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深层地热井热泵过热保护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地热应用
,涉及一种中深层地热井热泵过热保护系统。
技术介绍
[0002]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地源热泵技术在一些欧美地区和亚洲国家的推广应用,地热能热物性原位测试技术应运而生。瑞典、德国、美国、加拿大、英国、瑞士、土耳其、日本、韩国等国先后研制出了地热能热物性原位测试设备,其中有许多设备已经得到了大规模的推广和应用。我国对地热能物性原位测试设备的研究开始的较晚,但现在也已自主研发了多种形式的测试设备,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及丰富的实践经验。
[0003]目前我国地热能技术基本成熟,地热能作为清洁新能源在节能减排、低碳城市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地热能的利用主要包括浅层、中深层地热能利用,浅层地热能已得到广泛应用,地热能应用向中深层地热能技术应用发展,且一经提出受到各界高度关注,但中深层地热能应用中还存在一些技术问题。其中,中深层地热能系统使用初始出水温度过高(50℃以上),导致热泵主机进水温度过高因过热保护停机也是一个重要的技术问题。
[0004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深层地热井热泵过热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源热泵主机(1)、热交换器(2)、中深层地热井(3)、用户末端(4),所述中深层地热井(3)的进水口通过井侧进水管(5)连通至所述地源热泵主机(1)的蒸发器出水口,所述中深层地热井(3)的出水口通过井侧出水管(6)连通至地源热泵主机(1)的蒸发器进水口,所述用户末端(4)进水口通过用户侧进水管(7)连通至地源热泵主机(1)冷凝器的出水口,所述用户末端(4)出水口通过用户侧出水管(8)连通至地源热泵主机(1)冷凝器的进水口,所述井侧出水管(6)与中深层地热井(3)的出水口之间串联有第一水泵(9),所述用户侧出水管(8)上串联有第二水泵(10);所述热交换器(2)的热侧进水口通过交换一管(11)连通至所述第一水泵(9)的出水口,所述热交换器(2)的热侧出水口通过交换二管(12)连通至中深层地热井(3)的进水口,所述热交换器(2)的冷侧进水口通过交换三管(13)连通至地源热泵主机(1)的蒸发器出水口,所述热交换器(2)的冷侧出水口通过交换四管(14)连通至地源热泵主机(1)的蒸发器进水口,所述交换四管(14)上串联有第三水泵(15);所述井侧进水管(5)上串联有第一水阀门(16),所述井侧出水管(6)上串联有第二水阀门(17),所述交换一管(11)上串联有第三水阀门(18),所述交换三管(13)上串联有第四水阀门(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深层地热井热泵过热保护系统,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昱谌,周聪,刘博洋,王一凡,丘泽涵,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中煤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