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剂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治疗癌症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62633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8: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抑制剂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治疗癌症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特异性的开发了针对HSP70单克隆抗体,该抗体能够有效的抑制HSP70的活性同时抑制宫颈癌细胞的增殖。同时将该抗体与负载有化学药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一起联用后,能够更好的靶向治疗肿瘤提高药物的敏感性和治疗效果,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抑制剂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治疗癌症中的应用


[0001]本申请涉及生物领域,更具体的涉及癌症治疗领域,涉及了抑制剂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治疗癌症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宫颈癌是世界范围内女性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大常见恶性肿瘤,近年来宫颈痛发病率的升高,并出现患者年轻化趋势,其手术及放射治疗虽已日趋成熟,但对于某些病例尤其是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并未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应用广泛的基于顺铂的联合化疗有效率波动于20%~30%,总生存期小于10个月,正是由于细胞毒性药物较大的治疗成功率及患者的不良预后,因而越来越多的研究集中于宫颈癌的靶向件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已经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0003]目前主要的分子靶向治疗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I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抑制剂等靶向药物。
[000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参与了有丝分裂、血管生成、内皮细胞存活和造血等过程。其不仅与血管生成有关,还参与了肿瘤的快速生成,抑制细胞凋亡。观察到在宫颈高度不典型增生和浸润性宫颈癌中VEGF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

1α)的表达明显增加。因此靶向抑制VEGF信号通路,将对抑制肿瘤生长具有重要作用。抑制VEGF信号的方法有利用抗体中和受体,或通过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阻断VEGF受体的激活和信号传导。贝伐单抗(bevacizumab)是一种人源化中和VEGF的单克隆抗体。2014年8月14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以提高总体生存率(OS)为基础,批准了针对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抗血管生成药物贝伐单抗,自此,贝伐单抗成为被批准治疗晚期宫颈癌的第一种生物制剂。TewariKS等发现联合化疗加上贝伐单抗可使复发、持续或转移性宫颈癌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提高3.7个月,并且含贝伐单抗的化疗方案可使死亡风险明显降低,缓解率增加。即使靶病灶位于之前接受放疗的骨盆,联合贝伐单抗和化疗方案依然有效。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一种170

kDa跨膜糖蛋白,属于ErbB/HER的受体家族,其中包括HER2(ErbB2),HER3(ErbB3)和HER4(ErbB4)。EGFR家族通过细胞周期控制细胞凋亡、血管生成以及侵袭和转移潜能的调节参与实体瘤发病机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是第一个与人类癌症直接相关的酪氨酸激酶跨膜受体。EGFR抑制剂主要分干扰配体结合的单克隆抗体和选择性阻断受体活化的小分子激酶抑制剂。抗EGFR单克隆抗体是肿瘤治疗的重要分子靶向药物。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也已获得FDA批准,在肺癌、胃癌和乳腺癌患者中进行测试。在宫颈癌治疗领域,研究发现,EGFR在98%患有晚期或复发性宫颈癌的女性中表达。EGFR

1在原发性和复发性宫颈肿瘤中高表达。因此,EGFR阻断剂有望成为宫颈癌的新型靶向治疗制剂。厄洛替尼(erlotinib)是一种小分子抑制剂,可与ATP可逆地竞争结合EGFR的酪氨酸激酶结构域。厄洛替尼口服给予患者,副作用通常耐受良好。厄洛替尼已被FDA批准用于治疗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和用吉西他滨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一线治疗。mTOR是PI3K/AKT/mTOR信号通路里最重要的下游蛋白之一,
mTOR信号通路的主要活化效应物是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mTOR是调节许多细胞事件的关键激酶,如细胞增殖、生长、存活、分化、粘附、运动、血管生成和转移。作为催化亚基,mTOR参与两种不同的复合物,雷帕霉素敏感的mTORC1和雷帕霉素不敏感的mTORC2,它们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并且受到不同的调节。来自细胞内和细胞外线索的输入,如氨基酸、应激、氧、能量和生长因子,可激活mTORC1。mTORC1可以调节调节mRNA翻译起始和进展,从而控制蛋白质合成的速率。mTORC1还控制脂肪生成和能量代谢,抑制自噬和溶酶体生物合成,从而促进细胞生长和增殖。体外实验显示,mTOR抑制剂依维莫司和紫杉醇联合用药可以显著抑制人宫颈癌细胞的增殖和克隆,组合治疗比依维莫司或紫杉醇单独治疗疗效更佳。依维莫司和紫杉醇对宫颈癌细胞的诱导凋亡具有协同作用。
[0005]此外,随着干细胞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为宫颈癌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迁移的特性并根据周围环境来调节免疫反应的能力,可以趋化迁移到创伤炎症部位包括肿瘤组织,因此间充质干细胞成为实施肿瘤靶向治疗的理想载体。而且人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分泌定的生物活性因子,对肿瘤的细胞信号通路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另一方向,MSC和抗肿瘤药物直接孵育后可有效摄取药物,实现药物的负载。与肿瘤细胞比较,MSC对抗肿瘤药物的敏感度较低,可在相对较大的浓度范围内表现出对化疗药物较好的耐受性。
[0006]但是目前,针对靶向药物的种类还不够多,而且研究间充质干细胞与靶向药物联合使用的研究同样也不够多,提供可选的替代方案也不够成熟,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改进的治疗宫颈癌的药物组合物。
[0008]一方面,通过研究发现,抑制HSP70表达能够抑制宫颈癌细胞的增殖,同时,抑制HSP70的表达的同时给予第二治疗剂的治疗能够协同增加治疗效果。
[0009]另外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特异性针对HSP70的单克隆抗体HSP70

3D9,所述抗体的可变区具体序列如下:
[0010]所述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氨基酸序列为EVQLVESGGGLVQPGGSLRLSCAASGFSLSQMDKRWVRQAPGKGLEWVGDIVARSYCFQRKNTIWRFTI SKDNSKNTLYLQMNSLRAEDTAVYYCARETQHFDDGAANGWWGQGTLVTVSS;
[0011]所述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其氨基酸序列为AYQMTQSPSSVSASVGDRVTITCFDNWNGQKCPSWYQQKPGKAPKLLIYVITWRQPGVPSRFSGSGSGT DFTLTISSLQPEDFATYYCAQDYNVTEHRVPMFGGGTKVEIK。
[0012]具体的,本专利技术抗体的6个CDR序列分别如下所示:
[0013]CDR

H1(在本说明书中CDR

H1表示重链CDR1)的氨基酸序列如QMDKR所示;
[0014]CDR

H2(在本说明书中CDR

H2表示重链CDR2)的氨基酸序列如DIVARSYCFQRKNTIW所示;
[0015]CDR

H3(在本说明书中CDR

H3表示重链CDR3)的氨基酸序列如ETQHFDDGAANGW所示;
[0016]CDR

L1(在本说明书中CDR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特异性针对HSP70的单克隆抗体HSP70

3D9,所述抗体的可变区具体序列如下:所述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2.HSP70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在制备治疗宫颈癌的药物组合物中的用途,其中,HSP70的单克隆抗体为HSP70

3D9,所述抗体的可变区具体序列如下:所述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3.HSP70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和负载有顺铂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制备治疗宫颈癌的药物组合物中的用途,其中,HS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皓羽刘燕武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皓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