桁架楼层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7238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桁架楼层板包括桁架10、底模20、连接件30,所述桁架10包括一个上弦筋11、一对下弦筋12及一对腹杆13,所述上弦筋11与一对下弦筋12互相平行且与该一对下弦筋12等距离设置,所述上弦筋11通过一对腹杆13分别与一对下弦筋12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0包括底座31和卡扣33,所述底座31顶端设置圆弧凹槽32,下弦筋12设置在底座31顶端圆弧凹槽32内并被卡扣33固定,所述底座31底端通过螺钉34固定到底模20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桁架楼层板具有以下优点:连接件兼具混凝土保护层垫块作用;生产工艺简单,运输施工方便;按传统钢筋混凝土楼板设计,不需设置后浇带;保证室内净高,工程造价相对较低。工程造价相对较低。工程造价相对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桁架楼层板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预制构件,更确切的说是一种桁架楼层板,本技术提供的产品用于建筑施工中承受现浇混凝土自重和施工荷载,并与现浇混凝土叠合为整体,形成楼面板或楼盖板。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建筑是用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现场装配而成的建筑。目前,国外欧美发达国家的装配式建筑技术比较成熟,采用工业化生产、装配式施工已成为主要建造方式,大多数预制构件和部品都实现了标准化、系列化、工厂化。我国自上世纪末引进国外装配式建筑技术,特别是近几年国家大力推行装配式建筑。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2017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2020年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等部门发布《关于推动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发展的实施意见》,目标要求政府投资的保障性住房、学校、医院等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社会投资的项目纳入建设条件意见书,明确装配式建筑比例,目前达到25%以上,到2025年达到40%以上。按当前我省每年新开工建筑面积3.2亿平方米来计算,每年将达到1.2亿多平方米。
[0003]当前预制楼梯、阳台、叠合板得到了大量推广应用,对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但就预制混凝土叠合板而言,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和问题,制约了装配式建筑的快速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产工艺复杂,运输安装不便,二是需设置后浇带,施工难度大,三是减少室内净高,工程造价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桁架楼层板,它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的桁架楼层板,具有生产工艺简单,运输施工方便;建筑物可以按照传统钢筋混凝土楼板设计,不需设置后浇带;保证室内净高,工程造价相对较低的明显技术进步和突出技术效果。
[0005]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桁架楼层板,包括桁架10、底模20、连接件30,所述桁架10包括一个上弦筋11、一对下弦筋12及一对腹杆13,所述上弦筋11与一对下弦筋12互相平行且与该一对下弦筋12等距离设置,所述上弦筋11通过一对腹杆13分别与一对下弦筋12连接,所述连接件30包括底座31和卡扣33,所述底座31顶端设置圆弧凹槽32,下弦筋12设置在底座31顶端圆弧凹槽32内并被卡扣33固定,所述底座31底端通过螺钉34固定到底模20上。
[0007]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桁架楼层板,所述底座31上设置贯穿本体的孔。
[0008]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桁架楼层板,所述底座31上贯穿本体的孔为二个或二个以上。
[0009]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桁架楼层板,所述底座31顶端设置的圆弧凹槽32的圆心角度数大于等于180度且小于等于200度,所述卡扣33上设置弧形凹槽,该弧形凹槽圆弧段的
圆心角度数大于等于160度小于等于180度。
[0010]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桁架楼层板,所述底模20为纤维水泥平板。
[0011]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桁架楼层板,所述连接件30为若干;当其固定到下弦筋12上时,连接件30各自分别连接在一对下弦筋12的其中一弦上,或者连接到一对下弦筋12中的两个弦上;当其固定到腹杆13上的下部凸出部位时,连接件30各自分别连接在一对腹杆13上的其中一个上,或者连接到一对腹杆13中的两个杆上。
[0012]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桁架楼层板,设置至少一个桁架10,当桁架10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则互相平行设置。
[0013]本技术中:
[0014]桁架楼层板是指将桁架与平板(免拆底模)连接成一体的立体组合模板,以承受现浇混凝土自重及施工荷载的组合楼承板;
[0015]纤维水泥平板是指以水泥为胶凝材料,有机合成纤维、无机矿物纤维或纤维素纤维等为增强材料,经成型、加压、蒸压养护制成的板材;为保证纤维水泥平板在施工过程中能承受现浇混凝土自重和施工荷载,其性能指标应控制在以下范围:表观密度1.0-1.5g/cm3,吸水率20-35%,湿胀率0.2-0.3%,保水抗折强度10-20%,抗冲击强度1.5-3.0KJ/m2,纵横抗折比55-65%,抗折强度比率65-75%;
[0016]桁架是指由杆件彼此连接而成的结构。优选的以钢筋为杆件,组成具有三角形单元的平面或空间结构,包括一个上弦、一对下弦及腹杆,互相通过电阻点焊连接而成。
[0017]连接件是指连接桁架与纤维水泥平板(底模)的专用连接件。
[0018]本技术提供的桁架楼层板,将桁架与平板(免拆底模)连接成一体的立体组合楼承板,尤其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8度及8度以下地区混凝土和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1.按传统钢筋混凝土楼板设计,不需设置后浇带。本技术提供的桁架楼层板,底模厚度一般为10—20mm,不参与结构受力计算,楼板设计按普通现浇混凝土楼板设计,设计计算简单。底模上侧可布设通长横向受力钢筋,板缝连接处不需设置混凝土后浇带,施工方便。2.连接件兼具混凝土保护层垫块的作用。本技术提供的桁架楼层板,其中的连接件可兼具混凝土保护层垫块的作用,为桁架下弦钢筋以及施工中增加布设的通长横向受力钢筋与底模上侧之间预留有足够的空间,施工过程中该预留空间浇筑上混凝土,能够很好的保证最外层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保证桁架下弦钢筋和增加布设的横向受力钢筋的使用寿命。3.保证室内净高,工程造价相对较低。本技术提供的桁架楼层板与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相比,应用于中、小跨度楼板,可减少楼板厚度,保证楼层净高,楼层板底模表面平整,可替代楼板现浇混凝土模板,达到免抹灰要求。保证了房屋居住舒适度,降低了工程造价。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桁架楼层板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桁架楼层板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桁架楼层板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桁架楼层板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桁架楼层板的立体示意图。
[0024]其中:10

桁架,11

上弦筋、12

下弦筋13

腹杆,20

底模,30

连接件,31

底座,32

圆弧凹槽,33

卡扣,34

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26]本说明书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桁架楼层板,包括桁架(10)、底模(20)、连接件(30),所述桁架(10)包括一个上弦筋(11)、一对下弦筋(12)及一对腹杆(13),所述上弦筋(11)与一对下弦筋(12)互相平行且与该一对下弦筋(12)等距离设置,所述上弦筋(11)通过一对腹杆(13)分别与一对下弦筋(12)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0)包括底座(31)和卡扣(33),所述底座(31)顶端设置圆弧凹槽(32),下弦筋(12)设置在底座(31)顶端圆弧凹槽(32)内并被卡扣(33)固定,所述底座(31)底端通过螺钉(34)固定到底模(20)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桁架楼层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1)设置为空心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桁架楼层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1)上设置的空心结构为二个或二个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桁架楼层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1)顶端设置的圆弧凹槽(32)的圆心角度数大于等于180度且小于等于200度,所述卡扣(33)上设置弧形凹槽,该弧形凹槽圆弧段的圆心角度数大于等于160度小于等于180度。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桁架楼层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20)为纤维水泥平板。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桁架楼层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20)为纤维水泥平板。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滨王志国孟凡超刘亚莉杜坤曹荣利王浩岳琦王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建设科技与产业化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