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87860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储料系统,包括储料罐、卷绳组件及测量组件,储料罐的内部空心且顶部开设有测量孔;卷绳组件包括固定杆、绕绳筒,固定杆连接于储料罐,绕绳筒可转动套设于固定杆;测量组件包括固定块、柔性绳、卡块及配重块,固定块连接于绕绳筒并开设有一通孔,柔性绳的一端绕设于绕绳筒且其端部穿过通孔、另一端插设于测量孔,卡块连接于柔性绳的一端并与固定块卡接,配重块连接于柔性绳的另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避免测量深度的组件落入储料筒内。料筒内。料筒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储料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物料储存
,尤其涉及一种储料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砂浆在制备时,需要将多种粉料按照一定比例均匀混合,在混合之前,需要通过多种储料罐对原料进行储存,由于储料罐一般比较大且不透明,故无法判断储料罐内的物料剩余量。
[0003]目前一般通过人手工持绳,在绳的末端系铅球,然后将铅球放入储料罐内,然后人手工放绳,直至铅球抵接储料罐内的粉料,此时绳开设松弛,通过深入的绳的高度得到储料罐内的物料的高度,继而可以得知储料罐内的物料剩余情况,但是如果人手意外松开绳,会导致绳落入储料罐内,落入储料罐内的铅球和绳会随物料进入物料混合系统,影响物料的品质。
[0004]公告号为CN215217737U公开了一种手动测量装置,其公开了连接绳的一端连接配重块、另一端绕设于转盘,通过转动转盘来完成放绳和收绳,但是绕设于转盘的连接绳任然有从转盘上脱落的风险,可能导致连接绳滑入储料罐内。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储料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测量储料罐内物料深度的工具可能落入储料罐内的技术问题。
[0006]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储料系统,包括:
[0007]储料罐,所述储料罐的内部空心且顶部开设有测量孔;
[0008]卷绳组件,包括固定杆、绕绳筒,所述固定杆连接于所述储料罐,所述绕绳筒可转动套设于所述固定杆;
[0009]测量组件,包括固定块、柔性绳、卡块及配重块,所述固定块连接于所述绕绳筒并开设有一通孔,所述柔性绳的一端绕设于所述绕绳筒且其端部穿过所述通孔、另一端插设于所述测量孔,所述卡块连接于所述柔性绳的一端并与所述固定块卡接,所述配重块连接于所述柔性绳的另一端。
[0010]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量组件还包括滑块和弹簧,所述滑块沿所述通孔的径向可滑动插设于所述通孔,所述滑块的一端部与所述通孔的内部之间形成有供柔性绳的一端穿过的滑动间隙,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滑块与所述通孔的内壁之间且其一端连接于所述滑块的另一端。
[0011]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块的外壁还开设有与所述通孔相连通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与所述通孔相互垂直设置,所述测量组件还包括拉杆,所述拉杆的一端可滑动插设于所述固定孔并与所述滑块的另一端相连通。
[0012]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还包括固定框、两个第一导向辊及第二导向辊,所述固定框连接于所述储料罐并设置于所述测量孔的上方,两个所
述第一导向辊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两个所述第一导向辊与所述固定框合围形成与有供柔性绳穿过的第一导向间隙,两个所述第二导向辊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导向辊连接于所述固定框且两个所述第二导向辊之间合围形成有供所述柔性绳穿过的第二导向间隙。
[0013]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辊绕自身轴线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框并内置于所述固定框,所述第二导向辊绕自身轴线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框并内置于所述固定框。
[0014]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辊内置于所述固定框且其开设有贯穿自身的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二导向辊内置于所述固定框且其开设有贯穿自身的第二贯穿孔,所述固定框开设有相互垂直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导向组件还包括两个第一转动件和两个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第一导向辊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转动件包括第一转轴、第一限位块及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转轴可滑动和可转动穿过所述第一滑槽,所述第一转轴可转动穿过所述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沿轴向开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螺母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所述第一限位块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转动件与所述第二导向辊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二转动件包括第二转轴、第二限位块及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转轴可滑动和可转动穿过所述第二滑槽,所述第二转轴可转动穿过所述第二贯穿孔,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沿轴向开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二螺母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所述第二限位块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轴的另一端。
[0015]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杆呈L形,所述固定杆的一直角边连接于所述储料罐并沿所述储料罐的轴向设置,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直角边与所述储料罐的轴线相互垂直。
[0016]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直角边沿轴向开设有外螺纹,所述卷绳组件还包括固定环和锁紧螺母,所述固定环固定套设于所述固定杆并设置于所述绕绳筒的一端,所述锁紧螺母螺纹连接于所述固定杆并设置于所述绕绳筒的另一端。
[0017]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卷绳组件还包括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绕绳筒并沿所述绕绳筒的径向设置。
[0018]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卷绳组件还包括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锁紧螺母并沿所述锁紧螺母的径向设置。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转动绕绳筒,绕绳筒将柔性绳绕设于绕绳筒或者将绕绳筒上的柔性绳释放;通过设置测量绳的释放和绕设带动配重块上下移动,进而实现对储料罐内的物料的高度进行测量;通过设置卡块,并使得卡块卡设于固定块,并使得卡块与柔性绳的端部相连接,能避免柔性绳从绕绳筒上滑落。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储料系统的三维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储料系统中储料罐顶部盖体、卷绳组件、测量组件及导向组件的三维示意图;
[0022]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3]图4是本技术所述的储料系统中储料罐顶部盖体、卷绳组件、测量组件及导向
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本技术所述的储料系统中卷绳组件和柔性绳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是本技术所述的储料系统中第一导向辊、第二导向辊、第一转动件及第二转动件的三维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
[0027]储料罐1;
[0028]卷绳组件2;
[0029]测量组件3;
[0030]固定杆21;
[0031]绕绳筒22;
[0032]固定环23;
[0033]锁紧螺母24;
[0034]第一转动杆25;
[0035]第二转动杆26;
[0036]固定块31;
[0037]柔性绳32;
[0038]卡块33;
[0039]配重块34;
[0040]滑块35;
[0041]弹簧36;
[0042]拉杆37;
[0043]导向组件4;
[0044]固定框41;
[0045]第一导向辊42;
[0046]第二导向辊43;
[0047]第一转动件44;
[0048]第二转动件45;
[0049]第一转轴441;
[0050]第一限位块442;
[0051]第一螺母44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料罐,所述储料罐的内部空心且顶部开设有测量孔;卷绳组件,包括固定杆、绕绳筒,所述固定杆连接于所述储料罐,所述绕绳筒可转动套设于所述固定杆;测量组件,包括固定块、柔性绳、卡块及配重块,所述固定块连接于所述绕绳筒并开设有一通孔,所述柔性绳的一端绕设于所述绕绳筒且其端部穿过所述通孔、另一端插设于所述测量孔,所述卡块连接于所述柔性绳的一端并与所述固定块卡接,所述配重块连接于所述柔性绳的另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组件还包括滑块和弹簧,所述滑块沿所述通孔的径向可滑动插设于所述通孔,所述滑块的一端部与所述通孔的内部之间形成有供柔性绳的一端穿过的滑动间隙,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滑块与所述通孔的内壁之间且其一端连接于所述滑块的另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的外壁还开设有与所述通孔相连通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与所述通孔相互垂直设置,所述测量组件还包括拉杆,所述拉杆的一端可滑动插设于所述固定孔并与所述滑块的另一端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料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还包括固定框、两个第一导向辊及第二导向辊,所述固定框连接于所述储料罐并设置于所述测量孔的上方,两个所述第一导向辊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两个所述第一导向辊与所述固定框合围形成与有供柔性绳穿过的第一导向间隙,两个所述第二导向辊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导向辊连接于所述固定框且两个所述第二导向辊之间合围形成有供所述柔性绳穿过的第二导向间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辊绕自身轴线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框并内置于所述固定框,所述第二导向辊绕自身轴线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框并内置于所述固定框。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料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荣荣杜立鹏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德毅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