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0996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6:57
车身结构在车轮罩内板具有扩开部、倾斜凸缘。而且,在车轮罩外板具有倾斜侧壁。扩开部以开口朝向内开口部增大的方式倾斜。倾斜凸缘以开口从扩开部至内开口部减小的方式倾斜。倾斜侧壁沿着倾斜凸缘倾斜至外开口部。倾斜凸缘及倾斜侧壁以嵌合的状态接合。倾斜侧壁以嵌合的状态接合。倾斜侧壁以嵌合的状态接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身结构
[0001]本申请基于在2021年3月8日提出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第2021

036243号而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身结构。

技术介绍

[0003]作为车身结构的后车轮罩,已知有将车轮罩内板及车轮罩外板的各凸缘接合,将车轮罩内板与车轮罩外板通过延伸板接合的结构。在此,车轮罩内板及车轮罩外板的各凸缘通过所谓“对接接合”来接合。
[0004]根据该车身结构,例如,可想到在车辆的行驶中由于车身的扭转等而车宽方向的载荷向后车轮罩输入的情况。在该情况下,通过延伸板能够抑制车轮罩内板及车轮罩外板的各凸缘剥离的情况(例如,参照日本国专利第4368300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在此,日本国专利第4368300号的车身结构通过延伸板仅将车轮罩内板及车轮罩外板的一部分接合。因此,为了确保车身的强度、刚性,需要在车轮罩内板及车轮罩外板的各凸缘的整周抑制剥离。
[0006]然而,为了在车轮罩内板及车轮罩外板的各凸缘的整周抑制剥离,需要沿着各凸缘的整周适用基于延伸板(加强构件)的接合。因此,车身的组装变得非常复杂,且车身重量增加。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组装的简化及车身的轻量化并能够提高车身的强度、刚性的车身结构。
[0008]本专利技术提出以下的方案。
[0009](1)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车身结构具备:第一构件,其形成为具有第一开口部的U字截面;第二构件,其形成为具有第二开口部的U字截面,且相对于所述第一构件被配置成所述第一开口部及所述第二开口部相对,所述第一构件及所述第二构件中的一方的构件具有:扩开部,其以开口朝向所述第一开口部及所述第二开口部中的一方的开口部增大的方式倾斜;倾斜凸缘,其以开口从所述扩开部至所述一方的开口部减小的方式相对于所述扩开部向反方向倾斜,所述第一构件及所述第二构件中的另一方的构件具有倾斜侧壁,该倾斜侧壁沿着所述倾斜凸缘倾斜至所述第一开口部及所述第二开口部中的另一方的开口部,所述倾斜凸缘及所述倾斜侧壁以嵌合的状态接合。
[0010]根据上述(1)的形态的结构,将第一构件及第二构件分别形成为U字截面,在一方的构件具有扩开部和倾斜凸缘,在另一方的构件具有倾斜侧壁。而且,将一方的构件的倾斜凸缘与另一方的构件的倾斜侧壁以嵌合的状态接合。
[0011]在此,在将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接合时,例如,存在第一开口部与第二开口部偏离
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倾斜凸缘的一部分与倾斜侧壁的一部分接触。在该状态下,使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的接合继续。由此,接触的倾斜凸缘的一部分和倾斜侧壁的一部分成为引导,能够以沿着倾斜凸缘的其他的部位和倾斜侧壁的其他的部位相互接触的方向接近的方式定位。
[0012]由此,能够使倾斜凸缘与倾斜侧壁这双方在整个区域接触,能够将倾斜凸缘及倾斜侧壁在正确的位置接合。因此,能够实现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的组装的简化。
[0013]然而,可想到载荷沿着第一构件及第二构件的接合方向输入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倾斜凸缘及倾斜侧壁在接受剪切载荷的方向上被接合。由此,能够将倾斜凸缘及倾斜侧壁不使用例如加强构件而牢固地接合,以免倾斜凸缘及倾斜侧壁由于沿第一构件及第二构件的接合方向输入的载荷而发生剥离。由此,通过将第一构件及第二构件使用于车身,能够实现车身的轻量化,并能够提高车身的强度、刚性。
[0014]以下,将接受剪切载荷的方向上的倾斜凸缘及倾斜侧壁的接合有时也称为基于“剪切对合”的接合。
[0015](2)在上述(1)的方案中,可以是,所述一方的构件具有棱线部,该棱线部在所述倾斜凸缘与所述扩开部的交叉部形成,所述另一方的构件具有加强凸缘,该加强凸缘在与所述棱线部对应的部位形成并向从所述棱线部分离的方向突出。
[0016]根据上述(2)的方案的结构,在一方的构件的倾斜凸缘与扩开部的交叉部形成了棱线部。而且,在另一方的构件形成加强凸缘,使加强凸缘在与棱线部对应的部位向从棱线部分离的方向突出。由此,通过加强凸缘对倾斜侧壁进行加强,由此能够将倾斜侧壁牢固地接合于倾斜凸缘。由此,通过将第一构件及第二构件使用于车身,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容易提高车身的强度、刚性。
[0017](3)在上述(2)的方案中,可以是,所述另一方的构件具有其他棱线部,该其他棱线部在所述倾斜侧壁与所述加强凸缘的交叉部形成,所述其他棱线部在所述第一构件及所述第二构件的接合方向上设置于与所述棱线部重叠的位置。
[0018]根据上述(3)的方案的结构,在另一方的构件的倾斜侧壁与加强凸缘的交叉部形成了其他棱线部。而且,在第一构件及第二构件的接合方向上配置于与棱线部重叠的位置。由此,通过将第一构件及第二构件使用于车身,例如,能够将其他棱线部在车宽方向上配置于与棱线部重叠的位置。由此,能够在其他棱线部及棱线部这双方抑制在车辆的行驶中接受(输入)的车宽方向的振动,能够提高车身的强度、刚性。
[0019](4)在上述(1)的方案中,可以是,所述一方的构件是车轮罩中的形成车宽方向的内侧部位的车轮罩内板,所述另一方的构件是所述车轮罩中的形成车宽方向的外侧部位的车轮罩外板,所述倾斜凸缘遍及所述车轮罩的整周设置。
[0020]根据上述(4)的方案的结构,将倾斜凸缘遍及车轮罩的整周设置。由此,能够遍及车轮罩的整周将倾斜凸缘与倾斜侧壁接合。由此,在车辆的行驶中车宽方向的振动从悬架输入时,通过倾斜凸缘及倾斜侧壁的接合部能够抑制车轮罩的振动,能够提高车身的强度、刚性。
[0021](5)在上述(4)的方案中,可以是,所述车轮罩在车宽方向的左右侧隔开间隔地设置,所述车身结构具备与左右的所述车轮罩连接的小物件横梁,所述小物件横梁在所述车轮罩的上部,以与所述倾斜凸缘及所述倾斜侧壁重合的状态接合。
[0022]根据上述(5)的方案的结构,在左右的车轮罩连接了小物件横梁。此外,在车轮罩的上部,使小物件横梁与倾斜凸缘及倾斜侧壁重合,将重合的三构件(三片)接合。由此,能够将小物件横梁牢固地接合于倾斜凸缘及倾斜侧壁。而且,左右的车轮罩分别将例如倾斜凸缘及倾斜侧壁通过剪切对合来接合,对于车宽方向的振动能提高强度、刚性。
[0023]由此,能够在左右的车轮罩的上部牢固地接合小物件横梁,通过小物件横梁将左右的车轮罩的上部牢固地连结,能够进一步提高车身的强度、刚性。
[0024]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组装的简化及车身的轻量化,并能够提高车身的强度、刚性。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身结构的俯视图。
[0026]图2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车身结构具备的后车轮罩的立体图。
[0027]图3是将图2的后车轮罩利用III

III线剖切的剖视图。
[0028]图4是表示图3所示的后车轮罩的剖面的示意图。
[0029]图5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车身结构具备的后车轮罩的仰视图。
[0030]图6是将图5的后车轮罩中的VI部放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构件,其形成为具有第一开口部的U字截面;及第二构件,其形成为具有第二开口部的U字截面,且相对于所述第一构件被配置成所述第一开口部及所述第二开口部相对,所述第一构件及所述第二构件中的一方的构件具有:扩开部,其以开口朝向所述第一开口部及所述第二开口部中的一方的开口部增大的方式倾斜;及倾斜凸缘,其以开口从所述扩开部至所述一方的开口部减小的方式相对于所述扩开部向反方向倾斜,所述第一构件及所述第二构件中的另一方的构件具有倾斜侧壁,该倾斜侧壁沿着所述倾斜凸缘倾斜至所述第一开口部及所述第二开口部中的另一方的开口部,所述倾斜凸缘及所述倾斜侧壁以嵌合的状态接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方的构件具有棱线部,该棱线部在所述倾斜凸缘与所述扩开部的交叉部形成,所述另一方的构件具有加强凸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河津政裕宫永启世渡边康哲高桥康一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