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砂管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13643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0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防砂管柱,包括深度过滤管组、初步过滤管组以及抽油泵;深度过滤管组包括传输管和第一防砂管;第一防砂管的侧壁设置有第一防砂孔;传输管和第一防砂管为转动连接,第一防砂管上端的内部安装有螺旋桨;初步过滤管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连接管、第二防砂管以及沉砂管;沉砂管的底部设置有丝堵;第二防砂管的侧壁设置有第二防砂孔;第一防砂孔的孔径小于第二防砂孔的孔径;抽油泵上端的出液口和油管下端的进液口连接,抽油泵下端的进液口和传输管上端出液口连接;初步过滤管组套装于深度过滤管组上,连接管的上端连接于抽油泵的下部。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防砂管过滤砂砾时,防砂孔容易被砂砾堵塞的问题。防砂孔容易被砂砾堵塞的问题。防砂孔容易被砂砾堵塞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砂管柱


[0001]本申请属于防砂管
,具体涉及一种防砂管柱。

技术介绍

[0002]石油开采过程中通常需要抽油泵将井底的石油采出,但井内却经常因地层出砂而致使抽油泵出现卡泵的现象,严重时还会导致抽油泵损坏,因此,在作业过程中需要人工频繁维护抽油泵,进而降低了油井的开采效率。目前通常采用防砂的方式解决砂砾致使的抽油泵故障,例如在抽油泵的底端设置防砂管,防砂管上设置有用于过滤砂砾的防砂孔,抽油泵的入口与防砂管连通,油液在抽油泵的作用下由防砂孔进入防砂管内,油液中的砂砾可以滤除在防砂管外,过滤后的油液通过抽油泵抽至地面。但目前的防砂管过滤效果差,直径较小的砂砾还会进入防砂管内,同时防砂孔还容易堵塞,进而影响了石油开采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防砂管柱,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防砂管过滤砂砾时,防砂孔容易被砂砾堵塞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砂管柱,包括深度过滤管组、初步过滤管组以及抽油泵;
[0005]所述深度过滤管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传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砂管柱,其特征在于:包括深度过滤管组(2)、初步过滤管组(3)以及抽油泵(1);所述深度过滤管组(2)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传输管(21)和第一防砂管(22);所述第一防砂管(22)的侧壁设置有第一防砂孔(23);所述传输管(21)和所述第一防砂管(22)为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防砂管(22)上端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螺旋桨(24),所述螺旋桨(24)的转轴和所述第一防砂管(22)的轴线重合;所述初步过滤管组(3)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连接管(31)、第二防砂管(32)以及沉砂管(33);所述沉砂管(33)的底部设置有丝堵(34);所述第二防砂管(32)的侧壁设置有第二防砂孔(35);所述第一防砂孔(23)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防砂孔(35)的孔径;所述抽油泵(1)上端的出液口和油管(4)下端的进液口连接,所述抽油泵(1)下端的进液口和所述传输管(21)上端出液口连接;所述初步过滤管组(3)套装于深度过滤管组(2)上,所述连接管(31)的上端连接于所述抽油泵(1)的下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砂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管(21)下端的内侧壁设置有环形凸台(5);所述第一防砂管(22)上端设置有环形的转动结构(6),所述传输管(21)和所述第一防砂管(22)通过所述环形凸台(5)和所述转动结构(6)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结构(6)包括依次连接的滑动部(61)、竖直部(62)以及连接部(63),所述滑动部(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聪韩士强王一凡朱昱谌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中煤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