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驾考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2014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驾考训练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转动连接有转动球,所述转动球上固定连接有贯穿转动球的连接杆,所述底座内部开设有阻尼腔,所述连接杆底端延伸至阻尼腔内部并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阻尼腔内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壳体,所述控制壳体内部设有与连接板相连接的弹性连接机构,所述控制壳体内部设有与弹性连接机构相配合的单向阻尼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转动球、连接杆以及底座等结构能够实现车辆碰撞连接杆时,连接杆将会发生一定的偏转,进而确保装置整体不会轻易由于车身与连接杆的接触而倾倒。身与连接杆的接触而倾倒。身与连接杆的接触而倾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驾考训练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驾考训练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驾考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驾校就是能使人掌握驾驶技术,并教会人安全驾驶文明开车并协助其通过车管部门的考试取得驾驶证的培训单位。而人们通过在驾校内部学习训练的过程中,往往会用到场地标杆。
[0003]但是目前的场地标杆目前存在着标杆结构过于简单,使用不方便,标杆每次被撞倒后需人工扶起标杆,重新摆正,导致人员的工作量较大,使用较为不便。
[0004]为此,我们提出来一种驾考训练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驾考训练装置,该装置能够避免标杆被撞倒,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驾考训练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转动连接有转动球,所述转动球上固定连接有贯穿转动球的连接杆,所述底座内部开设有阻尼腔,所述连接杆底端延伸至阻尼腔内部并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阻尼腔内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壳体,所述控制壳体内部设有与连接板相连接的弹性连接机构,所述控制壳体内部设有与弹性连接机构相配合的单向阻尼机构。
[0008]进一步的,所述阻尼腔顶壁上开设有弧面槽,所述转动球转动连接在弧面槽内部。
[0009]进一步的,所述弹性连接机构包括连接绳、收线轮、转动轴以及发条弹簧,所述控制壳体内部设有转动腔,所述转动轴上下两端分别与转动腔上下两端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收线轮固定连接在转动轴上方,所述连接绳一端与收线轮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转动腔并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发条弹簧固定连接在转动腔底壁上,且内外两端分别与转动轴以及转动腔底壁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腔侧壁开设有滑槽,所述连接绳滑动连接在滑槽内部。
[0011]进一步的,所述单向阻尼机构包括单向轴承、阻尼杆以及橡胶块,所述阻尼杆通过单向轴承与转动轴顶端相连接,所述阻尼杆与转动腔顶壁转动连接,所述橡胶块固定连接在转动腔顶壁内,且与阻尼杆紧密贴合设置。
[0012]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为不锈钢材质,所述连接杆为塑料材质。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4]1、通过设置转动球、连接杆以及底座等结构能够实现车辆碰撞连接杆时,连接杆将会发生一定的偏转,进而确保装置整体不会轻易由于车身与连接杆的接触而倾倒;
[0015]2、通过设置弹性连接机构能够实现当连接杆发生一定偏转之后,通过发条弹簧以及连接绳等结构能够实现连接杆的自动复位,进而无需人员将其进行复位;
[0016]3、通过设置单向阻尼机构能够实现连接杆偏转之后,将会缓慢的进行复位,进而能够使得人员方便的判断连接杆是否与车身接触等情况。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驾考训练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驾考训练装置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底座;2、转动球;3、连接杆;4、阻尼腔;41、弧面槽;5、连接板;6、控制壳体;61、转动腔;62、滑槽;7、弹性连接机构;71、连接绳;72、收线轮;73、转动轴;74、发条弹簧;8、单向阻尼机构;81、单向轴承;82、阻尼杆;83、橡胶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坚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参照图1

3,一种驾考训练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转动连接有转动球2,转动球2上固定连接有贯穿转动球2的连接杆3,底座1内部开设有阻尼腔4,阻尼腔4顶壁上开设有弧面槽41,转动球2转动连接在弧面槽41内部。
[0024]当车身与碰撞连接杆3时,连接杆3将会发生一定的偏转,进而确保装置整体不会轻易由于车身与连接杆3的接触而倾倒。且可将底座1为不锈钢材质,连接杆3为塑料材质,实现装置重心集中在底座1上,实现装置更加不容易倾倒。
[0025]连接杆3底端延伸至阻尼腔4内部并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阻尼腔4内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壳体6,控制壳体6内部设有与连接板5相连接的弹性连接机构7,弹性连接机构7包括连接绳71、收线轮72、转动轴73以及发条弹簧74,控制壳体6内部设有转动腔61,转动轴73上下两端分别与转动腔61上下两端侧壁转动连接,收线轮72固定连接在转动轴73上方,连接绳71一端与收线轮72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转动腔61并与连接板5固定连接,发条弹簧74固定连接在转动腔61底壁上,且内外两端分别与转动轴73以及转动腔61底壁固定连接。
[0026]转动腔61侧壁开设有滑槽62,连接绳71滑动连接在滑槽62内部,当连接杆3发生一定的偏转时,此时的发条弹簧74将会带动收线轮72转动,收线轮72将会对于连接绳71进行缠绕以实现拉动连接杆3进行复位。
[0027]控制壳体6内部设有与弹性连接机构7相配合的单向阻尼机构8,单向阻尼机构8包括单向轴承81、阻尼杆82以及橡胶块83,阻尼杆82通过单向轴承81与转动轴73顶端相连接,阻尼杆82与转动腔61顶壁转动连接,橡胶块83固定连接在转动腔61顶壁内,且与阻尼杆82紧密贴合设置。
[0028]其中转动轴73的转动方向为释放连接绳71时,此时的转动轴73将会通过单向轴承81与阻尼杆82转动连接,当转动轴73的转动方向为收卷连接绳71时,此时的转动轴73将会通过单向轴承81带动阻尼杆82转动。
[0029]现对本技术的操作原理做如下描述:
[0030]在车身与连接杆3碰撞时,此时的车身将会推动连接杆3发生一定的偏转,车身与连接杆3分离之后,发条弹簧74将会带动收线轮72转动,收线轮72将会对于连接绳71进行缠绕以实现拉动连接杆3进行复位,复位的过程中,一侧的收卷轮将会对于连接绳71进行收卷,进而实现此时的转动轴73将会带动阻尼杆82转动,阻尼杆82转动时由于与橡胶块83紧密贴合,将会导致阻尼杆82转动时的阻尼较大,继而实现此时的连接杆3将会缓慢的进行复位,进而能够实现人员通过连接杆3的状态,判断连接杆3是否与车身相接触。
[0031]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驾考训练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转动连接有转动球(2),所述转动球(2)上固定连接有贯穿转动球(2)的连接杆(3),所述底座(1)内部开设有阻尼腔(4),所述连接杆(3)底端延伸至阻尼腔(4)内部并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所述阻尼腔(4)内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壳体(6),所述控制壳体(6)内部设有与连接板(5)相连接的弹性连接机构(7),所述控制壳体(6)内部设有与弹性连接机构(7)相配合的单向阻尼机构(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考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腔(4)顶壁上开设有弧面槽(41),所述转动球(2)转动连接在弧面槽(41)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考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机构(7)包括连接绳(71)、收线轮(72)、转动轴(73)以及发条弹簧(74),所述控制壳体(6)内部设有转动腔(61),所述转动轴(73)上下两端分别与转动腔(61)上下两端侧壁转动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超阳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市加滋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