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位装置和寻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8493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42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定位装置和寻源设备,属于核辐射探测领域,定位装置包括核辐射探测组件、屏蔽罩、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核辐射探测组件具有探测部。屏蔽罩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屏蔽罩在第一状态下套设于探测部的外侧,探测部位于屏蔽罩内,屏蔽罩形成有探测槽以使探测部在屏蔽罩处于第一状态下经探测槽进行定向探测。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屏蔽罩移动以使屏蔽罩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屏蔽罩移动的路径为目标路径,屏蔽罩在第二状态下所处位置使得探测部沿目标路径的延伸方向至少部分地露出于屏蔽罩。第二驱动机构驱动屏蔽罩在第一状态下转动。定位装置和寻源设备能够较快地确定辐射源的位置,提高定位效率。提高定位效率。提高定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定位装置和寻源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核辐射探测
,尤其涉及一种定位装置和寻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定位装置的定位效率较低,难以较为快速地确定辐射源的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定位装置和寻源设备,以提高定位效率。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定位装置,包括:
[0005]核辐射探测组件,具有探测部;
[0006]屏蔽罩,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屏蔽罩在所述第一状态下套设于所述探测部的外侧,所述探测部位于所述屏蔽罩内,所述屏蔽罩形成有探测槽以使所述探测部在所述屏蔽罩处于所述第一状态下经所述探测槽进行定向探测;
[0007]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屏蔽罩移动以使所述屏蔽罩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屏蔽罩移动的路径为目标路径,所述屏蔽罩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处位置使得所述探测部沿所述目标路径的延伸方向至少部分地露出于所述屏蔽罩;以及
[0008]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屏蔽罩在所述第一状态下转动。
[0009]一实施例中,所述核辐射探测组件包括探测器本体和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至少部分地支撑于所述探测器本体的底部,所述探测部形成于所述探测器本体,当所述屏蔽罩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所述屏蔽罩位于所述探测部的下方。
[0010]一实施例中,所述屏蔽罩在所述第一状态下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驱动连接,所述屏蔽罩在所述第二状态下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脱离。
[0011]一实施例中,所述核辐射探测组件包括探测器本体和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至少部分地支撑于所述探测器本体的底部,所述探测部形成于所述探测器本体,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支撑件连接。
[0012]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
[0013]安装平台,与所述屏蔽罩转动连接;以及
[0014]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安装平台移动,所述安装平台带动所述屏蔽罩移动以使所述屏蔽罩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0015]一实施例中,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屏蔽罩的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带动所述屏蔽罩转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
[0016]主动齿轮,当所述屏蔽罩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以及
[0017]第一驱动件,与所述主动齿轮驱动连接。
[0018]一实施例中,当所述屏蔽罩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脱
离。
[0019]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包括:
[0020]支撑柱,支撑在所述探测器本体的底部;以及
[0021]支撑厢体,环绕在所述支撑柱的周围,所述支撑厢体与所述支撑柱之间围设成供所述屏蔽罩穿过的切换通道,所述屏蔽罩在所述第二状态下至少部分地位于支撑厢体内,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屏蔽罩穿过所述切换通道以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0022]一实施例中,所述探测槽位于所述屏蔽罩的周向侧壁上。
[0023]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寻源设备,包括:
[0024]移动平台;
[0025]上述任一种的定位装置,设置于所述移动平台;以及
[0026]控制器,根据所述探测槽的方向、所述探测部测得的计数率以及所述探测部当前位置得到辐射源的位置,使移动平台向所述辐射源所在的位置移动。
[0027]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定位方法,应用于上述任一种的定位装置,包括:
[0028]当所述屏蔽罩处于所述第二状态,通过所述探测部对所述探测部当前所处位置进行探测;
[0029]确定所述探测部当前所处位置存在核辐射,并记录所述探测部当前所处位置的核辐射强度;
[0030]记录所述探测部当前所处位置的核辐射强度后,通过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将屏蔽罩从所述第二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一状态,通过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驱动处于所述第一状态下的屏蔽罩转动以确定辐射源的方向;
[0031]根据所述探测部当前所处位置的核辐射强度以及所述辐射源的方向确定所述辐射源的位置。
[0032]本申请实施例的定位装置,由于屏蔽罩在第二状态下使探测部沿目标路径的延伸方向至少部分地露出于屏蔽罩,探测部几乎能够探测到探测部周向
°
范围内各个方向的信号,因而能够较为快速地、准确地确定探测部当前所处位置是否存在核辐射以及相应地核辐射强度,在确定探测部当前所处位置存在核辐射并确定相应地核辐射强度后,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屏蔽罩从第二状态切换至第一状态,在此状态下探测部经探测槽进行定向探测,也就是说探测部主要是对探测槽所在方向的核辐射进行探测,其它方向上的核辐射被屏蔽罩屏蔽掉了。随着第二驱动机构驱动屏蔽罩在第一状态下转动,探测槽的方向不断地改变,当探测槽在某个方向上使得探测部能够探测到核辐射,说明探测槽所指示的方向就是辐射源所在的方向,从而能够较为快速准确地对辐射源进行定位,确定辐射源的位置。
附图说明
[0033]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寻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屏蔽罩处于第二状态;
[0034]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寻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屏蔽罩处于第一状态;
[0035]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寻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了寻源设备的剖切位置,图中所示结构并不代表屏蔽罩的某种特定状态;
[0036]图4为图3在位置A

A处的剖视图,图中屏蔽罩处于第一状态;
[0037]图5为图4中位置B处的放大视图;
[0038]图6为图3在位置A

A处的剖视图,图中屏蔽罩处于第二状态。
[0039]附图标记说明:核辐射探测组件1;探测部11;探测器本体12;支撑件13;支撑柱131;支撑厢体132;切换通道133;屏蔽罩2;探测槽21;第一驱动机构3;安装平台31;第一驱动组件32;第二驱动件321;丝杆322;导向杆323;第二驱动机构4;主动齿轮41;第一驱动件42;轴承5;从动齿轮6;移动平台100;定位装置200;激光扫描装置300;控制器400;视频装置500;天线600;通讯装置700。
具体实施方式
[0040]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应理解为本申请宗旨的解释说明,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制。
[0041]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上”、“下”、“顶”、“底”、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4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需要理解的是,这些方位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请参阅图4,图中箭头R1所示方向为上下方向。
[0042]作为本申请创造性构思的一部分,在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之前,需对相关技术中,定位装置的定位效率较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核辐射探测组件,具有探测部;屏蔽罩,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屏蔽罩在所述第一状态下套设于所述探测部的外侧,所述探测部位于所述屏蔽罩内,所述屏蔽罩形成有探测槽以使所述探测部在所述屏蔽罩处于所述第一状态下经所述探测槽进行定向探测;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屏蔽罩移动以使所述屏蔽罩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屏蔽罩移动的路径为目标路径,所述屏蔽罩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处位置使得所述探测部沿所述目标路径的延伸方向至少部分地露出于所述屏蔽罩;以及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屏蔽罩在所述第一状态下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核辐射探测组件包括探测器本体和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至少部分地支撑于所述探测器本体的底部,所述探测部形成于所述探测器本体,当所述屏蔽罩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所述屏蔽罩位于所述探测部的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罩在所述第一状态下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驱动连接,所述屏蔽罩在所述第二状态下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脱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核辐射探测组件包括探测器本体和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至少部分地支撑于所述探测器本体的底部,所述探测部形成于所述探测器本体,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支撑件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平台,与所述屏蔽罩转动连接;以及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安装平台移动,所述安装平台带动所述屏蔽罩移动以使所述屏蔽罩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屏蔽罩的从动齿轮,所述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超王强王国宝郑玉来李永田星皓田利军龙利颜静儒闫平郭凤美谢思亚丰树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