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多模纵置后驱动力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0931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6: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多模纵置后驱动力机构,包括:发动机、发电机、驱动电机、空心轴、离合器、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输出轴、齿轮组和输入轴。所述输入轴,与发动机、发电机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上安装有离合器,离合器通过齿轮副与输入轴连接。所述空心轴,套接在输入轴上,相对输入轴独立转动,所述空心轴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通过齿轮副与空心轴连接。所述输出轴,与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分别通过齿轮副连接,输出轴上安装有差速器。所述发动机、输入轴、发电机、驱动电机、空心轴、输出轴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空心轴设计,两根连接轴分别传递发动机与驱动电机动力,降低连接轴性能要求,提高稳定性。提高稳定性。提高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多模纵置后驱动力机构


[0001]本技术属于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总成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多模纵置后驱动力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采用混合动力汽车可按平均需用的功率来确定发动机的最大功率,发动机功率相对较小,可在油耗低、污染少的最优工况下工作。由于发动机可持续工作,电池又可以不断得到充电,故其行程和普通汽车一样。在繁华市区,可关停发动机,由电池单独驱动,实现“零”排放。有了发动机可以十分方便地解决耗能大的空调、取暖、除霜等纯电动汽车遇到的难题。可让电池保持在良好的工作状态,不发生过充、过放,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成本。整车由于多个动力源,可同时工作,整车的动力性优良。
[0003]目前在纵置混合动力方案中大多采用多个单行星排进行串并联的混合动力方案,但节油效率有限。纵置后驱混动变速器常用于乘用车,如何在适用各种复杂工况的前提下,减少空间占用,提高紧凑性,从而提高车内乘坐和储物空间,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多模纵置后驱动力机构,结构紧凑,实现多种控制模式,有效提高整车动力性能和经济性。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多模纵置后驱动力机构,包括:发动机、发电机、驱动电机、空心轴、离合器、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输出轴、齿轮组,输入轴,
[0006]所述输入轴,与发动机、发电机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上安装有离合器,离合器通过齿轮副与输入轴连接,
[0007]所述空心轴,套接在输入轴上,相对输入轴独立转动,所述空心轴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通过齿轮副与空心轴连接,
[0008]所述输出轴,与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分别通过齿轮副连接,输出轴上安装有差速器,
[0009]所述发动机、输入轴、发电机、驱动电机、空心轴、输出轴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与所述直线平行。
[0010]进一步地,所述发电机的转子安装在输入轴上。
[0011]进一步地,所述输入轴上安装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一连接轴的中心安装有离合器,离合器上安装有第四齿轮,第四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第一连接轴上还安装有第七齿轮,输出轴上安装有第八齿轮,第七齿轮与第八齿轮啮合。
[0012]进一步地,所述空心轴上安装有第一齿轮,第二连接轴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二齿轮、第五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所述输出轴上安装有第六齿轮,所述第五齿轮与第六齿轮啮合。
[0013]进一步地,所述输入轴上安装有减震器。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所述的新型多模纵置后驱动力机构,可完成六种模式的动力输出,其中驱动电机轴采用空心轴设计,套接在输入轴外侧,结构较为紧凑,有效提高整车的动力性及经济性。两根连接轴分别传递发动机与驱动电机动力,降低连接轴性能要求,提高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新型多模纵置后驱动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新型多模纵置后驱动力机构在单电机纯电动模式下的动力传递路线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新型多模纵置后驱动力机构在串联增程模式的动力传递路线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新型多模纵置后驱动力机构在并联模式的动力传递路线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所述的新型多模纵置后驱动力机构在发动机直驱模式的动力传递路线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所述的新型多模纵置后驱动力机构在驻车发电模式的动力传递路线示意图;
[0022]图7为本技术所述的新型多模纵置后驱动力机构在制动能量回收模式的动力传递路线示意图。
[0023]图中:1、发动机;2、发电机;3、驱动电机;4、输入轴;5、空心轴;6、第一连接轴;7、离合器;8、输出轴;9、齿轮组;901、第一齿轮;902、第二齿轮;903、第三齿轮;904、第四齿轮;905、第五齿轮;906、第六齿轮;907、第七齿轮;908、第八齿轮;10、第二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5]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多模纵置后驱动力机构,包括:发动机1、发电机2、驱动电机3、空心轴5、离合器7、第一连接轴6、第二连接轴10、输出轴8、齿轮组9和输入轴4。
[0026]所述输入轴4,与发动机1、发电机2连接,所述输入轴4上安装有减震器,所述发电机2的转子安装在输入轴4上。所述第一连接轴6上安装有离合器7,离合器7通过齿轮副与输入轴4连接。所述空心轴5,套接在输入轴4上,相对输入轴4独立转动,所述空心轴5与驱动电机3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10通过齿轮副与空心轴5连接。所述输出轴8,与第一连接轴6、第二连接轴10分别通过齿轮副连接,输出轴8上安装有差速器。所述发动机1、输入轴4、发电机2、驱动电机3、空心轴5、输出轴8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连接轴6、第二连接轴10位于所述直线两侧且与所述直线平行。
[0027]所述输入轴4上安装有第三齿轮903,所述第一连接轴6的中心安装有离合器7,离合器7上安装有第四齿轮904,第四齿轮904与第三齿轮903啮合;第一连接轴6上还安装有第七齿轮907,输出轴8上安装有第八齿轮908,第七齿轮907与第八齿轮908啮合。
[0028]所述空心轴5上安装有第一齿轮901,第二连接轴10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二齿轮902、第五齿轮905,所述第而齿轮与第一齿轮901啮合;所述输出轴8上安装有第六齿轮906,所述第五齿轮905与第六齿轮906啮合。
[0029]本技术的各挡位动力传递路线:
[0030]纯电动模式如图2所示,离合器7脱开,驱动电机3通过空心轴5、第二连接轴10,单独驱动输出轴8;动力从驱动电机3,依次通过空心轴5、第一齿轮 901、第二齿轮902、第五齿轮905、第六齿轮906至输出轴8;
[0031]串联增程模式如图3所示,离合器7脱开,发动机1驱动发电机2,发电机2给驱动电机3提供电能,驱动电机3通过空心轴5、连接轴,单独驱动输出轴 8;动力从发动机1直驱电动机,电动机给驱动电机3供电,驱动电机3的扭矩依次通过空心轴5、第一齿轮901、第二齿轮902、第五齿轮905、第六齿轮906 至输出轴8;
[0032]并联模式如图4所示,离合器7闭合,第一连接轴6与第三齿轮903连接。发动机1的动力通过第三齿轮903、第四齿轮904、离合器7、连接轴、第七齿轮907、第八齿轮908至输出轴8;驱动电机3的动力通过空心轴5、第一齿轮 901、第二齿轮902、第五齿轮905、第六齿轮906至输出轴8;
[0033]发动机1直驱模式如图5所示,离合器7闭合,第一连接轴6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多模纵置后驱动力机构,包括:发动机(1)、发电机(2)、驱动电机(3)、空心轴(5)、离合器(7)、第一连接轴(6)、第二连接轴(10)、输出轴(8)、齿轮组(9),输入轴(4),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4),与发动机(1)、发电机(2)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6)上安装有离合器(7),离合器(7)通过齿轮副与输入轴(4)连接,所述空心轴(5),套接在输入轴(4)上,相对输入轴(4)独立转动,所述空心轴(5)与驱动电机(3)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10)通过齿轮副与空心轴(5)连接,所述输出轴(8),与第一连接轴(6)、第二连接轴(10)分别通过齿轮副连接,输出轴(8)上安装有差速器,所述发动机(1)、输入轴(4)、发电机(2)、驱动电机(3)、空心轴(5)、输出轴(8)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连接轴(6)、第二连接轴(10)与所述直线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模纵置后驱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无惧邹大庆李小康张志远赵红昌徐海林高航唐勇刘行马志明叶凡郭玉成沈双达石放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