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猪输送间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7103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8: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猪输送间隔装置,包括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分隔架和抬升机构;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延伸经过所述分隔架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上方,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高度逐渐降低;所述分隔架布置在所述第二输送架旁,所述分隔架的宽度沿靠近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抬升机构布置在所述第二输送架和分隔架之间,所述抬升机构包括沿着分隔架的宽度方向延伸的能上下移动的抬升杆;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用以将悬吊的生猪依次输送至对应所述分隔架、抬升杆和第二输送机构。应用本技术方案可实现方便间隔码放生猪的功效。效。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猪输送间隔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生猪输送间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生猪的屠宰加工生产线中,需要将整只生猪在不同的工序位置上移动。在生猪从宰杀工序取下时,需要将生猪运输至另一工序时,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其一、通过统一的运输推车将生猪运输至下一工序;其二、通过传送带装置运输至下一工序。特别地,在从悬吊的输送链将切半的生猪转运至输送带上时,其需要卸下后再依次间隔码放在输送带上,操作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生猪输送间隔装置。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猪输送间隔装置,包括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分隔架和抬升机构;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延伸经过所述分隔架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上方,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高度逐渐降低;所述分隔架布置在所述第二输送架旁,所述分隔架的宽度沿靠近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抬升机构布置在所述第二输送架和分隔架之间,所述抬升机构包括沿着分隔架的宽度方向延伸的能上下移动的抬升杆;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用以将悬吊的生猪依次输送至对应所述分隔架、抬升杆和第二输送机构。
[0005]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动力部件和连接在所述输送动力部件上的挂钩部件,所述输送动力部件用以带动所述挂钩部件移动;所述挂钩部件包括左右两侧的两个挂钩体,两个挂钩体分别用以连接沿脊椎切半的生猪。
[0006]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用以依次输送生猪至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当输送至第一位置时,切半的生猪对应分隔至分隔架的两侧;当输送至第二位置时,切半的生猪的下部对应至抬升杆;当输送至第三位置时,抬升杆向上移动以将切半的生猪的下部抬升。
[0007]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抬升机构包括基架、抬升气缸和导向杆;所述抬升气缸布置在所述基架上,所述导向杆导向连接所述抬升杆和基架,所述抬升气缸连接所述抬升杆以带动抬升杆上下移动。
[0008]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包括两个导向杆,两个导向杆分别连接在所述抬升杆的两端。
[0009]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分隔架包括直立杆和连接所述直立杆的边杆,所述边杆呈U形结构且其开口的两端连接所述基架,所述直立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基架,另一端连接所述边杆。
[0010]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分隔架的高度沿远离第二输送带的方向逐渐增大。
[0011]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输送机构是输送带。
[0012]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生猪输送间隔装置包括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分隔架和抬升机构;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延伸经过所述分隔架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上方,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高度逐渐降低;所述分隔架布置在所述第二输送架旁,所述分隔架的宽度沿靠近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抬升机构布置在所述第二输送架和分隔架之间,所述抬升机构包括沿着分隔架的宽度方向延伸的能上下移动的抬升杆;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用以将悬吊的生猪依次输送至对应所述分隔架、抬升杆和第二输送机构。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带动生猪先对应至所述分隔架,生猪为沿着脊椎切半开的,因此,切半的生猪会被分隔架开。并且因为分隔架的宽度沿靠近第二输送机构的方向逐渐增大,因此,生猪越靠近第二输送机构,切半的生猪会越发相互远离,直至生猪的下部接触到抬升杆,抬升杆向上移动会带动生猪的下部向上移动,以方便第一输送机构将生猪拖动至第二输送机构上。因此在第二输送机构上的切半的生猪便间隔码放,工人只需要将生猪的上部从第一输送机构卸下即可。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生猪输送间隔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生猪输送间隔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分隔架和抬升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18]在下文中被用于描述附图的某些方向性术语,例如“内”、“外”、“上方”、“下方”和其它方向性术语,将被理解为具有其正常含义并且指正常看附图时所涉及的那些方向。除另有指明,本说明书所述方向性术语基本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常规方向。
[0019]本技术中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一个”、“第二”、“第二个”及其类似术语,在本技术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重要性,而是用于将一个部件与其它部件进行区分。
[0020]参阅图1

图3,一种生猪输送间隔装置,包括第一输送机构1、第二输送机构2、分隔架3和抬升机构4;所述第一输送机构1延伸经过所述分隔架3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2的上方,所述第一输送机构1的高度逐渐降低;所述分隔架3布置在所述第二输送架旁,所述分隔架3的宽度沿靠近所述第二输送机构2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抬升机构4布置在所述第二输送架和分隔架3之间,所述抬升机构4包括沿着分隔架3的宽度方向延伸的能上下移动的抬升杆41;所述第一输送机构1用以将悬吊的生猪依次输送至对应所述分隔架3、抬升杆41和第二输送机构2。
[0021]所述第一输送机构1带动生猪先对应至所述分隔架3,生猪为沿着脊椎切半开的,因此,切半的生猪会被分隔架3开。并且因为分隔架3的宽度沿靠近第二输送机构2的方向逐渐增大,因此,生猪越靠近第二输送机构2,切半的生猪会越发相互远离,直至生猪的下部接触到抬升杆41,抬升杆41向上移动会带动生猪的下部向上移动,以方便第一输送机构1将生猪拖动至第二输送机构2上。
[0022]所述第一输送机构1连接在天花板上并包括输送动力部件11和连接在所述输送动力部件11上的挂钩部件12,所述输送动力部件11用以带动所述挂钩部件12移动;所述挂钩部件12包括左右两侧的两个挂钩体121,两个挂钩体121分别用以连接沿脊椎切半的生猪。所述输送动力部件11可以是常见的输送链机构,由动力源驱动而带动挂钩部件12移动,所述第一输送机构1可以包括多个挂钩部件12以实现多个生猪的分隔工作。
[0023]所述第一输送机构1用以依次输送生猪至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当输送至第一位置时,切半的生猪对应分隔至分隔架3的两侧;当输送至第二位置时,切半的生猪的下部对应至抬升杆41;当输送至第三位置时,抬升杆41向上移动以将切半的生猪的下部抬升。
[0024]所述抬升机构4包括基架42、抬升气缸43和导向杆44;所述抬升气缸43布置在所述基架42上,所述导向杆44导向连接所述抬升杆41和基架42,所述抬升气缸43连接所述抬升杆41以带动抬升杆41上下移动。所述抬升机构4包括两个导向杆44,两个导向杆44分别连接在所述抬升杆41的两端。所述分隔架3包括直立杆31和连接所述直立杆31的边杆32,所述边杆32呈U形结构且其开口的两端连接所述基架42,所述直立杆31的一端连接所述基架42,另一端连接所述边杆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猪输送间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分隔架和抬升机构;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延伸经过所述分隔架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上方,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高度逐渐降低;所述分隔架布置在所述第二输送机构旁,所述分隔架的宽度沿靠近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抬升机构布置在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和分隔架之间,所述抬升机构包括沿着分隔架的宽度方向延伸的能上下移动的抬升杆;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用以将悬吊的生猪依次输送至对应所述分隔架、抬升杆和第二输送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生猪输送间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动力部件和连接在所述输送动力部件上的挂钩部件,所述输送动力部件用以带动所述挂钩部件移动;所述挂钩部件包括左右两侧的两个挂钩体,两个挂钩体分别用以连接沿脊椎切半的生猪。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猪输送间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用以依次输送生猪至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当输送至第一位置时,切半的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忠爱张志刚苏永裕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华厦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