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座杆结构及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2558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行车座杆结构,其包含下管、上管、转轮以及行程调整机构。上管可动地插设于下管,且相对下管定位于行程高点或行程低点。转轮设置于下管。行程调整机构包含磁性件、挡块、线体及滑块,磁性件设置于上管,挡块设置于上管且凸出上管的外壁,挡块较磁性件邻近上管的下端,线体绕过转轮,滑块设置于线体且位于下管内。其中,上管带动磁性件相对下管移动,滑块对应吸附于磁性件以跟随磁性件由第一位置移至第二位置,且上管位于行程高点时,滑块限位挡块,以阻止上管上升。借此,能调整上管在移动时的可位移行程。整上管在移动时的可位移行程。整上管在移动时的可位移行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行车座杆结构及自行车


[0001]本技术有关一种自行车座杆结构及自行车,且尤其是有关一种高度可调的自行车座杆结构及自行车。

技术介绍

[0002]一般而言,自行车具有座杆安装于中管上,座杆供坐垫设置,通过座杆与中管的相对移动,可调整坐垫的高度。
[0003]此外,座杆可包含上管及下管,且可进一步设置高度调整机构于上管及下管内,高度调整机构可包含管体,管体内部容设空气、油体或油气两者,并设置活塞及阀门以改变活塞于管体内的位置,进而改变上管及下管的相对高度。其中,当使用者欲调低座杆的高度时,开启阀门并施力下压上管以使上管相对下管下降;反之,当使用者欲调高座杆的高度时,则是开启阀门让上管相对下管上升,再由使用者用手或身体部位对上管限位以使上管升至预定高度,而若使用者未对上管进行限位时,上管将升至最高点。如此,在使用上仍有其不便之处。
[0004]因此,如何解决此问题,遂成相关业者努力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自行车座杆结构及自行车,通过其结构配置,可控制上管的可位移行程。
[0006]依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自行车座杆结构,其包含下管、上管、转轮以及行程调整机构。上管可动地插设于下管,且相对下管定位于行程高点或行程低点。转轮设置于下管。行程调整机构包含磁性件、挡块、线体及滑块,磁性件设置于上管,挡块设置于上管且凸出上管的外壁,挡块较磁性件邻近上管的下端,线体绕过转轮,滑块设置于线体且位于下管内。其中,上管带动磁性件相对下管移动,滑块对应吸附于磁性件以跟随磁性件由第一位置移至第二位置,且上管位于行程高点时,滑块限位挡块,以阻止上管上升。
[0007]借此,通过磁性件与滑块的吸附关系,移动上管即可让磁性件带动滑块位移,故上管的行程高点可依据滑块的位置而变动,而能调整上管在移动时的可位移行程。
[0008]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自行车座杆结构的一实施例,其中,上管可包含外凹槽,磁性件设置于外凹槽。
[0009]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自行车座杆结构的实施例,可还包含快拆机构,其设置于下管的外周面且包含本体、扳件、抵顶块以及转轮,本体设置于下管,扳件枢设于本体,抵顶块位于本体内且受扳件推顶以相对本体定位于解除位置或锁定位置,转轮位于本体内。其中,抵顶块定位于解除位置时未压抵线体,允许滑块对应吸附于磁性件以跟随磁性件由第一位置移至第二位置,当抵顶块定位于锁定位置时压抵线体,使滑块定位于第二位置。
[0010]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自行车座杆结构的一实施例,其中,下管可包含径向通孔,本体包含背盖以及枢座。背盖设置于下管的插入端,背盖包含穿孔及凸部,穿孔连通径向通
孔,枢座与背盖组接以形成内部空间。其中,抵顶块及转轮容设于内部空间,线体夹于抵顶块与凸部之间,且线体由径向通孔进入下管内。
[0011]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自行车座杆结构的实施例,其中,快拆机构可还包含凸轮,其设置于枢座且与扳件连动,凸轮对应抵顶块。
[0012]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自行车座杆结构的一实施例,其中,快拆机构可还包含止挡销,其设置于枢座,且止挡销穿过径向通孔及穿孔凸入下管内以限位滑块。
[0013]依据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自行车,其包含车架、二车轮、自行车座杆结构以及坐垫。车架包含中管,二车轮设置于车架,自行车座杆结构包含下管、上管、快拆机构及行程调整机构。下管插设于中管,上管可动地插设于下管,且相对下管定位于行程高点或行程低点。快拆机构设置于下管的外周面且包含本体、扳件、抵顶块及转轮,本体设置于下管,扳件枢设于本体,抵顶块位于本体内且受扳件推顶以相对本体定位于解除位置或锁定位置,转轮位于本体内。行程调整机构包含磁性件、挡块、线体及滑块,磁性件设置于上管,挡块设置于上管且凸出上管的外壁,挡块较磁性件邻近上管的下端,线体绕过转轮,滑块设置于线体且位于下管内,坐垫设置在上管。其中,抵顶块定位于解除位置时未压抵线体,上管带动磁性件相对下管移动,滑块对应吸附于磁性件以跟随磁性件由第一位置移至第二位置,当抵顶块定位于锁定位置时压抵线体,使滑块定位于第二位置,且上管位于行程高点时,滑块限位挡块,以阻止上管上升。
[0014]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自行车的一实施例,其中,上管可包含外凹槽,磁性件设置于外凹槽。
[0015]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自行车的一实施例,其中,下管可包含径向通孔,本体包含背盖以及枢座。背盖设置于下管的插入端,背盖包含穿孔及凸部,穿孔连通径向通孔,枢座与背盖组接以形成内部空间。其中,抵顶块及转轮容设于内部空间,线体夹于抵顶块与凸部之间,且线体由径向通孔进入下管内。
[0016]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自行车的一实施例,其中,快拆机构可还包含凸轮以及止挡销,凸轮设置于枢座且与扳件连动,凸轮对应抵顶块;止挡销设置于枢座,且止挡销穿过径向通孔及穿孔凸入下管内以限位滑块。
附图说明
[0017]图1绘示依照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自行车座杆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0018]图2绘示图1实施例的自行车座杆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0019]图3绘示图1实施例的自行车座杆结构的一局部剖视示意图;
[0020]图4绘示图1实施例的自行车座杆结构的另一局部剖视示意图;
[0021]图5绘示图1实施例的自行车座杆结构的又一局部剖视示意图;以及
[0022]图6绘示依照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一种自行车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将参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阅读者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部分实施例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
附图起见,一些现有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附图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并且重复的元件将可能使用相同的编号或类似的编号表示。
[0024]此外,本文中第一、第二、第三等用语只是用来描述不同元件或成分,而对元件/成分本身并无限制,因此,第一元件/成分亦可改称为第二元件/成分。且本文中的元件/成分/机构/模块的组合非此领域中的一般周知、常规或现有的组合,不能以元件/成分/机构/模块本身是否为现有技术,来判定其组合关系是否容易被本领域技术人员轻易完成。
[0025]请参阅图1及图2,其中图1绘示依照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自行车座杆结构100的立体示意图,图2绘示图1实施例的自行车座杆结构100的爆炸示意图。自行车座杆结构100包含下管120、上管110、转轮134以及行程调整机构140(标示于图3)。
[0026]上管110可动地插设于下管120,且相对下管120定位于行程高点或行程低点。转轮134设置于下管120。行程调整机构140包含磁性件141、挡块142、线体143及滑块144,磁性件141设置于上管110,挡块142设置于上管110且凸出上管110的外壁,挡块142较磁性件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行车座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下管;上管,可动地插设于该下管,且相对该下管定位于行程高点或行程低点;转轮,设置于该下管;以及行程调整机构,包含:磁性件,设置于该上管;挡块,设置于该上管且凸出该上管的外壁,该挡块较该磁性件邻近该上管的下端;线体,绕过该转轮;及滑块,设置于该线体且位于该下管内;其中,该上管带动该磁性件相对该下管移动,该滑块对应吸附于该磁性件以跟随该磁性件由第一位置移至第二位置,且该上管位于该行程高点时,该滑块限位该挡块,以阻止该上管上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座杆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上管包含外凹槽,该磁性件设置于该外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座杆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快拆机构,其设置于该下管的外周面且包含:本体,设置于该下管;扳件,枢设于该本体;抵顶块,位于该本体内且受该扳件推顶以相对该本体定位于解除位置或锁定位置;以及该转轮,位于该本体内;其中,该抵顶块定位于该解除位置时未压抵该线体,允许该滑块对应吸附于该磁性件以跟随该磁性件由该第一位置移至该第二位置,当该抵顶块定位于该锁定位置时压抵该线体,使该滑块定位于该第二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座杆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下管包含径向通孔,该本体包含:背盖,设置于该下管的插入端,该背盖包含穿孔及凸部,该穿孔连通该径向通孔;以及枢座,与该背盖组接以形成内部空间;其中,该抵顶块及该转轮容设于该内部空间,该线体夹于该抵顶块与该凸部之间,且该线体由该径向通孔进入该下管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行车座杆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快拆机构还包含:凸轮,设置于该枢座且与该扳件连动,该凸轮对应该抵顶块。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行车座杆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快拆机构还包含:止挡销,设置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卓子见郑志成杨尧钦刘桓玮
申请(专利权)人:立盟智能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