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提高驾驶培训中驾驶安全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02246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7: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提高驾驶培训中驾驶安全的方法,主要包括:步骤S1、判断坡道起步项目场地中车辆是否发生后溜,若是,则进入步骤S2;步骤S2、判断车身角度是否超过车身角度阈值,若是,则控制车辆自动刹车,若否,则进入步骤S3;步骤S3、判断车身尾部是否接触电子围栏,若是,则控制车辆自动刹车,若否,则进入步骤S4;步骤S4、判断方向盘转动角度是否超过方向盘转角阈值,若是,则控制车辆自动刹车,若否,则进入步骤S5;步骤S5、判断后溜距离是否超过距离阈值,若是,则控制车辆自动刹车,若否,则结束。进一步,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能实现上述方法的装置和电子设备。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极大程度保障驾驶学员安全、高效地驾驶训练。高效地驾驶训练。高效地驾驶训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提高驾驶培训中驾驶安全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提高驾驶培训中驾驶安全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属于车辆驾驶安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便捷的交通出行是人们的一大需求,而出行的安全更是重中之重。机动车驾驶技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每年都会有数以万计的学员考取驾驶证,通过驾驶专业技能的培训并最终考核达标后方能驾驶车辆上路,从而尽量避免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事故的发生不仅仅会对车辆本身造成一定影响,对人们的安全和经济都产生非常严重的威胁。
[0003]现有市场上诸多车载安全保护系统都是基于平路上的处理,当车辆位于坡道尤其是在科目二的坡道起步项目的训练时,难以在不影响学员正常训练的同时又能够保障训练的安全性,存在驾驶安全的问题。
[0004]有鉴于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提高车辆驾驶培训过程中驾驶安全的方法,以实现在不影响正常驾驶训练的前提下又能保障学员的训练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高驾驶培训过程中驾驶安全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科目二的坡道起步项目的训练过程中存在驾驶安全风险的问题。进一步,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实现上述方法的装置和电子设备。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提高驾驶培训中驾驶安全的方法,主要包括:
[0008]步骤S1、判断坡道起步项目场地中车辆是否发生后溜,若是,则进入步骤S2;若否,则结束;
[0009]步骤S2、判断所述车辆的车身角度是否超过车身角度阈值,若是,则控制车辆自动刹车;若否,则进入步骤S3;
[0010]步骤S3、判断所述车辆的车身尾部是否接触电子围栏,若是,则控制车辆自动刹车;若否,则进入步骤S4;
[0011]步骤S4、判断所述车辆的方向盘转动角度是否超过方向盘转角阈值,若是,则控制车辆自动刹车;若否,则进入步骤S5;
[0012]步骤S5、判断所述车辆的后溜距离是否超过距离阈值,若是,则控制车辆自动刹车;若否,则结束。
[0013]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
[0014]选取坡道起步项目场地中任意一点作为基准点,采用差分定位的方法测量得到所述基准点的经纬度坐标;
[0015]采用差分定位的方法测量得到坡道起步项目场地中车辆车身上各点位的经纬度
坐标及GPS主天线的经纬度坐标;所述车身上点位包括车身中心点、车身四个角顶点、四个车轮的中心点;所述车辆上安装有GPS双天线,所述GPS双天线包括GPS主天线和GPS副天线;
[0016]以所述基准点为原点建立平面坐标系,计算车身上各点位的相对坐标,得到车身上各点位与GPS主天线的位置关系;
[0017]实时获取所述车辆的航向方位角和GPS主天线的经纬度坐标,并根据所述位置关系计算得到车身上各点位的相对坐标;
[0018]根据当前时刻和前一时刻车身中心点的相对坐标计算所述车辆的运动状态;所述运动状态包括:前进状态、后溜状态、停止状态;
[0019]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
[0020]将所述车辆同侧车轮的中心点组成线段1或者将车身方向中心线上任意两点作为线段1,将坡道起步项目场地中电子围栏的两个端点组成线段2;
[0021]采用差分定位的方法测量得到所述电子围栏线两个端点的经纬度坐标,并根据基准点计算出两个端点的相对坐标;
[0022]通过公式(1)计算车身角度A:
[0023]A=|A1

A2|
ꢀꢀꢀ
(1);
[0024]式中,A1为线段1与平面坐标系y轴的夹角,A2为线段2与平面坐标系y轴的夹角,A1、A2的表达式如下:
[0025]A1=tan
‑1(x
12

x
11
,y
12

y
11
);
[0026]A2=tan
‑1(x
22

x
21
,y
22

y
21
);
[0027]式中,(x
11
,y
11
)、(x
12
,y
12
)分别为线段1的两个点的相对坐标,(x
21
,y
21
)、(x
22
,y
22
)分别为电子围栏两个端点的相对坐标;
[0028]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
[0029]将所述车身四个角顶点中左后角顶点和右后角顶点组成线段3;
[0030]判断所述线段3和线段2是否相交,若相交,则表示所述车辆的车身尾部接触电子围栏;
[0031]所述步骤S5具体包括:
[0032]通过公式(2)计算所述车辆的后溜距离:
[0033][0034]式中,L2为车辆的后溜距离,(x
51
,y
51
)、(x
52
,y
52
)分别为前一时刻和当前时刻车身中心点的相对坐标。
[0035]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根据当前时刻和前一时刻车身中心点的相对坐标计算车辆的运动状态,具体包括:
[0036]根据式(3)计算所述车辆GPS前后时刻的距离,当所述距离不小于预设值时,判定所述车辆为非静止状态;
[0037][0038]式中,L1为车辆GPS前后时刻的距离,(x1,y1)为前一时刻车辆主天线坐标,(x2,y2)为当前时刻车辆主天线坐标;
[0039]通过式(4)计算非静止状态的车辆GPS前后两个时刻的方位角:
[0040][0041]式中,angle为车辆GPS前后两个时刻的方位角,(x1,y1)为前一时刻车辆主天线坐标,(x2,y2)为当前时刻车辆主天线坐标。
[0042]将所述方位角与当前时刻的航向方位角做差,差值的绝对值在0~60度范围以内即认为前进状态,否则车辆为后溜状态。
[0043]进一步地,判断所述线段3和线段2是否相交,具体方式为:
[0044]d1=(x
32

x
31
)*(y
21

y
31
)

(x
21

x
31
)*(y
32

y
31
)
[0045]d2=(x
32

x
31
)*(y
22

y
31
)

(x
22

x
31
)*(y
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提高驾驶培训中驾驶安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判断驾驶培训坡道起步项目场地中车辆是否发生后溜,若是,则进入步骤S2;若否,则结束;步骤S2、判断所述车辆的车身角度是否超过车身角度阈值,若是,则控制车辆自动刹车;若否,则进入步骤S3;步骤S3、判断所述车辆的车身尾部是否接触电子围栏,若是,则控制车辆自动刹车;若否,则进入步骤S4;步骤S4、判断所述车辆的方向盘转动角度是否超过方向盘转角阈值,若是,则控制车辆自动刹车;若否,则进入步骤S5;步骤S5、判断所述车辆的后溜距离是否超过距离阈值,若是,则控制车辆自动刹车;若否,则结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选取坡道起步项目场地中任意一点作为基准点,采用差分定位的方法测量得到所述基准点的经纬度坐标;采用差分定位的方法测量得到坡道起步项目场地中车辆车身上各点位的经纬度坐标及GPS主天线的经纬度坐标;所述车身上点位包括车身中心点、车身四个角顶点、四个车轮的中心点;所述车辆上安装有GPS双天线,所述GPS双天线包括GPS主天线和GPS副天线;以所述基准点为原点建立平面坐标系,计算车身上各点位的相对坐标,得到车身上各点位与GPS主天线的位置关系;实时获取所述车辆的航向方位角和GPS主天线的经纬度坐标,并根据所述位置关系计算得到车身上各点位的相对坐标;根据当前时刻和前一时刻车身中心点的相对坐标计算所述车辆的运动状态;所述运动状态包括:前进状态、后溜状态、停止状态;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将所述车辆同侧车轮的中心点组成线段1或者将沿车身方向中心线上任意两点作为线段1,将坡道起步项目场地中电子围栏的两个端点组成线段2;采用差分定位的方法测量得到所述电子围栏线两个端点的经纬度坐标,并根据基准点计算出两个端点的相对坐标;通过公式(1)计算车身角度A:A=|A1

A2|
ꢀꢀꢀꢀ
(1);式中,A1为线段1与平面坐标系y轴的夹角,A2为线段2与平面坐标系y轴的夹角,A1、A2的表达式如下:A1=tan
‑1(x
12

x
11
,y
12

y
11
);A2=tan
‑1(x
22

x
21
,y
22

y
21
);式中,(x
11
,y
11
)、(x
12
,y
12
)分别为线段1的两个点的相对坐标,(x
21
,y
21
)、(x
22
,y
22
)分别为电子围栏两个端点的相对坐标;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将所述车身四个角顶点中左后角顶点和右后角顶点组成线段3;
判断所述线段3和线段2是否相交,若相交,则表示所述车辆的车身尾部接触电子围栏;所述步骤S5具体包括:通过公式(2)计算所述车辆的后溜距离:式中,L2为车辆的后溜距离,(x
51
,y
51
)、(x
52
,y
52
)分别为前一时刻和当前时刻车身中心点的相对坐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根据当前时刻和前一时刻车身中心点的相对坐标计算车辆的运动状态,具体包括:根据式(3)计算所述车辆GPS前后时刻的距离,当所述距离不小于预设值时,判定所述车辆为非静止状态;式中,L1为车辆GPS前后时刻的距离,(x1,y1)为前一时刻车辆主天线坐标,(x2,y2)为当前时刻车辆主天线坐标;通过式(4)计算非静止状态的车辆GPS前后两个时刻的方位角:式中,angle为车辆GPS前后两个时刻的方位角,(x1,y1)为前一时刻车辆主天线坐标,(x2,y2)为当前时刻车辆主天线坐标。将所述方位角与当前时刻的航向方位角做差,差值的绝对值在0~60度范围以内即认为前进状态,否则车辆为后溜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所述线段3和线段2是否相交,具体方式为:d1=(x
32

x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成张铁监薛文骞吴松刘海青
申请(专利权)人:多伦互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