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SMW工法桩深基坑拐角部钢腰梁抗剪、抗滑移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0872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6: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SMW工法桩深基坑拐角部钢腰梁抗剪、抗滑移结构,包括搅拌桩、腰梁;腰梁横向设置在若干搅拌桩的一侧,内插型钢竖直插入搅拌桩内,腰梁与搅拌桩通过内插型钢连接,还包括设置在搅拌桩与腰梁之间的若干抗剪连接件,抗剪连接件包括设置在连接板上的分布板、抗剪加劲肋板、抗剪螺栓;一个分布板连接两个抗剪加劲肋板形成π型结构;抗剪螺栓为双数,等量均匀设置两个抗剪加劲肋板的外侧;连接板固定在腰梁上,抗剪螺栓的一端锚入两根搅拌桩之间的凹槽处;抗剪连接件中部填充有水泥砂浆,连接板设置在腰梁上。连接板设置在腰梁上。连接板设置在腰梁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SMW工法桩深基坑拐角部钢腰梁抗剪、抗滑移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涉及基坑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SMW工法桩深基坑拐角部钢腰梁抗剪、抗滑移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公路、市政、房建等各类深基坑工程中,SMW工法桩作为基坑的围护结构是一种常见的支护型式,深基坑通常会采用钢支撑作为基坑的内支撑系统。由于基坑平面形状一般都较为不规则,且封闭基坑也必然存在拐角部位,这样必然存在斜向钢支撑通过钢腰梁及SMW工法桩相连的构造,而斜向钢支撑的水平分力会带来钢支撑、钢腰梁与工法桩型钢抗剪的问题、钢腰梁与工法桩接触面抗滑移问题。
[0003]由于SMW工法桩实施过程中型钢定位、垂直度的偏差,通常会导致围檩与型钢焊接效果较差的问题,对斜向钢支撑及钢腰梁的抗滑移尤为不利,在目前常规的设计方法中,工法桩型钢、钢腰梁与钢支撑的抗剪、抗滑移也缺乏较为有效的措施,实际工程中时常出现基坑拐角部位斜撑区域的钢腰梁与围护桩之间松动甚至脱落的情况,严重威胁到了基坑支护体系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SMW工法桩深基坑拐角部钢腰梁抗剪、抗滑移结构,它解决了深基坑斜撑区域钢支撑、钢腰梁的抗剪、抗滑移问题,增强了桩与腰梁的整体连接性,大大提高了钢腰梁的抗滑移性能,使结构比常规做法更加安全可靠,有效地保证了基坑稳定和安全。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新型SMW工法桩深基坑拐角部钢腰梁抗剪、抗滑移结构,包括搅拌桩、腰梁;腰梁横向设置在若干搅拌桩的一侧,内插型钢竖直插入搅拌桩内,腰梁与搅拌桩通过内插型钢连接,还包括设置在搅拌桩与腰梁之间的若干抗剪连接件,抗剪连接件包括设置在连接板上的分布板、抗剪加劲肋板、抗剪螺栓;一个分布板连接两个抗剪加劲肋板形成π型结构;抗剪螺栓为双数,等量均匀设置两个抗剪加劲肋板的外侧;连接板固定在腰梁上,抗剪螺栓的一端锚入两根搅拌桩之间的凹槽处;抗剪连接件中部填充有水泥砂浆,连接板设置在腰梁上。
[0007]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抗剪加劲肋板设有水泥砂浆灌入孔。
[0008]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腰梁为L型结构,L型的腰梁转角处设有横向设置的三角型的角撑。
[0009]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构成L型的腰梁的两个一型檩之间设有若干根斜撑,若干斜撑按一定间距分布。
[0010]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角撑设置范围对应的两个一型檩上分别设有数量、间距相同的抗剪连接件。
[0011]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抗剪螺栓锚入搅拌桩桩身内不小于30cm。
[0012]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内插型钢为H型。
[0013]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腰梁通过连接板与内插型钢焊接连接,腰梁与水泥搅拌桩通过抗剪螺栓连接。
[0014]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形成了完整的SMW工法桩基坑斜撑区围护桩+内支撑支护体系,钢腰梁与围护桩采用双保险连接,抗剪连接钢件与灌注水泥砂浆结合后具有很强的抗剪承载力,整个结构相对于传统常规做法增强了桩与腰梁的整体连接性,大大提高了钢腰梁的抗剪抗滑移性能,使结构比常规做法更加安全可靠,有效地保证了基坑稳定和安全。各构件均可单独预制,现场进行装配式拼装,施工方便。因此,本技术具有设计和施工简便、经济合理、增加基坑安全等优点,对采用SMW工法桩作为围护结构、钢支撑作为内支撑体系的各类基坑工程具有很大的适用性,具备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基坑角部钢板撑部位剖视图。
[0018]图3为抗剪连接钢件5的侧视图。
[0019]图4为抗剪连接钢件5的正视图。
[0020]图5为单个抗剪连接钢件5的三维视图。
[0021]其中,附图标记如下所示:
[0022]1‑
水泥搅拌桩,2

H型钢,3

钢板角撑,4

钢腰梁,5

抗剪连接钢件,5
‑1‑
分布钢板,5
‑2‑
抗剪加劲肋板,5
‑3‑
抗剪螺栓,6

斜撑,7

连接钢板,8

水泥砂浆。
具体实施方式
[002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SMW工法桩深基坑拐角部钢腰梁抗剪、抗滑移结构,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4]实施例1
[0025]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SMW工法桩深基坑拐角部钢腰梁抗剪、抗滑移结构,包括水泥搅拌桩1、H型钢2、钢板角撑3、钢腰梁4、抗剪连接钢件5、斜撑6、连接钢板7。
[0026]若干个所述水泥搅拌桩1通过SMW工法钻掘和搅拌形成且相邻的水泥搅拌桩1之间相互咬合形成地下墙体,所述内插型钢按照密布插入或间隔插入的方式竖直插入水泥搅拌桩1内。内插型钢为H型钢2
[0027]所述钢腰梁4横向固定在若干个水泥搅拌桩1的侧面,若干个水泥搅拌桩1与钢腰梁4连接处的混凝土适当进行切削和整平,使得钢腰梁4与H型钢2得以连接。如图1所示,若干个水泥搅拌桩1伸出钢腰梁连接面的部分为水泥搅拌桩1与钢腰梁4连接处的被整平部分。
[0028]具体的说,在H型钢2用于连接钢腰梁4的一面焊接有钢板的一面,钢板的另一面用于焊接钢腰梁4,从而实现了钢腰梁4与H型钢2的连接。
[0029]本实施例中钢腰梁4适应基坑角部的形状,其为L型结构。L型的钢腰梁4转角处设
有横向焊接设置的三角型的钢板角撑3。
[0030]在构成L型的钢腰梁4的两个一型钢檩之间设有若干根斜撑6,若干斜撑按一定间距分布。
[0031]如图3~5所示,本实施例中,抗剪连接钢件5包括中分布钢板5

1,抗剪加劲肋板5

2,抗剪螺栓5

3。分布钢板5

1两侧分别设有抗剪加劲肋板5

2,分布钢板5

1和抗剪加劲肋板5

2采用T形融透焊接成π形。
[0032]本实施例中,钢板5

1和抗剪加劲肋板5

2形成的整体底部与连接钢板7一面进行融透焊接。连接钢板7上设有用于连接抗剪螺栓5

3的螺栓孔。连接钢板7上对应两个抗剪加劲肋板位置分别设置2根M14
×
400化学抗剪螺栓5

3,4个抗剪螺栓5

3位于两个抗剪加劲肋板5

2的外侧。
[0033]本实施例中,抗剪连接钢件5通过连接钢板7固定在钢腰梁4紧邻水泥搅拌桩1的一侧。具体的说,连接钢板另一面与钢腰梁焊接连接。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SMW工法桩深基坑拐角部钢腰梁抗剪、抗滑移结构,包括搅拌桩、腰梁;腰梁横向设置在若干搅拌桩的一侧,内插型钢竖直插入搅拌桩内,腰梁与搅拌桩通过内插型钢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搅拌桩与腰梁之间的若干抗剪连接件,抗剪连接件包括设置在连接板上的分布板、抗剪加劲肋板、抗剪螺栓;一个分布板连接两个抗剪加劲肋板形成π型结构;抗剪螺栓为双数,等量均匀设置两个抗剪加劲肋板的外侧;连接板固定在腰梁上,抗剪螺栓的一端锚入两根搅拌桩之间的凹槽处;抗剪连接件中部填充有水泥砂浆,连接板设置在腰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SMW工法桩深基坑拐角部钢腰梁抗剪、抗滑移结构,其特征在于,抗剪加劲肋板设有水泥砂浆灌入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SMW工法桩深基坑拐角部钢腰梁抗剪、抗滑移结构,其特征在于,腰梁为L型结构,L型的腰梁转角处设有横向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井泉朱科蒋勇军陈鑫李洪陆鹿刘宏唐松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