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柔同轴馈线双模片轧纹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61255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8: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柔同轴馈线双模片轧纹工装,其使得导体在比较薄的情况下顺轧纹作业,确保产品品质。其包括:前偏心轧纹组件,其包括第一膜片轴承座、第一膜片座、第一轧纹膜片、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膜片轴承座内设置有偏心定位孔,所述第一膜片座通过第一轴承、孔卡固装于所述偏心定位孔的内环壁,所述第一膜片座的中心区域设置有第一轧纹膜片;后偏心轧纹组件,其包括第二膜片轴承座、第二膜片座、第二轧纹膜片、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膜片轴承座内设置有偏心定位孔,所述第二膜片座通过第二轴承、孔卡固装于所述偏心定位孔的内环壁,所述第二膜片座的中心区域设置有第二轧纹膜片;前导管;以及后导管。以及后导管。以及后导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柔同轴馈线双模片轧纹工装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外导体轧纹的
,具体为一种超柔同轴馈线双模片轧纹工装。

技术介绍

[0002]随着5G通信市场的不断的扩容,超柔馈线常用于设备间和室分系统射频信号传输的通道,应用范围非常普遍,但在现有的生产超柔馈线工艺中,偏心轧纹一般为一个环形模片,这种方式轧纹的轧纹深度比较深,在外导体比较薄的情况下轧纹就比较困难,容易造成轧纹变形,无法生产出质量的合格的电缆,如果采用同心轧纹,也比较容易造成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柔同轴馈线双模片轧纹工装,其设置两组偏心扎纹结构,每组偏心轧纹方向覆盖电缆外周的180
°
方向,且两组偏心轧纹所对应的电缆外周区域互补设置,使得导体在比较薄的情况下顺轧纹作业,确保产品品质。
[0004]一种超柔同轴馈线双模片轧纹工装,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0005]前偏心轧纹组件,其包括第一膜片轴承座、第一膜片座、第一轧纹膜片、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膜片轴承座内设置有偏心定位孔,所述第一膜片座通过第一轴承、孔卡固装于所述偏心定位孔的内环壁,所述第一膜片座的中心区域设置有第一轧纹膜片;
[0006]后偏心轧纹组件,其包括第二膜片轴承座、第二膜片座、第二轧纹膜片、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膜片轴承座内设置有偏心定位孔,所述第二膜片座通过第二轴承、孔卡固装于所述偏心定位孔的内环壁,所述第二膜片座的中心区域设置有第二轧纹膜片;
[0007]前导管;
[0008]以及后导管;
[0009]所述前偏心轧纹组件的入料口端插装有前导管,所述后偏心轧纹组件的出料口插装有后导管,所述前偏心轧纹组件、后偏心轧纹组件相邻设置,每个轧纹膜片的扎纹区域分别和电缆接触位置为电缆外圆的180
°
面域,且两个轧纹膜片组合形成的轧纹区域覆盖整个电缆外圆,所述第一轧纹膜片、第二轧纹膜片的中心轧纹部分之间留有间距、并组合形成轧纹区域;
[0010]所述前导管、后导管为空心导管,所述前导管、后导管使得电缆外导体轴向导向通过前偏心轧纹组件、后偏心轧纹组件组合形成的轧纹区域;
[0011]所述第一轧纹膜片的轧纹深度小于第二轧纹膜片的轧纹深度。
[0012]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0013]第一轧纹膜片、第二轧纹膜片间距3.5节距布置;
[0014]其还包括有轧纹头连接法兰,所述轧纹头连接法兰包括环布的轴承座连接孔、环布的连接孔,所述轴承座连接孔相对于连接孔处于径向内环位置,所述轧纹头连接法兰、第一膜片轴承座、第二膜片轴承座顺次通过紧固件轴向紧固连接、形成整体结构,所述紧固件
贯穿对应的轴承座连接孔完成紧固连接;
[0015]所述轧纹头连接法兰、第一膜片轴承座、第二膜片轴承座的相邻连接面之间设置有对应的安装止口结构,确保轴向连接后的同心度;
[0016]所述第一轧纹膜片、第二轧纹膜片为相同的轧纹膜片,所述轧纹膜片布置后的偏心距和偏转角度均由对应的第一膜片轴承座、第二膜片轴承座的偏心定位孔的位置决定,所述偏心定位孔的中心线与外圆面中心线成偏转角A,两个膜片轴承座之间有连接贴付面,两个膜片轴承座的偏心定位孔的偏转角A关于连接贴付面在横剖状态下呈对称布置,A的数值大小由电缆节距决定,第二膜片轴承座的偏心定位孔的偏心距为H1,第一膜片轴承座的偏心定位孔的偏心距为H2,且两个偏心孔的偏心方向相反设置,偏心距H1和H2由电缆轧纹深度决定;
[0017]优选地,H2为1.2

1.3倍的H1;
[0018]所述第一轧纹膜片、第二轧纹膜片为圆环片,所述第一模片座和第二模片座安装到对应的偏心定位孔后、其相向面之间留有间隙,保证轧纹模片被夹紧,且确保第一轧纹膜片、第一膜片座的同轴度,第二轧纹膜片、第二膜片座的同轴度;
[0019]所述偏心定位孔包括有轴承定位环槽、孔卡定位环槽,第一模片座或第二模片座对对应的膜片座的内端面通过紧固件固装有膜片盖,所述膜片盖和膜片座径向内环夹装有对应的轧纹膜片,且膜片座和膜片盖的中心为贯穿通孔,轧纹膜片的中心区域设置有贯穿通孔的外环位置、用于轧纹作业,所述膜片盖和膜片座径向外环夹装有对应的轴承的内圈,所述轴承的外圈定位安装于轴承定位环槽、且孔卡卡装于孔嵌装于孔卡定位环槽,所述孔卡的一内凸表面紧压轴承的外圈内端面布置,使得膜片座、膜片轴承座、轧纹膜片、轴承的定位组装快捷方便。
[0020]采用本专利技术后,两个轧纹模片安装在相邻位置,轧纹方向为电缆圆周方向的两个被分隔的180
°
方向布置,保证电缆受力时两个方向的力叠加抵消,且两个模片设计轧纹深度不一样,第一轧纹膜片是初轧、轧纹浅,不容易造成变形;第一轧纹膜片是精轧,保证轧纹深度达到电缆工艺要求;其设置两组偏心扎纹结构,每组偏心轧纹方向覆盖电缆外周的180
°
方向,且两组偏心轧纹所对应的电缆外周区域互补设置,使得导体在比较薄的情况下顺轧纹作业,确保产品品质。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爆炸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横向剖视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纵向剖视图;
[0025]图5为第一膜片轴承座的主视图;
[0026]图6为图5的剖视图;
[0027]图7为第二膜片轴承座的主视图;
[0028]图8为图7的剖视图;
[0029]图中序号所对应的名称如下:
[0030]前偏心轧纹组件10、第一膜片轴承座11、轴承定位环槽111、孔卡定位环槽112、第
一膜片座12、第一轧纹膜片13、第一轴承14、后偏心轧纹组件20、第二膜片轴承座21、第二膜片座22、第二轧纹膜片23、第二轴承24、前导管30、后导管40、孔卡50、电缆60、轧纹头连接法兰70、轴承座连接孔71、连接孔72、内六角螺栓80、膜片盖90、安装止口结构100。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一种超柔同轴馈线双模片轧纹工装,见图1

图8,其包括前偏心轧纹组件10、后偏心轧纹组件20、前导管30、以及后导管40;
[0032]前偏心轧纹组件10包括第一膜片轴承座11、第一膜片座12、第一轧纹膜片13、第一轴承14,所述第一膜片轴承座11内设置有偏心定位孔,所述第一膜片座12通过第一轴承14、孔卡50固装于所述偏心定位孔的内环壁,所述第一膜片座12的中心区域设置有第一轧纹膜片13;
[0033]后偏心轧纹组件20包括第二膜片轴承座21、第二膜片座22、第二轧纹膜片23、第二轴承24,所述第二膜片轴承座21内设置有偏心定位孔,所述第二膜片座22通过第二轴承24、孔卡50固装于所述偏心定位孔的内环壁,所述第二膜片座22的中心区域设置有第二轧纹膜片23;
[0034]所述前偏心轧纹组件10的入料口端插装有前导管30,所述后偏心轧纹组件20的出料口插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柔同轴馈线双模片轧纹工装,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前偏心轧纹组件,其包括第一膜片轴承座、第一膜片座、第一轧纹膜片、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膜片轴承座内设置有偏心定位孔,所述第一膜片座通过第一轴承、孔卡固装于所述偏心定位孔的内环壁,所述第一膜片座的中心区域设置有第一轧纹膜片;后偏心轧纹组件,其包括第二膜片轴承座、第二膜片座、第二轧纹膜片、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膜片轴承座内设置有偏心定位孔,所述第二膜片座通过第二轴承、孔卡固装于所述偏心定位孔的内环壁,所述第二膜片座的中心区域设置有第二轧纹膜片;前导管;以及后导管;所述前偏心轧纹组件的入料口端插装有前导管,所述后偏心轧纹组件的出料口插装有后导管,所述前偏心轧纹组件、后偏心轧纹组件相邻设置,每个轧纹膜片的扎纹区域分别和电缆接触位置为电缆外圆的180
°
面域,且两个轧纹膜片组合形成的轧纹区域覆盖整个电缆外圆,所述第一轧纹膜片、第二轧纹膜片的中心轧纹部分之间留有间距、并组合形成轧纹区域;所述前导管、后导管为空心导管,所述前导管、后导管使得电缆外导体轴向导向通过前偏心轧纹组件、后偏心轧纹组件组合形成的轧纹区域;所述第一轧纹膜片的轧纹深度小于第二轧纹膜片的轧纹深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柔同轴馈线双模片轧纹工装,其特征在于:第一轧纹膜片、第二轧纹膜片间距3.5节距布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柔同轴馈线双模片轧纹工装,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有轧纹头连接法兰,所述轧纹头连接法兰包括环布的轴承座连接孔、环布的连接孔,所述轴承座连接孔相对于连接孔处于径向内环位置,所述轧纹头连接法兰、第一膜片轴承座、第二膜片轴承座顺次通过紧固件轴向紧固连接、形成整体结构,所述紧固件贯穿对应的轴承座连接孔完成紧固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柔同轴馈线双模片轧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余良刘中华周祎谢利君陈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亨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