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7960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线圈与外部电极之间的连接可靠性的电感部件。电感部件具备:主体;线圈;以及第一外部电极和第二外部电极,其并与线圈电连接,线圈具有:多个线圈布线,其沿轴线层叠;和导通孔布线,其沿轴线延伸并将在轴线方向上相邻的线圈布线连接,多个线圈布线分别沿平面卷绕,串联电连接并且构成螺旋,多个线圈布线具有:第一线圈布线,其位于与轴线平行的方向上的最靠一侧处并与第一外部电极连接;和第二线圈布线,其位于与轴线平行的方向上的最靠另一侧处并与第二外部电极连接,导通孔布线中的一侧的端面的面积小于导通孔布线中的另一侧的端面的面积,第二线圈布线的厚度大于第一线圈布线的厚度。厚度大于第一线圈布线的厚度。厚度大于第一线圈布线的厚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感部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感部件。

技术介绍

[0002]以往,作为电感部件,有日本特开2015

015297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电感部件。该电感部件具有:主体;线圈,其设置于主体内,并沿轴线以螺旋状卷绕;以及两个外部电极,其设置于主体,并与线圈电连接。主体具有沿轴线层叠的多个绝缘层。线圈具有沿轴线层叠的多个线圈布线。多个线圈布线分别沿平面卷绕,串联电连接并且构成螺旋。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

015297号公报
[0004]然而,可知实际制造上述以往那样的电感部件存在以下问题。即,可知的是,若将多个绝缘层与多个线圈布线层叠,将最下层的线圈布线与一个外部电极连接,将最上层的线圈布线与另一个外部电极连接,则越靠层叠方向的上侧则线圈布线的厚度越变薄。而且,发现由于最上层的线圈布线的厚度变薄,从而存在最上层的线圈布线与另一个外部电极之间的连接可靠性降低的担忧。
[0005]这里,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对上述现象进行了认真研究,结果发现了以下原因。
[0006]若交替印刷层叠成为绝缘层的绝缘浆料和成为线圈布线的导体浆料而形成多个层,则在规定的绝缘浆料层的上表面处,该绝缘浆料层的与位于下层的导体浆料重叠的部分由于导体浆料的厚度而形成为凸状。因此,当使用在丝网的表面上涂布乳液(乳剂)而构成的掩模时,由于乳液并不硬,因此若一边利用刮板将掩模按压在绝缘浆料层的上表面上一边印刷导体浆料,则紧贴于绝缘浆料层的上表面的凸部的乳液被压扁而其厚度变薄。这样,若乳液的厚度变薄,则填充于乳液的导体浆料的量变少,其结果是,被印刷于绝缘浆料层的上表面的导体浆料的厚度变薄。
[0007]而且,越靠层叠方向的上侧,绝缘浆料层的上表面的凸部越是变厚,层叠于凸部的导体浆料的厚度越容易变薄。这样,在印刷层叠工法等构建工法中,随着所层叠的层数增加,在绝缘浆料层的上表面上的凸部的厚度逐渐累积增加,因此层叠于凸部的导体浆料的厚度逐渐变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此,本公开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线圈与外部电极之间的连接可靠性的电感部件。
[0009]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电感部件具备:
[0010]主体;
[0011]线圈,其设置于上述主体内,并沿轴线以螺旋状卷绕;以及
[0012]第一外部电极和第二外部电极,其设置于上述主体,并与上述线圈电连接,
[0013]上述主体具有沿上述轴线层叠的多个绝缘层,
[0014]上述线圈具有:多个线圈布线,其沿上述轴线层叠;和导通孔布线,其沿上述轴线延伸并将在上述轴线方向上相邻的上述线圈布线连接,
[0015]上述多个线圈布线分别沿平面卷绕,串联电连接而构成螺旋,
[0016]上述多个线圈布线具有:第一线圈布线,其位于与上述轴线平行的方向上的最靠一侧处并与上述第一外部电极连接;和第二线圈布线,其位于与上述轴线平行的方向上的最靠另一侧处并与上述第二外部电极连接,
[0017]上述导通孔布线中的在与上述轴线平行的方向上的上述一侧的端面的面积小于上述导通孔布线中的在与上述轴线平行的方向上的上述另一侧的端面的面积,
[0018]上述第二线圈布线的在与上述轴线平行的方向上的厚度大于上述第一线圈布线的在与上述轴线平行的方向上的厚度。
[0019]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导通孔布线中的与轴线平行的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面的面积小于导通孔布线中的与轴线平行的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面的面积,因此在工法方面,与轴线平行的方向上的一侧对应于层叠方向的下侧,与轴线平行的方向上的另一侧对应于层叠方向的上侧。因此,第二线圈布线位于层叠方向的上侧处。
[0020]另外,第二线圈布线的在与轴线平行的方向上的厚度大于第一线圈布线的在与轴线平行的方向上的厚度,因此能够增大靠层叠方向的上侧的第二线圈布线的厚度。由此,能够增大第二线圈布线的在层叠方向的上侧处与第二外部电极连接的连接面积,从而能够提高第二外部电极与第二线圈布线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因此,能够提高线圈与外部电极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0021]另外,在电感部件的一个技术方案中,具备:
[0022]主体;
[0023]线圈,其设置于上述主体内,并沿轴线以螺旋状卷绕;以及
[0024]第一外部电极和第二外部电极,其设置于上述主体,并与上述线圈电连接,
[0025]上述主体具有沿上述轴线层叠的多个绝缘层,
[0026]上述线圈具有沿上述轴线层叠的多个线圈布线,
[0027]上述多个线圈布线分别沿平面卷绕,串联电连接而构成螺旋,
[0028]上述线圈布线由一层线圈导体层或者沿上述轴线层叠并并联电连接的多个线圈导体层构成,
[0029]上述多个线圈布线具有:第一线圈布线,其位于与上述轴线平行的方向上的最靠一侧处并与上述第一外部电极连接;和第二线圈布线,其位于与上述轴线平行的方向上的最靠另一侧处并与上述第二外部电极连接,
[0030]构成上述第二线圈布线的上述线圈导体层的层数多于构成上述第一线圈布线的上述线圈导体层的层数。
[0031]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构成第二线圈布线的线圈导体层的层数多于构成第一线圈布线的线圈导体层的层数,因此若将第二线圈布线设置于层叠方向的上侧处,则能够增多靠上层侧的第二线圈布线的线圈导体层的层数。由此,能够增多线圈导体层的在层叠方向的上侧处与第二外部电极连接的连接数量,从而能够提高第二外部电极与第二线圈布线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因此,能够提高线圈与外部电极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0032]优选为,在电感部件的一个技术方案中,
[0033]上述线圈具有沿上述轴线延伸并将在上述轴线方向上相邻的上述线圈布线连接的导通孔布线,
[0034]上述导通孔布线中的在与上述轴线平行的方向上的上述一侧的端面的面积小于上述导通孔布线中的在与上述轴线平行的方向上的上述另一侧的端面的面积。
[0035]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导通孔布线中的与轴线平行的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面的面积小于导通孔布线中的与轴线平行的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面的面积,因此在工法方面,与轴线平行的方向上的一侧对应于层叠方向的下侧,与轴线平行的方向上的另一侧对应于层叠方向的上侧。因此,第二线圈布线位于层叠方向的上侧处,从而能够增多靠上层侧的第二线圈布线的线圈导体层的层数。因此,在层叠方向的上侧处,能够提高第二外部电极与第二线圈布线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0036]优选为,在电感部件的一个技术方案中,
[0037]上述主体包括:相互对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相互对置的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底面,其被连接于上述第一端面与上述第二端面之间和上述第一侧表面与上述第二侧表面之间;以及顶面,其与上述底面对置,
[0038]上述第一外部电极从上述第一端面形成至上述底面,
[0039]上述第二外部电极从上述第二端面形成至上述底面,
[0040]上述线圈以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感部件,其中,具备:主体;线圈,其设置于所述主体内,并沿轴线以螺旋状卷绕;以及第一外部电极和第二外部电极,其设置于所述主体,并与所述线圈电连接,所述主体具有沿所述轴线层叠的多个绝缘层,所述线圈具有:多个线圈布线,其沿所述轴线层叠;和导通孔布线,其沿所述轴线延伸并将在所述轴线方向上相邻的所述线圈布线连接,所述多个线圈布线分别沿平面卷绕,串联电连接而构成螺旋,所述多个线圈布线具有:第一线圈布线,其位于与所述轴线平行的方向上的最靠一侧处并与所述第一外部电极连接;和第二线圈布线,其位于与所述轴线平行的方向上的最靠另一侧处并与所述第二外部电极连接,所述导通孔布线中的在与所述轴线平行的方向上的靠所述一侧的端面的面积小于所述导通孔布线中的在与所述轴线平行的方向上的靠所述另一侧的端面的面积,所述第二线圈布线的在与所述轴线平行的方向上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线圈布线的在与所述轴线平行的方向上的厚度。2.一种电感部件,其中,具备:主体;线圈,其设置于所述主体内,并沿轴线以螺旋状卷绕;以及第一外部电极和第二外部电极,其设置于所述主体,并与所述线圈电连接,所述主体具有沿所述轴线层叠的多个绝缘层,所述线圈具有沿所述轴线层叠的多个线圈布线,所述多个线圈布线分别沿平面卷绕,串联电连接而构成螺旋,所述线圈布线由一层线圈导体层构成,或者由沿所述轴线层叠并并联电连接的多个线圈导体层构成,所述多个线圈布线具有:第一线圈布线,其位于与所述轴线平行的方向上的最靠一侧处并与所述第一外部电极连接;和第二线圈布线,其位于与所述轴线平行的方向上的最靠另一侧处并与所述第二外部电极连接,构成所述第二线圈布线的所述线圈导体层的层数多于构成所述第一线圈布线的所述线圈导体层的层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感部件,其中,所述线圈具有沿所述轴线延伸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桥大辅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