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PU底托及上盖组装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6380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高效率的CPU底托及上盖组装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设置在机械手末端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上盖夹爪和底托夹爪,所述上盖夹爪和所述底托夹爪均包括固定板、浮动板和吸板,所述固定板固设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浮动板通过浮动组件与所述固定板浮动连接,所述吸板设置在所述浮动板上,所述吸板上设置有若干真空吸盘,所述真空吸盘与外部的真空发生器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于服务器主板组装的技术领域。器主板组装的技术领域。器主板组装的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PU底托及上盖组装机构


[0001]本技术应用于服务器主板组装的
,特别涉及一种CPU底托及上盖组装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自动化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CM厂在减少人工投入实现生产自动化,对于传统的功能测试如何转型升级为自动化测试迎来新的挑战,目前CPU底托及上盖的组装主要是通过人工来完成的,人工组装效率低、劳动力成本高,组装容易出错,并且有可能出现漏装螺丝等现象,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自动化的组装机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CPU底托及上盖组装机构,本机构采用了双料爪的设计,配合底托顶升模组可在一个工位上完成CPU底托及CPU上盖的组装,大大提高了组装效率。
[0004]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设置在机械手末端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上盖夹爪和底托夹爪,所述上盖夹爪和所述底托夹爪均包括固定板、浮动板和吸板,所述固定板固设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浮动板通过浮动组件与所述固定板浮动连接,所述吸板设置在所述浮动板上,所述吸板上设置有若干真空吸盘,所述真空吸盘与外部的真空发生器连通,所述一种CPU底托及上盖组装机构还包括底托顶升模组。
[0005]进一步,所述底托顶升模组包括固定座、定位平台、第一直线轴承、第一导柱和第一气缸,两个所述第一直线轴承和所述第一气缸均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定位平台设置在所述固定座的上方,两个所述第一导柱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直线轴承滑动配合,所述第一导柱的一端与所述定位平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动端与所述定位平台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一导柱在所述第一直线轴承的下方滑动配合有第二直线轴承,两个所述第二直线轴承均固定在定位横梁上,所述定位横梁通过若干连接杆与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横梁的下方设置有定位联动杆,两个所述第一导柱的底部均与所述定位联动杆连接,所述定位联动杆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横梁对应配合的缓冲器。
[0006]进一步,所述底托顶升模组还包括顶升平台、第三直线轴承、第二导柱和第二气缸,两个所述第三直线轴承和所述第二气缸均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两个所述第二导柱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三直线轴承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导柱的一端与所述顶升平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动端与所述顶升平台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二导柱在所述第三直线轴承的下方滑动配合有第四直线轴承,两个所述第四直线轴承均固定在定位导向板上,所述定位导向板通过若干连杆与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导向板的下方设置有顶升联动杆,两个所述第二导柱的底部均与所述顶升联动杆连接,所述顶升平台上设置有底托定位座,所述定位平台上设置有供所述顶升平台穿过的通孔。
[0007]进一步,所述浮动组件包括第五直线轴承、第三导柱和第一弹簧,所述第五直线轴
承和所述第三导柱分别固定在所述固定板和所述浮动板上或所述第五直线轴承和所述第三导柱分别固定在所述浮动板和所述固定板上,所述第一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时,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浮动板和所述固定板抵接。
[0008]进一步,所述一种CPU底托及上盖组装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的视觉检测模组。
[0009]进一步,所述一种CPU底托及上盖组装机构还包括电批模组,所述电批模组包括电批、电批固定座、弹簧座和等高螺丝,所述电批固定在所述电批固定座上,所述电批固定座通过滑轨和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弹簧座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等高螺丝的固定端穿过所述弹簧座上的通孔连接在所述电批固定座上,所述等高螺丝远离所述固定端的一端设置有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的限位部,所述等高螺丝上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时,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弹簧座和所述电批固定座抵接。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双夹爪的设计,配合底托顶升模组可以在一个工位上完成CPU上盖和CPU底托的组装,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所述电批模组用于拧紧螺丝,将CPU上盖和CPU底托紧固到服务器主板上,所述视觉检测模组用于检测螺丝是否漏装。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连接于机械手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所述上盖夹爪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所述底托夹爪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是所述底托顶升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5是所述定位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6是所述顶升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1至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技术包括设置在机械手末端的连接板1,所述连接板1上设置有上盖夹爪2和底托夹爪3,所述上盖夹爪2和所述底托夹爪3均包括固定板4、浮动板5和吸板6,所述固定板4固设在所述连接板1上,所述浮动板5通过浮动组件与所述固定板4浮动连接,所述吸板6设置在所述浮动板5上,所述吸板6上设置有若干真空吸盘7,所述真空吸盘7与外部的真空发生器连通所述一种CPU底托及上盖组装机构还包括底托顶升模组8。
[001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一种CPU底托及上盖组装机构还包括底托顶升模组8,所述底托顶升模组8包括固定座801、定位平台802、第一直线轴承803、第一导柱804和第一气缸805,两个所述第一直线轴承803和所述第一气缸805均设置在所述固定座801上,所述定位平台802设置在所述固定座801的上方,两个所述第一导柱804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直线轴承803滑动配合,所述第一导柱804的一端与所述定位平台80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805的活动端与所述定位平台802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一导柱804在所述第一直线轴承803的下方滑动配合有第二直线轴承806,两个所述第二直线轴承806均固定在定位横梁807上,所述定位横梁807通过若干连接杆808与所述固定座801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横梁807的下方
设置有定位联动杆809,两个所述第一导柱804的底部均与所述定位联动杆809连接,所述定位联动杆809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横梁807对应配合的缓冲器818,所述定位平台802上设置有若干定位销819。
[001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托顶升模组8还包括顶升平台810、第三直线轴承811、第二导柱812和第二气缸813,两个所述第三直线轴承811和所述第二气缸813均固定在所述固定座801上,两个所述第二导柱812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三直线轴承811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导柱812的一端与所述顶升平台810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缸813的活动端与所述顶升平台810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二导柱812在所述第三直线轴承811的下方滑动配合有第四直线轴承814,两个所述第四直线轴承814均固定在定位导向板815上,所述定位导向板815通过若干连杆816与所述固定座801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导向板815的下方设置有顶升联动杆817,两个所述第二导柱812的底部均与所述顶升联动杆817连接,所述顶升平台810上设置有底托定位座8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PU底托及上盖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机械手末端的连接板(1),所述连接板(1)上设置有上盖夹爪(2)和底托夹爪(3),所述上盖夹爪(2)和所述底托夹爪(3)均包括固定板(4)、浮动板(5)和吸板(6),所述固定板(4)固设在所述连接板(1)上,所述浮动板(5)通过浮动组件与所述固定板(4)浮动连接,所述吸板(6)设置在所述浮动板(5)上,所述吸板(6)上设置有若干真空吸盘(7),所述真空吸盘(7)与外部的真空发生器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PU底托及上盖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CPU底托及上盖组装机构还包括底托顶升模组(8),所述底托顶升模组(8)包括固定座(801)、定位平台(802)、第一直线轴承(803)、第一导柱(804)和第一气缸(805),两个所述第一直线轴承(803)和所述第一气缸(805)均设置在所述固定座(801)上,所述定位平台(802)设置在所述固定座(801)的上方,两个所述第一导柱(804)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直线轴承(803)滑动配合,所述第一导柱(804)的一端与所述定位平台(80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805)的活动端与所述定位平台(802)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一导柱(804)在所述第一直线轴承(803)的下方滑动配合有第二直线轴承(806),两个所述第二直线轴承(806)均固定在定位横梁(807)上,所述定位横梁(807)通过若干连接杆(808)与所述固定座(801)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横梁(807)的下方设置有定位联动杆(809),两个所述第一导柱(804)的底部均与所述定位联动杆(809)连接,所述定位联动杆(809)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横梁(807)对应配合的缓冲器(818),所述定位平台(802)上设置有若干定位销(81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CPU底托及上盖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顶升模组(8)还包括顶升平台(810)、第三直线轴承(811)、第二导柱(812)和第二气缸(813),两个所述第三直线轴承(811)和所述第二气缸(813)均固定在所述固定座(801)上,两个所述第二导柱(812)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三直线轴承(811)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导柱(812)的一端与所述顶升平台(8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桂强邹杰刘志国赵正强刘雄明刘辉灿黄育澄曾志威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博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