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电池的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硅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电池的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电池。
技术介绍
[0002]二次电池是绿色电化学能源的典型代表,在日常生活中起着愈发重要的作用。在各种二次电池中,锂离子电池凭借其低自放电、较高的能量密度及较宽的工作电压窗口等优点,已大规模应用于各种便携式电子元器件、动力汽车等中。目前,商业化锂电池的负极材料以石墨为主,然而其理论比容量为372mAhg
‑
1,提升空间有限,因此,寻找可替代石墨的高比容量负极材料成为锂离子电池的研发热点。
[0003]硅负极因其低廉的成本,更高的理论比容量(4200mAhg
‑1,Li
4.4
Si),较低的工作电压(0.37Vvs.Li/Li
+
)而受到广泛关注,其中硅碳合金(Si/C)因其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因此更容易满足未来新能源汽车和便携式穿戴储能设备对于电池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和轻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多孔结构的共混材料、包覆在所述共混材料表面的钛酸铋钠(Bi
0.5
Na
0.5
)TiO3压电材料,所述共混材料包括共混的多孔Si/C材料和多壁碳纳米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硅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分数计,所述硅基复合材料中,包括:钛酸铋钠(Bi
0.5
Na
0.5
)TiO3压电材料5
‑
20%;多壁碳纳米管5
‑
30%;多孔Si/C材料65
‑
90%。3.一种如权利要求1
‑
2中任一所述硅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Si/C材料用球磨机进行球磨12
‑
16h,得到所述多孔Si/C材料,备用;S2、将经过酸化处理的多壁碳纳米管与步骤S1得到的所述多孔Si/C材料混合,再进行球磨5
‑
8h,得到所述共混材料;S3、将所述钛酸铋钠(Bi
0.5
Na
0.5
)TiO3压电材料与S2步骤得到的所述共混材料混合,进行球磨2
‑
4h,得到所述硅基复合材料Si/C@CNTs@BNT。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硅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钛酸铋钠(Bi
0.5
Na
0.5
)TiO3压电材料占所述与所述共混材料的投料质量比为1:(4
‑
19)。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硅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多孔Si/C材料与所述多壁碳纳米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玉荣,赵宏顺,李建斌,丁正平,赵倩,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