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防变形落渣管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9712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57
一种节能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防变形落渣管机构,它涉及锅炉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流化床锅炉落渣管容易变形,进而引起灰渣堵塞,造成锅炉排渣不畅,影响锅炉的正常运行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水冷床、浇注料层、落渣管、人工捅渣管、冷渣机、加强端头、膨胀机构和多个风帽和多个风帽底座,落渣管的中部套装有膨胀机构,膨胀机构设置在水冷床下端的外侧,落渣管的上端固接有加强端头,加强端头嵌装在浇注料层内,加强端头包括两个加固圆盘和多个加强筋板,两个加固圆盘由上至下依次分别套装固接在落渣管的顶端,加强筋板沿圆周方向均布固接在两个加固圆盘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流化床锅炉的防变形落渣机构。流化床锅炉的防变形落渣机构。流化床锅炉的防变形落渣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防变形落渣管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锅炉
,具体涉及一种节能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防变形落渣管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是一项高效率的绿色低污染燃烧技术,是我国目前比较常用的一项清洁燃烧技术,由于我国目前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普及,人们对于高效的清洁能源技术越来越重视,煤炭这类传统能源的燃烧会给环境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使用这项技术来减少环境污染是非常有必要的。
[0003]循环流化床锅炉一般都采用固态排渣的方式。落渣管均匀布置于一次风室内,从布风板顶部至冷渣机进口整段管路。炉膛底部由于存在一定的床料,且在锅炉运行工况下床料始终处于较高温度。而伸出布风板顶部的落渣管没有相应的冷却装置,由于炉底排除的灰渣温度较高,落渣管经常出现烧红、过热。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落渣管端口超温产生变形现象,进而引起灰渣堵塞,造成锅炉排渣不畅,影响锅炉的正常运行。通常运行人员采用“人工捅渣”的方式进行疏通,疏通成功的瞬间,水冷风室内的高压风携带高温炉渣喷出炉外,易烫伤人员。堵渣严重时,“人工捅渣”的疏通方式无效,锅炉无法维持正常的床压,只能被迫停炉处理。落渣管的变形,造成灰渣堵塞,不但对现场运行人员造成不安全的因素,也严重影响了锅炉的现场环境以及锅炉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流化床锅炉落渣管容易变形,进而引起灰渣堵塞,造成锅炉排渣不畅,影响锅炉的正常运行的问题,进而提出一种节能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防变形落渣管机构
[0005]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节能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防变形落渣管机构包括水冷床、浇注料层、落渣管、人工捅渣管、冷渣机、加强端头、膨胀机构和多个风帽和多个风帽底座,水冷床设置在炉膛的下端,水冷床的上端与炉膛的下端之间设有浇注料层,落渣管竖直插装在水冷床内,落渣管的下端向下延伸到水冷床的外侧且与冷渣机连接,落渣管的中部套装有膨胀机构,膨胀机构设置在水冷床下端的外侧,落渣管下部的一侧连接有人工捅渣管,落渣管的上端固接有加强端头,加强端头嵌装在浇注料层内,加强端头包括两个加固圆盘和多个加强筋板,两个加固圆盘由上至下依次分别套装固接在落渣管的顶端,加强筋板沿圆周方向均布固接在两个加固圆盘之间,炉膛的下端与水冷床之间设有多个风帽底座,风帽底座的下端插装在水冷床内,风帽底座的上端插装在炉膛内,每个风帽底座的上端均设置有风帽。
[0007]进一步地,所述膨胀机构的上端与水冷床的下端固接,膨胀机构的下端与落渣管固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膨胀机构包括密封筒、膨胀节和角钢法兰,密封筒的上端与水冷床
下端的外侧固接,密封筒的下端与膨胀节的上端固接,膨胀节的下端与角钢法兰固接,角钢法兰的外侧端面上水平固接有限位板,落渣管插装固接在限位板的中部。
[0009]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筒的截面形状为矩形。
[0010]进一步地,所述膨胀节为金属膨胀节。
[0011]进一步地,所述膨胀节的形状为矩形。
[0012]进一步地,所述膨胀节侧壁的形状为“几”字形,膨胀节的敞口端水平向内侧设置。
[0013]进一步地,所述人工捅渣管设置在膨胀机构与冷渣机之间。
[0014]进一步地,所述人工捅渣管的上端与落渣管相连通,人工捅渣管的下端端口设有扇形捅渣门,人工捅渣管由上至下向外侧倾斜设置。
[0015]进一步地,所述浇注料层为浇注磷酸盐混凝土料层。
[0016]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包含的有益效果是:
[001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节能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防变形落渣管机构,对落渣管变形、堵塞的现象进行分析,并从落渣管端部的结构上提出防变形的具体改进措施。本技术中采用了双层加固圆盘的加固结构,两层加固圆盘之间又采用方形的筋板进行加固,加固圆盘及筋板均选取耐高温的材料(材质:1Cr18Ni9Ti),更加有效的防止落渣管受热变形。水冷床上部落渣管采用加固结构,下部落渣管设置膨胀机构,确保落渣管在高温排渣的运行环境下自由的膨胀,避免因膨胀受限,导致水冷床上部加固结构失效,而引起加固圆盘焊道开裂,落渣管变形脱落等现象。落渣管结构中采用新型的防变形结构,不但确保了锅炉排渣的畅通,而且大大减少“人工捅渣”的次数,保证运行人员的安全,避免了因落渣管变形造成直间接停炉的费用损失。综上所述,落渣管防变形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施工简便、膨胀自由、防变形效果明显、减少人工捅渣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以及确保锅炉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的显著效果。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中加强端头7的主视图;
[0020]图3是本技术中加强端头7的俯视图;
[0021]图4是本技术中膨胀机构10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至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节能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防变形落渣管机构包括水冷床1、浇注料层3、落渣管4、人工捅渣管5、冷渣机6、加强端头7、膨胀机构10和多个风帽2和多个风帽底座14,水冷床1设置在炉膛的下端,水冷床1的上端与炉膛的下端之间设有浇注料层3,落渣管4竖直插装在水冷床1内,落渣管4的下端向下延伸到水冷床1的外侧且与冷渣机6连接,落渣管4的中部套装有膨胀机构10,膨胀机构10设置在水冷床1下端的外侧,落渣管4下部的一侧连接有人工捅渣管5,落渣管4的上端固接有加强端头7,加强端头7嵌装在浇注料层3内,加强端头7包括两个加固圆盘8和多个加强筋板9,两个加固圆盘8由上至下依次分别套装固接在落渣管4的顶端,加强筋板9沿圆周方向均布固接在两个加固圆盘8之间,炉膛的下端与水冷床1之间设有多个风帽底座
14,风帽底座14的下端插装在水冷床1内,风帽底座14的上端插装在炉膛内,每个风帽底座14的上端均设置有风帽2。
[0023]本技术中采用了双层加固圆盘的加固结构,两层加固圆盘之间又采用方形的筋板进行加固,加固圆盘及筋板均选取耐高温的材料(材质:1Cr18Ni9Ti),更加有效的防止落渣管受热变形。水冷床上部落渣管采用加固结构,下部落渣管设置膨胀机构,确保落渣管在高温排渣的运行环境下自由的膨胀,避免因膨胀受限,导致水冷床上部加固结构失效,而引起加固圆盘焊道开裂,落渣管变形脱落等现象。
[0024]所述水冷床1的下部倾斜设置,水冷床1的下端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9
°

[0025]所述加强筋板9的数量为8个,加固圆盘8的外径为200mm,内径为160mm。
[0026]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至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膨胀机构10的上端与水冷床1的下端固接,膨胀机构10的下端与落渣管4固接。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0027]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至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防变形落渣管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水冷床(1)、浇注料层(3)、落渣管(4)、人工捅渣管(5)、冷渣机(6)、加强端头(7)、膨胀机构(10)和多个风帽(2)和多个风帽底座(14),水冷床(1)设置在炉膛的下端,水冷床(1)的上端与炉膛的下端之间设有浇注料层(3),落渣管(4)竖直插装在水冷床(1)内,落渣管(4)的下端向下延伸到水冷床(1)的外侧且与冷渣机(6)连接,落渣管(4)的中部套装有膨胀机构(10),膨胀机构(10)设置在水冷床(1)下端的外侧,落渣管(4)下部的一侧连接有人工捅渣管(5),落渣管(4)的上端固接有加强端头(7),加强端头(7)嵌装在浇注料层(3)内,加强端头(7)包括两个加固圆盘(8)和多个加强筋板(9),两个加固圆盘(8)由上至下依次分别套装固接在落渣管(4)的顶端,加强筋板(9)沿圆周方向均布固接在两个加固圆盘(8)之间,炉膛的下端与水冷床(1)之间设有多个风帽底座(14),风帽底座(14)的下端插装在水冷床(1)内,风帽底座(14)的上端插装在炉膛内,每个风帽底座(14)的上端均设置有风帽(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节能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防变形落渣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机构(10)的上端与水冷床(1)的下端固接,膨胀机构(10)的下端与落渣管(4)固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节能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防变形落渣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机构(10)包括密封筒(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立辉贾文鹏张秀全李荣富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红光锅炉总厂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