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车的一体式上管包管结构及一体式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0251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8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自行车的一体式上管包管结构及一体式车架,属于自行车技术领域。本一体式车架主要包括一体式上管包管结构和一体式下管包管结构,通过在上管和下管的前端设计内框,通过液压一体成型,将两内框进行焊接,并将头管嵌入并固定在内框中。本技术通过这种上下管包管结构设计,能够提高头组件的密度和强度,并使头管端两侧不呈现焊道,并进行前端走线,增加美观度;而且通过改变头管长度、上管的大弯角度,可以使本一体式车架结构适用于多种型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自行车,尤其涉及一种自行车的一体式上管包管结构及一体式车架


技术介绍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通大众对于出行方式的观念正在改变,尤其在周末休闲旅游时,人们都越来越倾向于使用自行车骑行,自行车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较大的便利。

2、对于自行车的车架结构,目前,车架的头管都是直接焊接在上管、下管的一端上,直接焊接头管的方式会使得头管与上管、下管的焊道较长,不仅影响美观,而且还由于焊道较长,存在一定的焊接质量风险,并且会降低焊接后的头管强度,可能会出现焊接变形或者错位焊接,以及使用质量下降的情况。因此,亟需改进头管与上管、下管的连接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自行车的一体式上管包管结构及一体式车架,通过改进头管与上管、下管之间的连接方式,从而克服上述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自行车的一体式上管包管结构,包括上管(4)和第一头管;其中:

4、所述上管(4)为液压一体成型,所述上管(4)的前端设置有内框(8);

5、所述第一头管嵌设并固定于所述上管(4)的内框(8)中,所述第一头管的上端部外露于所述上管(4)的内框(8)并与该内框(8)的上边缘固定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头管的上端部与所述上管(4)的内框(8)的上边缘通过焊接进行固定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头管的下端部外露于所述上管(4)的内框(8)并与该内框(8)的下边缘固定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头管的下端部与所述上管(4)的内框(8)的下边缘通过焊接进行固定连接。

9、一种自行车的一体式车架,包括上述的一体式上管包管结构,还包括中管(1)、上叉组(2)、下叉组(3)和一体式下管包管结构;所述一体式下管包管结构包括下管(5)和第二头管,其中:

10、所述下管(5)为液压一体成型,所述下管(5)的前端设置有内框(9);

11、所述第二头管嵌设并固定于所述下管(5)的内框(9)中,所述第二头管的下端部外露于所述下管(5)的内框(9)并与该内框(9)的下边缘固定连接;

12、所述上管(4)的内框(8)的下边缘与所述下管(5)的内框(9)的上边缘为焊接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头管的下端部与所述下管(5)的内框(9)的下边缘通过焊接进行固定连接。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头管和第二头管为同一个头管(6)的上部和下部,或者所述第一头管和第二头管为上下两个独立的头管。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头管上的前侧和后侧设有走线端口(13),所述走线端口(13)与所述下管(5)的前端内部构成一走线通道。

16、进一步地,所述一体式下管包管结构还包括支撑管组件,所述支撑管组件包括支撑管(10)和马达座(7),所述支撑管(10)焊接在所述下管(5)的内部,所述支撑管(10)远离所述第二头管的一端与所述马达座(7)焊接。

17、进一步地,所述一体式下管包管结构还包括至少一封口片(12);所述封口片(12)与所述马达座(7)为一个整体构件的两部分,或者为两个独立构件并通过焊接组成一体;所述下管(5)设有至少一个缺口(11);所述封口片(12)焊接在所述缺口(11)上并与所述马达座(7)和所述下管(5)进行固定。

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9、1.强度和质量提升:本技术采用液压成型的上管和下管,提高了组件的密度和强度,相较于传统压铸铝冲压一体成型具有更高的强度,提高了车架的使用寿命和质量。

20、2.美观性:本技术的一体式车架的上管内框的下边缘与下管内框的上边缘为焊接连接,焊接部位位于不易查看到的内框边缘部位,焊道较短且分布在下管的头部两端,因此可以通过适当的打磨处理,使内框位置(即头管端)的左右两侧看不到焊道,使整体外观更加美观。走线从头管前端进行,增强了外观美观性,并提高了电池安装空间。

21、3.灵活性: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下管的两种包管结构,这样可以通过改变头管型号和上管前端部位的高度和打弯角度,以及下管马达座端的打弯角度,可以适应不同大小型号的车架,提高了车架的制造灵活性。

22、4.支撑强度提升:本技术引入支撑管组件,进一步增强了下管的支撑强度,降低了断裂风险,提高了下管的使用寿命。

23、5.焊接强度增强:本技术通过缺口和封口片的结构设计,形成更大的焊接通道,提高了焊接强度,确保了支撑管组件与下管之间的连接牢固性。

24、6.创新走线设计:本技术的头管可以是一件或上下两件,走线从第二头管前端进行,

25、不仅美观,还增大了电池安装空间,提高了电池的可用空间。

26、综上,本技术的自行车一体式车架在强度、美观性、灵活性和支撑强度等方面都具备明显的优点,提升了自行车车架的性能和质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行车的一体式上管包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管(4)和第一头管;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上管包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头管的上端部与所述上管(4)的内框(8)的上边缘通过焊接进行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上管包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头管的下端部外露于所述上管(4)的内框(8)并与该内框(8)的下边缘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式上管包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头管的下端部与所述上管(4)的内框(8)的下边缘通过焊接进行固定连接。

5.一种自行车的一体式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一体式上管包管结构,还包括中管(1)、上叉组(2)、下叉组(3)和一体式下管包管结构;所述一体式下管包管结构包括下管(5)和第二头管,其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式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头管的下端部与所述下管(5)的内框(9)的下边缘通过焊接进行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式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头管和第二头管为同一个头管(6)的上部和下部,或者所述第一头管和第二头管为上下两个独立的头管。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体式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头管上的前侧和后侧设有走线端口(13),所述走线端口(13)与所述下管(5)的前端内部构成一走线通道。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式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式下管包管结构还包括支撑管组件,所述支撑管组件包括支撑管(10)和马达座(7),所述支撑管(10)焊接在所述下管(5)的内部,所述支撑管(10)远离所述第二头管的一端与所述马达座(7)焊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体式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式下管包管结构还包括至少一封口片(12);所述封口片(12)与所述马达座(7)为一个整体构件的两部分,或者为两个独立构件并通过焊接组成一体;所述下管(5)设有至少一个缺口(11);所述封口片(12)焊接在所述缺口(11)上并与所述马达座(7)和所述下管(5)进行固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行车的一体式上管包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管(4)和第一头管;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上管包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头管的上端部与所述上管(4)的内框(8)的上边缘通过焊接进行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上管包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头管的下端部外露于所述上管(4)的内框(8)并与该内框(8)的下边缘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式上管包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头管的下端部与所述上管(4)的内框(8)的下边缘通过焊接进行固定连接。

5.一种自行车的一体式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一体式上管包管结构,还包括中管(1)、上叉组(2)、下叉组(3)和一体式下管包管结构;所述一体式下管包管结构包括下管(5)和第二头管,其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式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头管的下端部与所述下管(5)的内框(9)的下边缘通过焊接进行固定连接。

7.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卓子见
申请(专利权)人:立盟智能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