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电极电凝活检针及双电极电凝活检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87968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电极电凝活检针及双电极电凝活检系统,双电极电凝活检针包括:穿刺组件,包括穿刺管,所述穿刺管靠近其前端的管壁上开设有取样槽;切割组件,包括切割件,所述切割件可沿着所述穿刺管的轴向前后往复移动;所述穿刺管具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电性连接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双电极电凝活检针,当需要止血时向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供电,在第一电极附近的电流能量密集,在体内释放热量,对创面组织进行加热,实现机体组织的凝固,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避免病人持续性流血。且工作时无需额外增加金属板,操作方便。作方便。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电极电凝活检针及双电极电凝活检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双电极电凝活检针及双电极电凝活检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真空辅助乳房活检系统是一种用于乳腺肿块(肿瘤)的微创治疗或活检的医疗器械。真空辅助乳房活检系统主要由主机、活检手术装置以及真空负压系统组成。该系统主要是在影像设备(如B超)引导下,将活检手术装置的活检针穿刺到术点位置,然后通过电气控制使活检针通过机械运动的方式对病灶组织进行部分或完全旋切,并将旋切下来的组织标本最终通过负压输送到外部,进而用于制片处理及病理检测分析诊断。
[0003]目前大多数乳房活检系统还是运用机械旋切或摆动的方式,将通过负压吸入到取样槽内的病灶组织进行切除,当病人出现术中少量出血时,用户会开启真空负压将,将血水吸走后继续手术。当病人出现术中大量时,该术中出血的处理方式不能立即止血,可能导致病人失血过多。为了解决此问题,现有技术出现了一种电凝活检刀,该电凝活检刀将外刀管的穿刺尖部作为第一电极,位于体外的电极板作为第二电极,工作时,电极板贴附到人体上,与穿刺尖部形成电流回路。这种电凝活检刀使用电凝功能时,需要电极板和人体连接才能形成完整电回路实现电凝止血,操作复杂,且电极板与人体接触不良时易引起灼伤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的双电极电凝活检针及双电极电凝活检系统。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双电极电凝活检针,包括:穿刺组件,包括穿刺管,所述穿刺管靠近其前端的管壁上开设有取样槽;切割组件,包括切割件,所述切割件可沿着所述穿刺管的轴向前后往复移动;所述穿刺管具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电性连接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
[0006]本技术的双电极电凝活检针,由于穿刺组件上设置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当需要止血时向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供电,由于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存在体液、组织等,体液、组织导电将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导通从而在人体内形成电流,且由于第一电极的面积小于第二电极的面积,因此在第一电极附近的电流能量密集,在体内释放热量,对创面组织进行加热,实现机体组织的凝固,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避免病人持续性流血。且工作时无需额外增加金属板,操作方便。
[000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取样槽的边缘部设置有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穿刺管部分或者全部导电形成所述第二电极。
[000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穿刺管包括穿刺管外层和穿刺管内层,所述取样槽包括设置在所述穿刺管外层上的外层取样槽和设置在所述穿刺管内层上的与所述外层取样槽相对的内层取样槽,所述外层取样槽等于或者大于所述内层取样槽,所述内层取样槽的边缘
部导电形成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穿刺管外层部分或者全部导电形成所述第二电极。
[000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穿刺管外层和所述穿刺管内层采用导电材料制成,所述穿刺管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穿刺管外层与所述穿刺管内层之间的绝缘层。
[00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层具有围绕所述内层取样槽环绕的开口,且所述开口大于或等于所述内层取样槽,小于或等于所述外层取样槽。
[00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穿刺管内层的后端伸出所述穿刺管外层和所述绝缘层的后端,在所述穿刺管外层的后端和所述穿刺管内层的后端上分别套设有导电的第一套环和导电的第二套环,所述第一套环和所述第二套环分别通过导线与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电性连接。
[00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穿刺管的外壁部分导电形成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或所述穿刺管的外壁贴附有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
[00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穿刺管的外壁或内壁设有导电的第一电极,所述穿刺管部分或者全部导电形成所述第二电极。
[00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切割件具有用于遮挡所述取样槽的遮挡部,在所述遮挡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与负压系统连通。
[0015]本技术提供的双电极电凝活检系统,包括:所述的双电极电凝活检针;以及主机,包括真空模块和主控模块,所述真空模块与所述切割件相连,所述主控模块包括电凝电路和控制电路,所述电凝电路具有电凝输出端和电凝输入端,所述电凝输出端和所述电凝输入端通过线缆直接地或者间接地与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真空模块和所述电凝电路相连。
[0016]本技术附加技术特征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将在本说明书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进行说明。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电凝活检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中所示电凝活检系统的活检针的剖视图;
[0019]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0]图4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1]图5为图2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2]图6、图7为图1中所示电凝活检系统的工作状态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100、双电极电凝活检针;110、穿刺管;111、尖部;112、取样槽;113、穿刺管外层;113a、外层取样槽;114、穿刺管内层;114a、边缘部;114b、内层取样槽;115、绝缘层;115a、开口;120、外壳;130、切割件;131、切割刃口;132、闭合部;133、通气孔;141、第一套环;142、第二套环;151、第一弹簧顶针;152、第二弹簧顶针;161、输入齿轮;300、手柄;310、驱动装置;320、第一插孔;330、第二插孔;400、主机;410、主控模块;420、真空模块;500、真空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
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以下描述的具体细节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本技术还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实施例来实现。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6]在本文中,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
[0027]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
[002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双电极电凝活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电极电凝活检针,包括:穿刺组件,包括穿刺管,所述穿刺管靠近其前端的管壁上开设有取样槽;切割组件,包括切割件,所述切割件可沿着所述穿刺管的轴向前后往复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管具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电性连接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极电凝活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槽的边缘部设置有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穿刺管部分或者全部导电形成所述第二电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电极电凝活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管包括穿刺管外层和穿刺管内层,所述取样槽包括设置在所述穿刺管外层上的外层取样槽和设置在所述穿刺管内层上的与所述外层取样槽相对的内层取样槽,所述外层取样槽等于或者大于所述内层取样槽,所述内层取样槽的边缘部导电形成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穿刺管外层部分或者全部导电形成所述第二电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电极电凝活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管外层和所述穿刺管内层采用导电材料制成,所述穿刺管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穿刺管外层与所述穿刺管内层之间的绝缘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电极电凝活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具有围绕所述内层取样槽环绕的开口,且所述开口大于或等于所述内层取样槽,小于或等于所述外层取样槽。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电极电凝活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毅军李朝卫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西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