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渤海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3-甲基己二酸铜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487365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

甲基己二酸铜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手性光磁功能材料及合成方法
,尤其涉及一种3

甲基己二酸铜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金属有机配合物具有多样的结构和优异的发光、磁学、催化等性能,吸引了配位化学家的研究兴趣。近年来,手性金属有机配合物被广泛研究,这是因为该类配合物在不对称催化合成和药物分离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手性有机配体的使用是构筑手性金属有机配合物的一种有效方法。作为一种手性配体,3

甲基己二酸还没有被用于构筑手性金属有机配合物。因此,有必要合成并结构表征3

甲基己二酸基手性金属配合物,确定其手性,研究其应用。本专利技术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一种具有三维手性骨架结构的3

甲基己二酸铜配合物,研究了其手性光磁性能,以期获得手性光磁功能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合成方法简单、合成原料成本低、表现出良好手性光磁性能的3

甲基己二酸铜配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设计一种3

甲基己二酸铜配合物,具体化学式为Cu2L2(4,4'

bpy),其中L为负二价的3

甲基己二酸阴离子,4,4'

bpy为4,4'r/>‑
联吡啶分子。
[0006]优选的,其中,3

甲基己二酸铜配合物具有负二价的3

甲基己二酸阴离子桥联双核铜簇形成的一维右手螺旋链结构,4,4'

联吡啶分子连接一维右手螺旋链形成的三维手性骨架结构。
[000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3

甲基己二酸铜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08]S1、以二水合二氯化铜、3

甲基己二酸和4,4'

联吡啶为原料,将所述的二水合二氯化铜、3

甲基己二酸和4,4'

联吡啶加入到去离子水溶剂中,用NaOH溶液调节pH值在4.8至5.9范围得混合溶液;
[0009]S2、将所述的混合溶液转移到高压反应釜中升温至140摄氏度,保温96小时,然后以每小时10摄氏度的降温速率降至室温得绿色块状晶体,过滤并洗涤,自然晾干得3

甲基己二酸铜配合物。
[0010]优选的,二水合二氯化铜、3

甲基己二酸和4,4'

联吡啶的摩尔比为15:25:8。
[0011]优选的,所述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0.1mol/L。
[0012]优选的,所述的可溶性过渡金属无机盐为二水合二氯化铜。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3

甲基己二酸铜配合物的表征方法,具体如下:以所述的3

甲基己二酸铜配合物为表征对象,利用X

射线单晶衍射仪和粉末衍射仪表征配合物的结构和相纯度,利用圆二色光谱仪表征配合物的手性,利用热分析仪表征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利用荧光光谱仪表征配合物的发光性质,利用超导磁性测定仪表征配合物的磁学性质。
[0014]优选的,作为手性光磁功能材料的应用。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3

甲基己二酸铜配合物,以3

甲基己二酸和4,4'

联吡啶为有机配体,以过渡金属铜为中心离子,通过水热法合成了3

甲基己二酸铜配合物,具体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6](1)、3

甲基己二酸铜配合物的合成原料易得,合成方法简单,成本低,产率高;
[0017](2)、合成的3

甲基己二酸铜配合物水溶性差,在常见的有机溶剂中也很难溶解,防止了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0018](3)、4,4'

联吡啶与铜离子配位,防止了溶剂水的配位,避免了溶剂分子对3

甲基己二酸铜配合物的光磁性能影响,改善了3

甲基己二酸铜配合物手性光磁行为。
[0019](4)、3

甲基己二酸铜配合物呈现了明显的手性光磁行为,可作为手性光磁功能材料应用。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Cu2L2(4,4'

bpy)的双核铜簇结构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Cu2L2(4,4'

bpy)的一维右手螺旋链结构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Cu2L2(4,4'

bpy)的三维手性骨架结构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Cu2L2(4,4'

bpy)的模拟X

射线粉末衍射图和Cu2L2(4,4'

bpy)的实验X

射线粉末衍射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Cu2L2(4,4'

bpy)的圆二色光谱图;
[0025]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Cu2L2(4,4'

bpy)的热重曲线图;
[0026]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Cu2L2(4,4'

bpy)的光致发光谱图;
[0027]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Cu2L2(4,4'

bpy)的光致发光寿命图;
[0028]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Cu2L2(4,4'

bpy)的变温直流磁化率乘温度对温度曲线图;
[0029]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Cu2L2(4,4'

bpy)的磁化值对磁场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予以实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31]本专利技术以下实施例中所用到的化学试剂若没有特殊说明,则皆可在市场上购买得到,所涉及的制备方法若没有特殊说明,皆为常规方法。
[0032]实施例
[0033]Cu2L2(4,4'

bpy)的合成
[0034]分别取0.3mmol的二水合二氯化铜、0.5mmol的3

甲基己二酸和0.16mmol的4,4'

联吡啶,然后将三者加入到10mL去离子水中,用0.1摩尔每升的NaOH溶液调节pH值在4.8至5.9范围得混合溶液;
[0035]将上述混合溶液转移至高压反应釜中,密封升温至140摄氏度,保温96小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

甲基己二酸铜配合物,其特征在于,具体化学式为Cu2L2(4,4'

bpy),其中L为负二价的3

甲基己二酸阴离子,4,4'

bpy为4,4'

联吡啶分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

甲基己二酸铜配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3

甲基己二酸铜配合物具有负二价的3

甲基己二酸阴离子桥联双核铜簇形成的一维右手螺旋链结构,4,4'

联吡啶分子连接一维右手螺旋链形成的三维手性骨架结构。3.一种权利要求2所述的3

甲基己二酸铜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S1、以二水合二氯化铜、3

甲基己二酸和4,4'

联吡啶为原料,将所述的二水合二氯化铜、3

甲基己二酸和4,4'

联吡啶加入到去离子水溶剂中,用NaOH溶液调节pH值在4.8至5.9范围得混合溶液;S2、将所述的混合溶液转移到高压反应釜中升温至140摄氏度,保温96小时,然后以每小时10摄氏度的降温速率降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滨秋张巨文谷博涵朱烈
申请(专利权)人:渤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