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艉管轴承滑油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90634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6:52
一种新型艉管轴承滑油冷却系统,艉管前轴承、艉管后轴承的中部及底部分别设置有导油槽,艉管滑油压力单元通过第一管路与艉管前轴承的第一底部导油槽、第一中部导油槽连接,通过第二管路与艉管后轴承的第二底部导油槽、第二中部导油槽连接。第一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截止阀和第一流量计,第二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截止阀和第二流量计;在第一截止阀身后、第一管路上伸出有第一取样泄放管路,在第二截止阀身后、第二管路上伸出有第二取样泄放管路。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不增加艉管滑油泵的前提下,分别引入一路冷却滑油到艉管前、后轴承的底部和中部,可快速降低轴承热量释放区域以及轴承内部的温度,有效清洗去除轴承内的杂质,防止发生艉管轴承高温的重大安全事故。的重大安全事故。的重大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艉管轴承滑油冷却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艉管滑油冷却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使艉管轴承滑油冷却的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船舶建造逐渐向大吨位、深吃水、低刚性的方向发展,因此为避免轴承发生高温而开展的轴系设计工作在船舶建造过程中显得更加重要。艉管滑油冷却系统是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0003]可是传统的艉管滑油系统存在诸多弊端:原始设计仅仅将滑油注入到艉管中,通过滑油泵带动循环。而艉管中的滑油量较大,且冷却的滑油没有注入到热量释放最集中的轴承底部区域,且艉轴和轴承接触表面也没有注入冷却的滑油,因此在螺旋桨漏出水面或者海况恶劣的情况下,船舶极易发生轴承高温的重大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艉管轴承滑油冷却系统,其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新型艉管轴承滑油冷却系统,有艉管滑油柜单元和艉管循环柜单元,艉管前轴承、艉管后轴承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底部导油槽、第二底部导油槽,艉管前轴承、艉管后轴承中部分别设置有第一中部导油槽和第二中部导油槽,艉管滑油压力单元通过第一管路与艉管前轴承的第一底部导油槽、第一中部导油槽连接,通过第二管路与艉管后轴承的第二底部导油槽、第二中部导油槽连接;第一管路上设置有第一针阀和第一流量计,第二管路上设置有第二针阀和第二流量计;在第一针阀身后、第一管路上伸出有第一取样泄放管路,在第二针阀身后、第二管路上伸出有第二取样泄放管路。
[0006]上述一种新型艉管轴承滑油冷却系统,更进一步地,第一取样泄放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截止阀,第二取样泄放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截止阀。
[0007]上述一种新型艉管轴承滑油冷却系统,更进一步地,自艉管滑油压力单元通往第一底部导油槽、第一中部导油槽的第一管路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截止阀和第一流量计。
[0008]上述一种新型艉管轴承滑油冷却系统,更进一步地,自艉管滑油压力单元通往第二底部导油槽、第二中部导油槽的第二管路上,依次设置有第二截止阀和第二流量计。
[0009]上述一种新型艉管轴承滑油冷却系统,更进一步地,自艉管滑油压力单元还带有与前铸件导油槽相连通的第三管路,第三管路上设置有第三截止阀。
[0010]上述一种新型艉管轴承滑油冷却系统,更进一步地,自艉管滑油压力单元内设置有第四截止阀和第五截止阀。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无需增加滑油泵,即可通过增加导游槽组件和阀组组件来降低轴承内外温度提升冷却效率。
[0013]2.通过调整阀组来控制滑油系统,对前铸件、艉球与密封之间形成的油腔进行取
样检查,减少铸件开孔成本,保证铸件强度。
[0014]3.通过艉管中部导游槽将滑油强制导入轴承内部,到达对轴承内部冲洗的功能,降低轴承高温事故概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系统图;
[0016]图2是艉管前轴承的截面示意图;
[0017]图3是艉管后轴承的截面示意图;
[0018]其中:111

第二底部导油槽、112

第二中部导油槽、21

第一底部导油槽、22

第一中部导油槽、1

第一截止阀、2

第二截止阀、 3

第一针阀、4

第二针阀、5

第三截止阀、6

第一取样泄放管路、 7

第二取样泄放管路、8

第一管路、9

第二管路、10

第三管路、 11

第四截止阀、12

第五截止阀、13

第一流量计、14

第二流量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9]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20]如图1所示的一种新型艉管轴承滑油冷却系统,有艉管滑油柜单元和艉管循环柜单元,艉管前轴承、艉管后轴承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底部导油槽、第二底部导油槽,艉管前轴承、艉管后轴承中部分别设置有第一中部导油槽和第二中部导油槽,艉管滑油压力单元通过第一管路与艉管前轴承的第一底部导油槽、第一中部导油槽连接,通过第二管路与艉管后轴承的第二底部导油槽、第二中部导油槽连接。自艉管滑油压力单元通往第一底部导油槽、第一中部导油槽的第一管路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截止阀和第一流量计,自艉管滑油压力单元通往第二底部导油槽、第二中部导油槽的第二管路上,依次设置有第二截止阀和第二流量计。在第一截止阀身后、第一管路上伸出有第一取样泄放管路,在第二截止阀身后、第二管路上伸出有第二取样泄放管路。第一取样泄放管路上设置有第一针阀,第二取样泄放管路上设置有第二针阀。自艉管滑油压力单元还带有与前铸件导油槽相连通的第三管路,第三管路上设置有第三截止阀,自艉管滑油压力单元带有第四截止阀和第五截止阀。
[0021]使用时,关闭第一针阀和第二针阀,打开第三截止阀、第四截止阀、第五截止阀,同时根据需要配合第一流量计和第二流量计,调整第三截止阀和第一截止阀、第二截止阀,通常在满足密封压力的前提下,根据前后轴承长度匹配同等流量。第一中部导油槽、第二中部导油槽负责轴承内部的滑油冷却及冲洗,第一底部导油槽、第二底部导油槽负责轴承底部冷却。
[0022]在取样时,首先关闭第一针阀、第二针阀、第三截止阀、第四截止阀、第五截止阀,然后打开阀第一截止阀、第二截止阀泄放掉管路内残余的滑油并释放干净,最后打开第一针阀、第二针阀,分别对艏、艉密封和铸件间的空腔进行取样或泄放。
[0023]本专利技术优化了传统的艉管滑油冷却系统,在不增加艉管滑油泵的前提下,创新性的分别引入一路冷却滑油到艉管前、后轴承的底部和中部,并在系统管路上增加一系列调控阀组。底部滑油将快速降低轴承热量释放区域的温度,也可以通过控制阀组的开关进行滑油取样,减少了铸件开孔的弊端;中部滑油在降低轴承内部温度的同时,也有清洗去除轴承内的杂质作用,防止发生艉管轴承高温的重大安全事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艉管轴承滑油冷却系统,有艉管滑油柜单元和艉管循环柜单元,其特征在于:艉管前轴承、艉管后轴承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底部导油槽(21)、第二底部导油槽(111),艉管前轴承、艉管后轴承中部分别设置有第一中部导油槽(22)和第二中部导油槽(112),艉管滑油压力单元通过第一管路(8)与艉管前轴承的第一底部导油槽、第一中部导油槽连接,通过第二管路(9)与艉管后轴承的第二底部导油槽、第二中部导油槽连接;第一管路上设置有第一针阀(3)和第一流量计(13),第二管路上设置有第二针阀(4)和第二流量计(14);在第一针阀身后、第一管路上伸出有第一取样泄放管路(6),在第二针阀身后、第二管路上伸出有第二取样泄放管路(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艉管轴承滑油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取样泄放管路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印杨述闯王海波王运才宫国玺黄志勇高尚沈会宇安乐杨德璟张黎管庆祥马学飞迟安峰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