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钵苗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9973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4: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全自动钵苗分离装置,包括有底座,输送机构设置在底座的表面,输送机构包括有两个安装座,两个安装座设置在底座的表面,两个安装座之间设置有蜗杆,蜗杆的两端与安装座转动连接,蜗杆的一端套设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与动力源连接。传送机构设置在底座的表面,位于蜗杆一侧,传送机构用于运送托盘,托盘放置营养钵,托盘与传送机构转动连接。刀片设置在蜗杆一侧,刀片通过杆固接在底座的表面,刀片与营养钵侧壁接触,刀片在传送机构运送营养钵的过程中切割营养钵侧壁。本发明专利技术用全自动化机械代替手工作业,效率高且成本低,解决了受人为因素影响,难以及时完整移栽作业,移栽质量差异较大,难以满足规模化育苗生产的需求的问题。需求的问题。需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钵苗分离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机械
,涉及一种全自动钵苗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苗钵多为纸杯大小,质地较软易变形,且多为黑色,由于其预防病虫害效果好,白天吸热晚上保温效果好,干旱保湿等优点,广泛用于蔬菜、花卉等农业种植。花卉培育生产中,移栽的时候可带土或不带土,带土移栽伤根少,可以缩短缓苗期,早活早发。移栽前先浇水湿润,以不伤根或伤根少为好。移栽时行株距按计划规格确定,移栽深度根据作物种类、幼苗大小确定,一般深度在3cm左右,要求深浅一致,最好将大小苗分级别移栽,栽后需要及时施肥浇水,以促进成活和幼苗生长。
[0003]为满足花卉幼苗对生长空间和养分不断增多的需求,需将其从低密度软质苗钵中移栽到温室中。苗钵采用成打放置的方式,在移栽作业时须将低密度软质苗钵的育苗与营养钵分离,而该项劳动密集型工作,现仍以手工作业为主,效率低且成本高。而且受人为因素影响,难以及时完整移栽作业,移栽质量差异较大,难以满足规模化育苗生产的需求。为此,研发性能可靠、经济适用的苗钵分离装置,对花卉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钵苗分离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自动钵苗分离装置,包括:
[0006]底座;
[0007]输送机构,设置在底座的表面,输送机构包括有两个安装座,两个安装座设置在底座的表面,两个安装座之间设置有蜗杆,蜗杆的两端与安装座转动连接,蜗杆的一端套设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与动力源连接;
[0008]传送机构,设置在底座的表面,位于蜗杆一侧,传送机构用于运送托盘,托盘放置营养钵,托盘与传送机构转动连接;
[0009]刀片,设置在蜗杆一侧,刀片通过杆固接在底座的表面,刀片与营养钵侧壁接触,刀片在传送机构运送营养钵的过程中切割营养钵侧壁。
[0010]本专利技术的特点还在于:
[0011]传送机构包括有两个安装齿轮,两个安装齿轮设置在底座的表面,两个安装齿轮通过传动链条连接,托盘转动连接在传动链条的上表面。
[0012]托盘侧壁开设有齿槽,蜗杆的一侧设置有齿条,齿条通过杆固接在底座的表面,齿条与传送机构位于同一侧,齿条与托盘侧壁的齿槽配合。
[0013]托盘上设置有固定框。
[0014]还包括有输送机构,输送机构设置在传送机构的上方。
[0015]排序机构包括有输送筒,输送筒的开口设置在上表面,出口设置在下表面,出口设
置在托盘上方,输送筒靠近驱动齿轮的一端开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推杆,驱动齿轮的侧壁设置有流线型的凸块,凸块与推杆的端部接触。
[0016]凸块与安装齿轮接触的一端设置有复位弹簧,的复位弹簧一端固接在推杆的端部,另一端固接在输送筒的外壁。
[0017]蜗杆的的蜗纹之间的间距大于营养钵的直径。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本专利技术用全自动化机械代替手工作业,效率高且成本低,解决了受人为因素影响,难以及时完整移栽作业,移栽质量差异较大,难以满足规模化育苗生产的需求的问题。
[0020]2、本专利技术利用蜗杆的转动有序地传送营养钵,同时利用齿条和齿槽的配合让营养钵从静止变为转动,通过自身转动,让营养钵的侧壁在刀片的刀刃滚动一圈,在侧壁上划出切口,把侧壁与地面分成两部分,整个过程机械全自动完成,使用者只需把营养钵放入排序机构,就能让营养钵有序地被切割。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全自动钵苗分离装置的俯视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全自动钵苗分离装置的侧视图;
[0023]图中,1.底座,2.输送机构,3.传送机构,4.托盘,5.刀片,6.齿条,7.固定框,8.排序机构,9.复位弹簧,10.斜坡,2

1.安装座,2

2.蜗杆,2

3.驱动齿轮,3

1.传动链条,3

2.安装齿轮,8

1.输送筒,8

2.推杆,8

3.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5]本专利技术一种全自动钵苗分离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底座1,底座的表面设置有输送机构2,输送机构2包括有两个安装座2

1,两个安装座2

1设置在底座1的表面,两个安装座2

1之间设置有蜗杆2

2,蜗杆2

2的两端插入安装座2

1,通过轴承与安装座2

1转动连接,蜗杆2

2的一端套设有驱动齿轮2

3,驱动齿轮2

3与动力源连接,动力源可以是电机,电机驱动蜗杆2

2旋转。
[0026]底座的表面设置有传送机构3,传送机构3位于蜗杆2

2一侧,传送机构3用于运送托盘4,托盘4放置营养钵,托盘4上设置有固定框7,把营养钵放入固定框7内保持整个运送的过程中保持位置不变。
[0027]蜗杆2

4的的蜗纹之间的间距大于营养钵的直径,营养钵被放置在托盘4上,因为传送机构3位于蜗杆2

2一侧,所以营养钵的位置卡在相邻的蜗纹之间,蜗纹转动前进,会带动蜗纹内的营养钵前进,进而让传送机构3开始运作。
[0028]刀片5,设置在蜗杆2

2一侧,刀片5通过杆固接在底座1的表面,刀片5与营养钵侧壁接触,刀片5在传送机构3运送营养钵的过程中切割营养钵侧壁。
[0029]为了实现转动切割营养钵的目的,传送机构3采用链条传动结构,传送机构3包括有两个安装齿轮3

2,两个安装齿轮3

2设置在底座1的表面,两个安装齿轮3

2通过传动链条3

1连接,托盘4转动连接在传动链条3

1的上表面,外侧的安装齿轮3

2可以倾斜安装,这样移动到外侧安装齿轮3

2附近的位置,营养钵会发生倾斜,在该安装齿轮3

2旁侧可以设
置一个斜坡10,固定框7开设一个缺口,营养钵发生倾斜,顺势从缺口处调出,从斜坡10上滑下。
[0030]托盘4侧壁开设有齿槽,蜗杆2

2的一侧设置有齿条6,齿条6通过杆固接在底座1的表面,齿条6与传送机构3位于同一侧,齿条6与托盘4侧壁的齿槽配合,齿条6是固定的,托盘4是移动的,托盘4在移动的过程中,齿槽和齿条6啮合,刀片5设置在托盘4的外侧,托盘4上的营养钵的侧壁紧靠刀片5,托盘4发生转动,营养钵也会转动,刀片4就能在营养钵的侧壁完整切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钵苗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输送机构(2),设置在底座(1)的表面,所述输送机构(2)包括有两个安装座(2

1),两个所述安装座(2

1)设置在底座(1)的表面,两个安装座(2

1)之间设置有蜗杆(2

2),所述蜗杆(2

2)的两端与安装座(2

1)转动连接,蜗杆(2

2)的一端套设有驱动齿轮(2

3),所述驱动齿轮(2

3)与动力源连接;传送机构(3),设置在底座(1)的表面,位于蜗杆(2

2)一侧,所述传送机构(3)用于运送托盘(4),所述托盘(4)放置营养钵,托盘(4)与传送机构(3)转动连接;刀片(5),设置在蜗杆(2

2)一侧,刀片通过杆固接在底座(1)的表面,刀片(5)与营养钵侧壁接触,刀片(5)在传送机构(3)运送营养钵的过程中切割营养钵侧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全自动钵苗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3)包括有两个安装齿轮(3

2),两个所述安装齿轮(3

2)设置在底座(1)的表面,两个安装齿轮(3

2)通过传动链条(3

1)连接,托盘(4)转动连接在传动链条(3

1)的上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全自动钵苗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4)侧壁开设有齿槽,蜗杆(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霞张波李庆达宋江杨雪松巩海亮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