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秀营专利>正文

一种防治枣疯病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87036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8: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治枣疯病的新方法,其中,所述利用抗枣疯病枣树接穗防治枣疯病是通过采用抗枣疯病枣树接穗在枣树上嫁接的方法,使枣树对枣疯病植原体产生免疫力或通过接穗产生的抗体使感染枣疯病的枣树康复。利用这一方法能够使不抗枣疯病的枣树品种转变为抗枣疯病的枣树品种。本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使被称作枣树癌症的枣疯病得到根治。得到根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治枣疯病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病害防治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治枣疯病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枣疯病又称丛枝病、扫帚病、火龙病,果农称其为“疯枣树”或“公枣树“,发生广泛,是由植原体引起的强传染性毁灭性病害,有昆虫、嫁接工具等多种传播途径。发病初期先在枣树的上部个别枝上先出现症状,而后发展至全株。枝叶丛生、叶片黄化及花器退化是该病的主要特征。发病植株,主要表现如下:
[0003]1.根部疯树主根由于不定芽的大量萌发,往往长出一丛丛的短疯根,同一条根上可出现多丛疯根。后期病根皮层腐烂,严重者全株死亡。
[0004]2.枝条病树的主芽和副芽同时萌发形成发育枝,并且枝叶丛生、叶片黄化、叶缘上卷,硬而脆,暗淡无光。新枝上的芽可多次萌发,形成细弱、节间短、叶片小而黄的丛生枝。病枝一般不结果,疯枝上的叶,冬季不易脱落。
[0005]3.叶片开花后长出的病叶狭长,具有暗脉,淡绿色,容易焦枯,有时在叶背中脉上又长出1个很小的暗脉片,似鼠耳形。
[0006]4.花器病树的花器管出现返祖现象,花梗、萼片、花瓣、雄蕊、雌蕊退化成细弱的枝、叶等营养器管,花梗变长4~5倍,萼片、花瓣、雄蕊均可变为小叶,有时雌蕊变成小枝,具有小分枝,枝头偶尔也能抽生2片小叶,致使结果枝变成细小密集的丛生枝。
[0007]5.全株严重时全株死亡。枣树感染枣疯病后的发病时间是两个月至一年,发病后的死亡时间是一年至六年,枣疯病因此被称作枣树的癌症。我国红枣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的98%以上,我国新老枣区枣疯病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我国红枣产业正面临被枣疯病毁灭的危险。
[0008]目前枣疯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
[0009]1.农业防治清除疯枝,铲除无经济价值的病株。选用抗病的酸枣品种作砧木。在无枣疯病的枣园中采取接穗、接芽或分根进行繁殖,以培育无病苗木。加强果园管理,增施碱性肥和农家肥。
[0010]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手摇钻在病树根茎部钻孔,于春季枣树萌芽期或10月间,每株病树滴注浓度0.1%的四环素药液500毫升。在树干基部或中下部无疤节处两侧各钻1个孔,深达髓心,两孔垂直距离10~20厘米,用高压注射器注入含1万单位的土霉素药液。发病初期每亩喷0.2%的氯化铁溶液75~100千克,隔5~7天喷1次,连续2~3次。
[0011]以上两种方法并不能根治枣疯病,还会反复发作。
[0012]3.抗枣疯病枣树品种的选育。我国科技工作者从1997年以来,在全国收集抗枣疯病的枣树种质,先后选育出“抗疯1号”(又名星光)、“昌云1号”等多个抗枣疯病枣树品种。但是,由于这些抗枣疯病枣树优良品种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却很难在枣树生产中应用推广。这些抗枣疯病品种当干食枣卖品质不如金丝小枣、新疆大枣等干食枣品种,当鲜食枣卖品质不如沾化冬枣等鲜食枣品种,造成在实际生产上很难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0013]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枣疯病的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将抗枣疯病枣树上的枝条或树皮嫁接在枣树上。
[0014]进一步的,所述枝条为抗枣疯病枣树上生长的0.3

20毫米直径的一年生以上主枝、侧枝或当年生嫩枝。
[0015]进一步的,一年生以上主枝和侧枝嫁接时间主要在春季;当年生二次枝做接穗的最适宜期间是9月10日至20日。
[0016]进一步的,枣树苗木嫁接春季可采用剪刀劈接的方法,对定植的枣树可采用舌接、腹接、插皮嫁接的方法。
[0017]进一步的,利用抗枣疯病枣树枝条的树皮进行嫁接。可在整个枣树生长季进行。
[0018]进一步的,以预防为目的嫁接,嫁接位置为枣树枝干的任何部位,以便于操作为宜;以治疗为目的的嫁接,嫁接位置应该选择在未出现枣疯病症状的枝条上进行嫁接。
[0019]进一步的,所述抗枣疯病枣树包括抗枣疯病早熟冬枣、昌云一号、抗疯一号,及用其接穗嫁接过的其它枣树品种的子代、孙代枣树。
[0020]一种利用嫁接抗枣疯病枣树接穗的方法,构建抗枣疯病枣树新品种选育体系。
[0021]一种防治枣疯病的方法在治疗类菌质体导致的病害上的应用。
[0022]对未感染枣疯病的枣树,只需嫁接一枚抗枣疯病接穗或树皮,就能起到预防枣疯病的作用。
[0023]对已感染枣疯病的枣树,只需嫁接一至数枚抗枣疯病接穗,就能够达到使轻度和中度枣疯病植株康复的目的。对当年不能完全康复、叶片泛黄的植株,第二年春天可再次嫁接一枚抗枣疯病接穗。凡是嫁接过抗枣疯病接穗并成活的枣树,都会转变成为抗枣疯病枣树,除嫁接的那部分枝条是嫁接品种的品质外,原有枣树的其他部分保持其原来的品质不变。
[0024]对轻度感染枣疯病的枣树,剪去疯树枝,仅需嫁接1枚抗枣疯病枣树接穗,就能够使该枣树不再萌发新的具有枣疯病症状的树枝和花叶。
[0025]抗枣疯病枣树中的抗病因子很可能是类菌质体的一种能够在活体内自我繁殖的超强抗体,它在枣树体内即可纵向移动,也可横向移动,能够随着枣树的体液在树冠和根系间流动。
[0026]抗枣疯病早熟冬枣、昌云一号、抗疯一号(星光)和嫁接过抗枣疯病接穗的每一棵枣树,都可作为采集具有防治枣疯病“疫苗”和“药物”的天然工厂。
[0027]利用抗枣疯病嫁接穗防治枣疯病,具有成本低、简单易行、能够快速根治枣疯病的特点。
[0028]本申请专利技术人李秀营选育的抗枣疯病早熟冬枣是从沾化冬枣中选育出来的一个芽变品种,具有平均果个更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更高、口感更好、早食性强、抗枣疯病、成熟期早1个月等优良生物学性状。抗枣疯病早熟冬枣在枣疯病树上嫁接后,不仅能够正常生长发育,而且能够使枣疯病的丛枝病叶很快消退,还能够使细小的枣疯病树叶逐渐变大直至恢复正常。在对枣疯病敏感的枣树上仅需嫁接一枚抗枣疯病的枣树接穗,无论是再嫁接枣疯病接穗,还是再嫁接枣疯病树皮,都不能使其感染枣疯病。最重要的科学发现是:抗枣疯病早熟冬枣、抗疯1号、昌云1号等抗枣疯病枣树品种,其嫁接穗不但能够像疫苗一样预防
枣疯病,而且能够像药物一样能够使感染枣疯病的枣树康复,还能够把不抗枣疯病的枣树品种转变成抗枣疯病的枣树品种。
[0029]实验结果表明:仅需一枚抗枣疯病嫁接穗,就能够使枣疯病的预防率达到100%!轻度感染和中度感染枣疯病的枣树,仅需嫁接1—2枚接穗即可康复。重度感染枣疯病的枣树树冠大部分被病枝覆盖,表面上看尚未发出丛枝的树枝髓心已由绿色变成了灰黑色,已经病入膏肓,即使嫁接的抗枣疯病嫁接穗勉强能够成活,也无法挽救枣树的生命,会突然出现回芽现象,整株枣树也会随之死亡。
[0030]我国枣树主栽品种普遍对枣疯病的植原体敏感。这种枣疯病防治方法具有成本低、效果好、不改变现有主栽品种的品质特性,能在短时间内根治枣疯病的特点。
[0031]众所周知,微生物分为细菌、病毒和类菌质体三大类。引发枣疯病的病原体是一种植原体,属于类菌质体的一种。科学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枣疯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抗枣疯病枣树上的枝条或树皮嫁接在枣树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枣疯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枝条为抗枣疯病枣树上生长的0.3

20毫米直径的一年生以上主枝、侧枝或当年生嫩枝。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治枣疯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年生以上主枝和侧枝嫁接时间主要在春季;当年生二次枝嫁接的最适宜期间是9月10日至20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枣疯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枣树苗木嫁接春季可采用剪刀劈接的方法,对定植的枣树可采用舌接、腹接、插皮嫁接的方法。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枣疯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秀营于巧玉
申请(专利权)人:李秀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