至滚筒的正上方时停止压带辊绕滚筒转动。
[0038]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输送带运动使输送带接头沿成型切刀运动包括:
[0039]控制压带辊沿第二转向转动,当压带辊转动至滚筒的正下方时停止压带辊绕滚筒的转动;
[0040]控制滚筒沿第二转向转动。
附图说明
[004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输送带钢丝绳芯分离方法的流程图;
[004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输送带钢丝绳芯分离方法的平切刀的三视图;
[004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输送带钢丝绳芯分离方法的成型切刀的三视图;
[004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输送带钢丝绳芯分离方法的第一准备步骤的流程图;
[004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输送带钢丝绳芯分离方法的第二准备步骤的流程图;
[004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输送带钢丝绳芯分离方法利用平切刀将输送带的胶质层进行切除的流程示意图;
[004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输送带钢丝绳芯分离方法利用成型切刀将输送带的胶质层进行切除的流程示意图;
[0048]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输送带钢丝绳芯分离方法利用成型切刀将输送带的胶质成进行切除的过程示意图。
[0049]附图标记:
[0050]1‑
平切刀;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送带钢丝绳芯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控制输送带运动使输送带接头沿平切刀运动;利用所述平切刀将输送带接头钢丝绳芯沿第一方向两侧的胶质层进行切除;控制输送带运动使输送带接头沿成型切刀运动;利用所述成型切刀将输送带接头钢丝绳芯沿第二方向之间的胶质层进行切除;其中,所述第一方向指输送带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二方向指输送带的宽度方向,所述平切刀的刀刃呈直线型,所述成型切刀的刀刃上排列布置有多个半圆形刃口,所述半圆形刃口之间的间距等于输送带钢丝绳芯之间的间距,且所述平切刀和所述成型切刀的刀刃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尺寸均大于输送带的宽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带钢丝绳芯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输送带运动使输送带接头沿平切刀运动之前,还包括第一准备步骤,所述第一准备步骤包括:在目标位置沿所述第一方向对称布置两个所述平切刀;调整两个所述平切刀之间的间隙大于输送带的厚度;控制输送带运动使输送带接头伸出所述平切刀;调整两个所述平切刀之间的间隙等于输送带钢丝绳芯的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带钢丝绳芯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准备步骤的所述在目标位置沿所述第一方向对称布置两个所述平切刀还包括:使两个所述平切刀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带钢丝绳芯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准备步骤的所述调整两个所述平切刀之间的间隙等于输送带钢丝绳芯的直径还包括:调整两个所述平切刀的位置,使输送带接头沿所述平切刀的刀刃做直线运动。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带钢丝绳芯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切刀和所述成型切刀布置在同一所述目标位置,在所述平切刀将输送带接头钢丝绳芯沿第一方向两侧的胶质层进行切除后,将所述平切刀更换为所述成型切刀,在所述控制输送带运动使输送带接头沿成型切刀运动之前,还包括第二准备步骤,所述第二准备步骤包括:在所述目标位置将所述平切刀拆除;在所述目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寇子明李军霞张静王彦栋杨俊王海清薛佳保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