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架总成以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6381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8:07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一种车架总成以及车辆。车架总成包括承载式车体以及后悬架总成,承载式车体包括框架车身以及连接于框架车身的后纵梁,后纵梁沿车辆的长度方向设置。后悬架总成连接于框架车身;后悬架总成包括连接于框架车身的空气弹簧,空气弹簧与后纵梁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车辆包括后轮以及上述任一项的车架总成,后轮通过后悬架总成连接于承载式车体。上述的车架总成以及车辆的重量较轻、成本较低,且具备较佳的减震缓冲的效果,驾乘体验较好。体验较好。体验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架总成以及车辆


[0001]本申请涉及交通工具
,特别涉及一种车架总成以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传统的商用车辆受到产线、成本、周期、工艺等多方面的限制,通常采用承载式车身结合板簧的组合方式,这样的搭配无法满足较高的乘驾舒适性需求。随着商用车辆小型化、家用化,对乘驾舒适性的追求越来越高。所以急需一种新的结构,满足舒适性、经济性等高端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架总成以及车辆。
[0004]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架总成,车架总成应用于车辆。车架总成包括承载式车体以及后悬架总成,承载式车体包括框架车身以及连接于框架车身的后纵梁,后纵梁沿车辆的长度方向设置。后悬架总成连接于框架车身;后悬架总成包括连接于框架车身的空气弹簧,空气弹簧与后纵梁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
[0005]其中,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框架车身设有第一连接部,空气弹簧与第一连接部在车辆的高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空气弹簧的一端连接于车辆的后轮,另一端连接于第一连接部。
[0006]其中,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后悬架总成还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沿着高度方向依次穿设并连接第一连接部及空气弹簧。
[0007]其中,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后悬架总成还包括拖曳臂,拖曳臂一端用于连接车辆的后轮,另一端连接于框架车身,拖曳臂与后纵梁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
[0008]其中,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框架车身设有第二连接部,后悬架总成还包括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沿着宽度方向依次穿设并连接第二连接部以及拖曳臂。
[0009]其中,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后悬架总成还包括后减震器,后减震器的一端用于连接车辆的后轮,另一端连接于框架车身,后减震器与后纵梁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
[0010]其中,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框架车身设有第三连接部,后悬架总成还包括第三连接件,第三连接件沿着宽度方向依次穿设并连接第三连接部以及后减震器。
[0011]其中,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车架总成还包括连接于框架车身的前悬架总成,前悬架总成为双叉臂悬架结构。
[0012]其中,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前悬架总成包括上叉臂,上叉臂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以及第三连接端,第一连接端用于连接车辆的前轮,第二连接端、第三连接端均通过球头直接与框架车身连接。
[0013]其中,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前悬架总成包括下叉臂,下叉臂包括第四连接端、第五连接端以及第六连接端,第四连接端用于连接车辆的前轮,第五连接端、第六连接端均通过球头直接与框架车身连接。
[0014]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其包括后轮以及上述任一项的车架总成,后轮通过后悬架总成连接于承载式车体。
[001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架总成以及车辆中,采用空气弹簧搭配承载式车体,突破了现有技术中设计的局限性,利用承载式车体的框架重量较轻、成本较低的特点的同时,加入空气弹簧进行缓冲,能够保证车辆具有良好的操控性以及较佳的减震缓冲的效果,因此具备较好的驾乘体验。进一步地,空气弹簧与后纵梁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使空气弹簧与后纵梁的布局基本沿着水平面布局,而不是沿着竖直平面布局,能够节省这些部件在车辆的高度方向上占用的空间,因此有利于将后纵梁的高度适当降低,使得车辆的内部的地板不必预留让位于后纵梁的凸起,地板可以实现全平面,有利于扩大车内空间,便于车内多场景应用,另外可以使整车重心降低,提高驾驶性能。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及车架总成的部分结构示的仰视图。
[0018]图2是图1所示车架总成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0019]图3是图2所示车架总成中包含空气弹簧的局部示意图。
[0020]图4是图3所示空气弹簧与车架总成中的框架车身的连接示意图。
[0021]图5是图1所示车架总成中包含后悬架总成的局部示意图。
[0022]图6是图5所示后悬架总成的拖曳臂与框架车身的连接示意图。
[0023]图7是图5所示后悬架总成的拖曳臂与框架车身的另一视角的连接示意图。
[0024]图8是图5所示后悬架总成的减震器与框架车身的连接示意图。
[0025]图9是图5所示后悬架总成的减震器与框架车身的另一视角的连接示意图。
[0026]图10是图1所示车架总成中包含前悬架总成的局部示意图。
[0027]图11是图10所示前悬架总成的上叉臂与框架车身的连接示意图。
[0028]图12是图10所示前悬架总成的下叉臂与框架车身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30]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1]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
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2]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架总成100以及配置有车架总成100的车辆200,车架总成100应用于车辆200中,其作为车辆200的主要支撑结构,用于支撑、连接车辆200的各零部件,并承受来自车内外的各种载荷。车辆200可以为电动汽车、燃油汽车、油电混动车等,本说明书对此不作限制。车辆200可以包括上述的车架总成100以及车轮210,车轮210连接于车架总成100。其中,车轮210可以包括前轮211以及后轮213,以平衡地支撑车架总成100,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车轮210还可以包括其他更多的车轮,本说明书对此不作展开说明。
[0033]在本申请中,车架总成100包括承载式车体10以及后悬架总成30,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架总成,所述车架总成应用于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总成包括:承载式车体,所述承载式车体包括框架车身以及连接于所述框架车身的后纵梁,所述后纵梁沿所述车辆的长度方向设置;以及后悬架总成,连接于所述框架车身;所述后悬架总成包括连接于所述框架车身的空气弹簧,所述空气弹簧与所述后纵梁在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车身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空气弹簧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在所述车辆的高度方向上相对设置;所述空气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车辆的后轮,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悬架总成还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沿着所述高度方向依次穿设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空气弹簧。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悬架总成还包括拖曳臂,所述拖曳臂一端用于连接所述车辆的后轮,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框架车身,所述拖曳臂与所述后纵梁在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车身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后悬架总成还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沿着所述宽度方向依次穿设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以及所述拖曳臂。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总成,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易泽华乐雪胜罗培锋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