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加工中心用刀库气动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7562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式加工中心用刀库气动门结构,包括气动门、轨道、滚轮、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线轨、滑块、第三支架和气缸,轨道水平固定于气动门的背面,滚轮设置在轨道内,滚轮安装于第二支架,第一支架的前端与轨道固定连接,第一支架的后端固定于滑块,滑块可滑动地安装于线轨,线轨与轨道前后并行设置,第三支架分别与气缸的气缸杆和第一支架固定连接,第三支架上安装有行程撞块,滑块的最大行程位置和最小行程位置分别设有与行程撞块相适配的行程开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刀库气动门结构精致小巧,空间需求低,结构简单,稳定性高,能够大幅降低气动门的整体重量,气动门的开关效率高,保证立式加工中心进行高速、高效的工件加工。工。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加工中心用刀库气动门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刀库气动门结构,具体是一种立式加工中心用刀库气动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由于立式加工中心的结构特性,在加工工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屑料。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屑料不但影响加工,而且会对刀库等部件造成损伤,影响刀库使用寿命。传统刀库气动门由于结构复杂,存在整体结构臃肿、整体重量偏大、稳定性差、容易报警等问题,严重影响加工效率。同时气动门尺寸大,需要更多的移动空间,对加工中心整体的防护密闭性影响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立式加工中心用刀库气动门结构,该气动门结构精致小巧,空间需求低,结构简单,稳定性高,能够大幅降低气动门的整体重量,气动门的开关效率高,保证立式加工中心进行高速、高效的工件加工。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立式加工中心用刀库气动门结构,包括气动门、轨道、滚轮、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线轨、滑块、第三支架和气缸,所述的轨道水平固定于所述的气动门的背面,所述的滚轮设置在所述的轨道内,所述的滚轮安装于所述的第二支架,所述的第一支架的前端与所述的轨道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支架的后端固定于所述的滑块,所述的滑块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的线轨,所述的线轨与所述的轨道前后并行设置,所述的第三支架分别与所述的气缸的气缸杆和所述的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三支架上安装有行程撞块,所述的滑块的最大行程位置和最小行程位置分别设有与所述的行程撞块相适配的行程开关,安装后,所述的气动门设置在刀库外围防护的换刀口的内侧,所述的第二支架固定于刀库支架,所述的线轨、气缸和两个行程开关分别固定于刀库防护底盘,刀库安装于所述的刀库支架并位于所述的换刀口的上侧,所述的刀库防护底盘设于所述的刀库的下侧。
[0005]本技术立式加工中心用刀库气动门结构工作过程中,以气缸作为动力源,通过气缸杆往复运动,带动气动门开启和关闭。气动门打开时,立式加工中心可以进行换刀操作,换刀结束后,气动门关闭。
[0006]气动门开启和关闭过程中,滚轮与第二支架固定不动。使用线轨和滚轮作为气动门的移动和定位装置,保证气动门工作过程中移动的准确性。通过两个行程开关配合行程撞块,向立式加工中心控制系统发出信号,限定气动门的移动行程。行程开关抗干扰能力强、稳定性好、准确性高,能够最大程度保证气动门开关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结合气缸精准的气动控制,能够保证气动门实现高效的工作。
[0007]本技术立式加工中心用刀库气动门结构精致小巧,空间需求低,结构简单,稳
定性高,能够大幅降低气动门的整体重量,气动门的开关效率高,保证立式加工中心进行高速、高效的工件加工。
[0008]作为优选,所述的刀库外围防护的外侧设有第一斜面和多个冲屑液出口,所述的第一斜面靠近所述的刀库外围防护的换刀区域,所述的第一斜面自上而下斜向所述的刀库外围防护的下侧,所述的多个冲屑液出口设于所述的第一斜面的高端的上侧,所述的多个冲屑液出口分别与机床水箱相连通。由于立式加工中心的加工量大,为了防止加工过程中产生屑料堆积,在换刀区域设计多个冲屑液出口,用于将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屑料经第一斜面冲入位于刀库外围防护下侧的排屑器,从而进一步保证换刀操作的可靠性,确保立式加工中心较高的加工效率。
[0009]作为优选,所述的刀库防护底盘的内侧设有第二斜面,所述的第二斜面自上而下斜向所述的刀库防护底盘的内侧的底部出口。立式加工中心长时间工作后,刀具和刀臂上粘附的屑料会落入刀库防护底盘内。第二斜面的设计,有助于这部分屑料的有效回收并排入排屑器内。
[0010]作为优选,所述的轨道的两端分别固定有防撞胶块。在气动门开关过程中,防撞胶块起防撞作用。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立式加工中心用刀库气动门结构工作过程中,气缸作为动力源,通过气缸杆往复运动,带动气动门开启和关闭。气动门打开时,立式加工中心可以进行换刀操作,换刀结束后,气动门关闭。该气动门结构精致小巧,空间需求低,结构简单,稳定性高,能够大幅降低气动门的整体重量,气动门的开关效率高,保证立式加工中心进行高速、高效的工件加工。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实施例中刀库气动门结构的正面外观图;
[0013]图2为实施例中刀库气动门结构的背面外观图;
[0014]图3为安装有实施例中刀库气动门结构的立式加工中心刀库外围防护的正面外观图;
[0015]图4为安装有实施例中刀库气动门结构的立式加工中心刀库外围防护的背面外观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7]实施例的立式加工中心用刀库气动门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气动门1、轨道21、滚轮22、第一支架3、第二支架4、线轨51、滑块52、第三支架6和气缸7,轨道21水平固定于气动门1的背面,轨道21的两端分别固定有防撞胶块23,滚轮22设置在轨道21内,滚轮22安装于第二支架4,第一支架3的前端与轨道21固定连接,第一支架3的后端固定于滑块52,滑块52可滑动地安装于线轨51,线轨51与轨道21前后并行设置,第三支架6分别与气缸7的气缸杆和第一支架3固定连接,第三支架6上安装有行程撞块61,滑块52的最大行程位置和最小行程位置分别设有与行程撞块61相适配的行程开关62。
[0018]本实施例中,刀库外围防护71的外侧设有第一斜面72和多个冲屑液出口73,第一
斜面72靠近刀库外围防护71的换刀区域74,第一斜面72自上而下斜向刀库外围防护71的下侧,多个冲屑液出口73设于第一斜面72的高端的上侧,多个冲屑液出口73分别与机床水箱(图中未示出)相连通;刀库防护底盘81的内侧设有第二斜面82,第二斜面82自上而下斜向刀库防护底盘81的内侧的底部出口。
[0019]上述刀库气动门结构安装后效果图见图3和图4,气动门1设置在刀库外围防护71的换刀口的内侧,第二支架4固定于刀库支架91,线轨51、气缸7和两个行程开关62分别固定于刀库防护底盘81,刀库92安装于刀库支架91并位于换刀口的上侧,刀库防护底盘81设于刀库92的下侧。
[0020]上述刀库气动门结构小巧、重量轻,工作过程中,以气缸7作为动力源,通过气缸杆往复运动,带动气动门1开启和关闭。气动门1开启和关闭过程中,滚轮22与第二支架4固定不动,同时两个行程开关62配合行程撞块61限定气动门1的移动行程,可保证气动门1开关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结合气缸7精准的气动控制,能够保证气动门1实现高效的工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加工中心用刀库气动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动门、轨道、滚轮、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线轨、滑块、第三支架和气缸,所述的轨道水平固定于所述的气动门的背面,所述的滚轮设置在所述的轨道内,所述的滚轮安装于所述的第二支架,所述的第一支架的前端与所述的轨道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支架的后端固定于所述的滑块,所述的滑块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的线轨,所述的线轨与所述的轨道前后并行设置,所述的第三支架分别与所述的气缸的气缸杆和所述的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三支架上安装有行程撞块,所述的滑块的最大行程位置和最小行程位置分别设有与所述的行程撞块相适配的行程开关,安装后,所述的气动门设置在刀库外围防护的换刀口的内侧,所述的第二支架固定于刀库支架,所述的线轨、气缸和两个行程开关分别固定于刀库防护底盘,刀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振林廖敏张宗恩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海天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