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肌消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0313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4: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心肌消融装置,包括调整消融位置的输送管体和用于心肌消融的消融组件,输送管体中可调弯导管活动地穿设于可调弯鞘管内,可调弯鞘管前端的第一调弯段和可调弯导管前端的第二调弯段,用来调整消融针的指向,在第二调节段的前端设置贴合部,通过气体管路对贴合部抽真空使其形成负压,从而贴合部能够贴紧心外膜,方便消融针刺入心外膜;贴合部的设置能够保证消融针刺入合适的位置,避免出现心外膜或心内膜一侧消融范围过大引发并发症而另一侧消融范围过小而不易透壁的缺点。而另一侧消融范围过小而不易透壁的缺点。而另一侧消融范围过小而不易透壁的缺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肌消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心肌消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心律失常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心脏跳动失去固有的节律的一系列疾病,其发病率高、对健康危害极大。例如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持续性心律失常叫做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它是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导致心房肌细胞电生理性质异常改变,引起心房和心室快而不规整的收缩,从而使患者产生心悸、气促、乏力等不适症状,并增加心力衰竭、血栓栓塞、死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目前我国房颤总患病率为0.77%,由此推算我国房颤患者总数接近1000万,居世界各国之首。并且房颤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显著增高的趋势,80岁以上年龄组的患病率高达7.5%。随着当今社会的老龄化,房颤患病率日益增高,其严重影响了国民的健康水平。又如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和心室颤动(简称室颤),是由于心室肌细胞病变引起的心室局部电活动异常,造成心室收缩频率过快,无法维持正常血压,甚至引起心脏性猝死,由于其发病的突然性和严重性,对民众的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0003]近年来,随着对房颤发病机制的逐渐认识,发现大部分房颤都与起源于肺静脉前庭、左右心房组织以及上下腔静脉的异常电活动有关。而通过各种手段阻断异常电活动的传导可以使大部分房颤终止并不再复发。在该理论下出现的各类内科消融手术及外科“迷宫”手术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目前房颤内科消融术及外科“改良迷宫术”的关键步骤在于通过各种方法引起局部的心肌组织坏死、电传导阻滞,造成左右两个完整的环肺静脉前庭隔离环、分别位于左房顶部和底部连接两环肺静脉前庭隔离环的消融径线、以及位于三尖瓣峡部、上腔静脉等部位的消融径线。同样,通过各种手段使病变局部的心室肌细胞达到凝固性坏死及电学隔离可以治疗或预防室速和室颤的发生。
[0004]然而,目前房颤外科手术中用于进行线性消融所使用的双极射频消融笔,其贴靠于心外膜释放射频能量,对于较厚的心肌组织难以形成透壁的损伤,尤其对于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使用此类射频消融笔更难以在心室壁深处造成损伤,因而对于一些房颤及多数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不佳。
[0005]此外,由于人心房壁的心肌组织较为菲薄,而心房颤动患者由于左房扩大,其左心房肺静脉前庭等处的心肌组织更是尤为菲薄,并且心脏为一空腔器官,因而类似于普通注射针头的针尖设计较难刺入心房组织内并达到理想深度,而用力过大又容易直接刺穿心房组织,使得针尖直接进入心腔内,从而不易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并引起出血等并发症。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能够有效地、安全地消融心肌组织的心肌消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心肌消融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深入地且安全地刺入心肌组织,同时避免刺穿心壁,从而保证消融效果。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心肌消融装置,包括
[0008]输送管体,用于调整消融位置的输送管体包括可调弯鞘管及可调弯导管,所述可调弯导管活动地穿设于所述可调弯鞘管内,所述可调弯鞘管包括位于前端的第一调弯段,所述可调弯导管包括位于前端的第二调弯段,所述第二调弯段延伸出所述第一调弯段的前端,所述第一调弯段和第二调弯段的弯曲方向相同或不同,所述第二调弯段包括调弯段主体、贴合部和气体管路,所述调弯段主体的前端一体连接有所述贴合部,设置于所述调弯段主体内壁的所述气体管路与所述贴合部气路连接,所述贴合部用于贴紧心外膜,所述气体管路的另一端穿出所述可调弯鞘管的末端后与负压设备相连;以及
[0009]消融组件,所述消融组件包括活动地穿设于所述可调弯导管内的消融针,所述消融针的前端能够延伸出所述调弯段主体的前端;且通过调弯所述第一调弯段和/或第二调弯段以调整所述消融针的指向。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贴合部包括柔性贴合层和真空负压层,所述真空负压层与心外膜相接触设置,所述真空负压层的另一侧设置有所述柔性贴合层。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体管路包括充气管路和负压吸引管路,所述充气管路的一端与所述柔性贴合层气路连接,另一端连接气源;所述负压吸引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真空负压层气路连接,另一端连接真空负压设备。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贴合层包括弧形板主体和充气囊,所述弧形板主体的末端与所述调弯段主体一体连接,所述弧形板主体靠近心外膜的一侧密封连接有所述充气囊,所述充气囊与充气管路密封连接。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气囊具有弹性。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真空负压层包括腔体和多个真空吸盘,所述腔体贴附在所述充气囊的外侧,所述腔体与所述负压吸引管路密封连接;所述腔体上靠近心外膜的一侧均布有多个所述真空吸盘。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送管体组件还包括第一牵引丝及第二牵引丝;
[0016]所述第一牵引丝穿设于所述可调弯鞘管靠近所述第一调弯段的弯曲内侧位置,所述第一牵引丝的前端连接所述可调弯鞘管的前端,所述第一牵引丝牵拉所述可调弯鞘管沿第一方向弯曲;
[0017]所述第二牵引丝穿设于所述可调弯导管靠近所述第二调弯段的弯曲内侧位置,所述第二牵引丝的前端连接所述可调弯导管的前端,所述第二牵引丝牵拉所述可调弯导管沿第二方向弯曲;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同或不同。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调弯鞘管和可调弯导管同轴线设置,所述消融针的轴线平行于所述调弯段主体设置。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消融针上设置有刻度线,所述消融针的前端用于穿过心外膜并刺入心肌组织处,所述消融针的末端与注射接口相连。
[0020]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0021]本专利技术中的心肌消融装置,包括调整消融位置的输送管体和用于心肌消融的消融组件,输送管体中可调弯导管活动地穿设于可调弯鞘管内,可调弯鞘管前端的第一调弯段和可调弯导管前端的第二调弯段,用来调整消融针的指向,在第二调节段的前端设置贴合部,通过气体管路对贴合部抽真空使其形成负压,从而贴合部能够贴紧心外膜,方便消融针刺入心外膜;贴合部的设置能够保证消融针刺入合适的位置,避免出现心外膜或心内膜一
侧消融范围过大引发并发症而另一侧消融范围过小而不易透壁的缺点。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心肌消融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贴合部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0025]其中,1可调弯鞘管;2第一调弯段;3可调弯导管;4第二调弯段;5消融针;51刻度线;6贴合部;61充气管路;62负压吸引管路;63柔性贴合层;64真空负压层;65真空吸盘;7心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肌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管体,用于调整消融位置的输送管体包括可调弯鞘管及可调弯导管,所述可调弯导管活动地穿设于所述可调弯鞘管内,所述可调弯鞘管包括位于前端的第一调弯段,所述可调弯导管包括位于前端的第二调弯段,所述第二调弯段延伸出所述第一调弯段的前端,所述第一调弯段和第二调弯段的弯曲方向相同或不同,所述第二调弯段包括调弯段主体、贴合部和气体管路,所述调弯段主体的前端一体连接有所述贴合部,设置于所述调弯段主体内壁的所述气体管路与所述贴合部气路连接,所述贴合部用于贴紧心外膜,所述气体管路的另一端穿出所述可调弯鞘管的末端后与负压设备相连;以及消融组件,所述消融组件包括活动地穿设于所述可调弯导管内的消融针,所述消融针的前端能够延伸出所述调弯段主体的前端;且通过调弯所述第一调弯段和/或第二调弯段以调整所述消融针的指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肌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部包括柔性贴合层和真空负压层,所述真空负压层与心外膜相接触设置,所述真空负压层的另一侧设置有所述柔性贴合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心肌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管路包括充气管路和负压吸引管路,所述充气管路的一端与所述柔性贴合层气路连接,另一端连接气源;所述负压吸引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真空负压层气路连接,另一端连接真空负压设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心肌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贴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延飞南德红杨智昉徐一新方文娟施锦刘施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健康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