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捷式高支模监测预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86896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捷式高支模监测预警系统,包括框架部分,框架部分的下方安装有监测部分,监测部分包括安装于地面的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发射器将红外线通过固定在框架部分上的挡板部分下方的水平反光镜发射到远处设定的红外线接收器,用于确定高支模是否已沉降到最低限度;框架部分上还安装有预测部分,预测部分包括安装于框架部分的长立杆单元上的两组应变片,每组应变片分别为位于上方的第一应变片和位于下方的第二应变片,第一应变片和第二应变片通过全桥接法连接最后接入位于第二应变片下方的接线端子,接线端子与控制箱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系统可直接应用在现有高支模中,实时监测高支模的情况,实现高支模的应变预测,提前预警。提前预警。提前预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捷式高支模监测预警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的
,尤其涉及一种便捷式高支模监测预警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高大模板指的是超过一定高度,宽度的梁板浇筑下的支撑结构。通常在现场进行搭设,在高支模搭设前通常采用软件进行计算,最后确定搭设的立杆数、步距。承插式盘扣式脚手架,通常采用承插的方式进行拼装。但是由于现场施工作业人员,场地工况较为复杂。通常搭设出的高支模,与理论计算出的实际情况有所差别,这也为施工埋下一定的安全隐患。
[0003]现有的高支模监测系统,通常在高支模外部搭设传感器,这种方式费用较高,不够经济,且安装过程繁琐,存在高空作业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便捷式高支模监测预警系统,该系统可直接应用在现有高支模中,实时监测高支模的情况,实现高支模的应变预测,提前预警。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捷式高支模监测预警系统,包括作为支撑结构的框架部分,所述框架部分的下方安装有监测部分,所述监测部分包括安装于地面的红外线发射器,所述红外线发射器将红外线通过固定在所述框架部分上的挡板部分下方的水平反光镜发射到远处设定的红外线接收器,用于确定高支模是否已沉降到最低限度;所述框架部分上还安装有预测部分,所述预测部分包括安装于框架部分的长立杆单元上的两组应变片,同时每组应变片分别为位于上方的第一应变片和位于下方的第二应变片,第一应变片和第二应变片通过全桥接法连接最后接入位于第二应变片下方的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与控制箱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预测部分还包括安装在两个环形插盘之间的丝杆,所述丝杆的中部安装有拉压传感器;两个环形插盘分别固定在所述长立杆单元的上下两端之间。
[0007]进一步的,所述框架部分由下至上依次由盘扣式底座、长立杆单元、中立杆单元、U型调整座连接而成,每部件之间通过环形插盘固定连接;位于同一平面的相邻的两个环形插盘之间通过横杆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框架部分中安装有挡板部分,所述挡板部分包括X型支架和位于X型支架上的挡板,所述X型支架的四个端部的开口分别咬合在位于同一平面的四个环形插盘上,第一插销从竖直方向穿过所述开口插入所述环形插盘中实现X型支架和环形插盘之间的固定。
[0009]优选的,所述X型支架的四角的顶面上还设有第二插销,所述挡板盖在由位于同一平面的四个第二插销围成的通道中;所述X型支架的四角的侧面上还设有拉线传感器安装
板。
[0010]优选的,所述监测部分还包括拉线传感器,所述拉线传感器的一端固定在地面,另一端与所述X型支架上的拉线传感器安装板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箱中设有依次连接的信号放大器、PLC控制器、报警器,所述信号放大器与所述接线端子连接,当检测到应变片的变化值达到峰值,所述PLC控制器控制报警器进行报警。
[0012]优选的,所述框架部分的盘扣式底座由空心油缸代替,所述空心油缸对长立杆单元进行载荷施加,用于模拟施工过程中的收到载荷情况。
[0013]由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1、成本低廉,结构简单,只需要应变片、接线端子、拉压传感器即可完成监测立杆单元的改装。
[0015]2、便捷、可移动性强,通过立杆单元上接线端子的快速插拔,高效应对各种不同的监测地点。
[0016]3、可通过下方安设的空心油缸对监测立柱单元施加载荷,对载荷增加情况进行模拟,实现高支模的应变预测,提前预警。
[0017]4、通过四角安装的拉线传感器随时监测高支模系统受压情况,可迅速找出何处受压不均匀。
[0018]5、通过安装于地面的红外线发射器,将红外线通过高支模系统底部水平反光镜传到远处红外线接收器上,随时监测高支模系统整体沉降情况,当沉降到指定高度时,红外线接收器接收到红外线并发出信号,提醒施工人员。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0020]图1是本技术的便捷式高支模监测预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的框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技术的预测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技术的挡板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本技术的监测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标号说明:
[0026]100

框架部分:
[0027]101

盘扣式底座;102a

长立杆单元;102b

中立杆单元;103

U型调整座;104

横杆;105

环形插盘;
[0028]200

预测部分:
[0029]201

空心油缸;202

控制箱;203

丝杆;204

拉压传感器;205

接线端子;206a

第一应变片;206b

第二应变片;
[0030]300

挡板部分:
[0031]301

挡板;302

X型支架;302a

第一插销;302b

第二插销;302c

拉线传感器安装板;302d

水平反光镜;
[0032]400

监测部分:
[0033]401

红外线发射器;402

拉线传感器;403

红外线接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5]下面参见图1~图5对本技术的便捷式高支模监测预警系统进行详细说明。
[0036]本技术的便捷式高支模监测预警系统由框架部分100构成主体,框架部分100的下方安装有监测部分400,框架部分100上还安装有预测部分200,框架部分100中安装有挡板部分300。框架部分100安装于地面上,作为整体的结构支撑。
[0037]监测部分4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捷式高支模监测预警系统,包括作为支撑结构的框架部分(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部分(100)的下方安装有监测部分(400),所述监测部分(400)包括安装于地面的红外线发射器(401),所述红外线发射器(401)将红外线通过固定在所述框架部分(100)上的挡板部分(300)下方的水平反光镜(302d)发射到远处设定的红外线接收器(403),用于确定高支模是否已沉降到最低限度;所述框架部分(100)上还安装有预测部分(200),所述预测部分(200)包括安装于框架部分(100)的长立杆单元(102a)上的两组应变片,同时每组应变片分别为位于上方的第一应变片(206a)和位于下方的第二应变片(206b),第一应变片(206a)和第二应变片(206b)通过全桥接法连接最后接入位于第二应变片(206b)下方的接线端子(205),所述接线端子(205)与控制箱(20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捷式高支模监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测部分(200)还包括安装在两个环形插盘(105)之间的丝杆(203),所述丝杆(203)的中部安装有拉压传感器(204);两个环形插盘(105)分别固定在所述长立杆单元(102a)的上下两端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捷式高支模监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部分(100)由下至上依次由盘扣式底座(101)、长立杆单元(102a)、中立杆单元(102b)、U型调整座(103)连接而成,每部件之间通过环形插盘(105)固定连接;位于同一平面的相邻的两个环形插盘(105)之间通过横杆(104)连接。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通王帅游明王爱勋李文祥钱晨王理刘晨吴克洋杨威李新峰赵雷王波奚邦凤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