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椅腿托及含该座椅腿托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6124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8: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座椅腿托及含该座椅腿托的车辆,具体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其包括:支架、第一驱动装置、连杆组件和腿部支撑组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连杆组件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连杆组件转动连接,所述腿部支撑组件包括腿部支撑板、底板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底板与所述连杆组件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腿部支撑板滑动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腿部支撑板传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座椅腿托通过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连杆组件,通过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调节所述腿部支撑板的位置,乘车人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调节座椅腿托的展开角度和所述腿部支撑板的位置,从而提高乘车人员的乘车舒适度。从而提高乘车人员的乘车舒适度。从而提高乘车人员的乘车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座椅腿托及含该座椅腿托的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配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座椅腿托及含该座椅腿托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汽车成为了人们日常出行的常用交通工具,人们对汽车的乘坐舒适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车辆座椅作为乘客在乘坐时身体直接接触的车辆部件,其能够直接影响乘客的乘坐舒适度。车辆座椅包括多种功能,其最基本的功能是调节车辆座椅的前后位置和调节靠背的倾斜角度,该功能能够满足乘客最基本的乘坐舒适度。
[0003]在一些豪华SUV、商务车或旅游大巴上,为了保证乘客长时间乘坐的舒适度并且增加车辆的吸引力,汽车厂商会在车辆座椅的前侧加装座椅腿托,乘客乘坐这种配备有座椅腿托的汽车时,可以根据自身需要打开座椅腿托,并将小腿部位放置在座椅腿托上,这样能够对腿部肌肉进行有效的放松,缓解由于长时间乘坐而引起的腿部酸胀感。当不需要使用时,可以将座椅腿托收回,使其平放在汽车座椅的前侧从而节省空间。
[0004]但是现有的座椅腿托多采用手动或机械式档位调节结构,固定式的档位不仅调节操作不方便,而且打开后的位置和角度是相对固定的,因此很难满足不同身体情况乘客的个性化需求。并且现有的座椅腿托使用的连杆结构在完全展开时,连杆结构几乎成一直线,因此其稳定性和承重能力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座椅腿托及含该座椅腿托的车辆,其能够在行程范围内进行任意调节,从而满足不同乘客对腿部支撑的需求,提高乘坐舒适性。
[0006]为满足上述技术目的及其相关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座椅腿托,其包括:支架、第一驱动装置、连杆组件和腿部支撑组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连杆组件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连杆组件传动连接,所述腿部支撑组件包括腿部支撑板、底板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底板与所述连杆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腿部支撑板滑动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腿部支撑板传动连接。
[0007]在本专利技术座椅腿托一示例中,所述支架包括安装杆和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安装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连杆组件与所述安装板转动连接。
[0008]在本专利技术座椅腿托一示例中,所述安装板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安装杆的中部设有安装座,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分别位于所述安装座的两侧,所述连杆组件与所述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转动连接。
[0009]在本专利技术座椅腿托一示例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一驱动
杆,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一驱动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杆与所述连杆组件连接。
[0010]在本专利技术座椅腿托一示例中,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通过第一传动装置与所述第一驱动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
[0011]在本专利技术座椅腿托一示例中,所述安装座上设有第一传动装置安装架,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安装架上。
[0012]在本专利技术座椅腿托一示例中,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组件和第二连杆组件,所述第一连杆组件和所述第二连杆组件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与所述安装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杆与所述固定杆转动连接。
[0013]在本专利技术座椅腿托一示例中,所述固定杆的中部设有驱动连杆,所述驱动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杆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连杆为L型。
[0014]在本专利技术座椅腿托一示例中,所述连杆组件还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杆组件和所述第二连杆组件固定连接。
[0015]在本专利技术座椅腿托一示例中,所述第一连杆组件和所述第二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底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杆的中部与所述第二连杆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底板转动连接。
[0016]在本专利技术座椅腿托一示例中,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第四连杆的连接点a到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的连接点b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底板的连接点c到所述第四连杆与所述底板的连接点d的距离,所述连接点b到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的连接点e的距离小于所述连接点b到所述连接点a的距离,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安装板连接的一端设有朝向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折弯部,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安装板的连接点f与所述连接点a、所述连接点b位于同一直线。
[0017]在本专利技术座椅腿托一示例中,所述连杆组件在展开状态下,所述连接点a和所述连接点b的连线与所述连接点b和连接点c的连线垂直,所述连接点a和所述连接点d的连线与所述连接点a和所述连接点b的连线形成的夹角为90~100
°
,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形成的夹角为90
±5°
,所述折弯部从所述连接点f向所述安装板的端部延伸,折弯后向所述连接点b延伸。
[0018]在本专利技术座椅腿托一示例中,所述连杆组件在收缩状态下,所述连接点a和所述连接点b的连线与所述连接点a和连接点d的连线形成的夹角为30~40
°
,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形成的夹角为30~40
°

[0019]在本专利技术座椅腿托一示例中,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杆,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底板的下表面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二驱动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杆与所述腿部支撑板连接。
[0020]在本专利技术座椅腿托一示例中,所述第二驱动杆为丝杆,所述腿部支撑板上设有套管,所述第二驱动杆与所述套管以螺纹连接。
[0021]在本专利技术座椅腿托一示例中,所述腿部支撑板上设有若干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固定螺栓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
[002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上安装有所述座椅腿托。
[0023]本专利技术座椅腿托通过所述支架安装在汽车座椅上,通过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连杆组件,对座椅腿托进行展开和收缩操作,通过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调节所述腿部支撑板的位置,本专利技术座椅腿托可以在行程范围内任意调节,乘车人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调节座椅腿托的展开角度和所述腿部支撑板的位置,从而提高乘车人员的乘车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座椅腿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座椅腿托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座椅腿托的收缩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座椅腿托的仰视图;
[0028]图5为本专利技术座椅腿托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座椅腿托,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上;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连杆组件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连杆组件展开或收缩;腿部支撑组件,所述腿部支撑组件包括腿部支撑板、底板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底板与所述连杆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腿部支撑板滑动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腿部支撑板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腿部支撑板在所述底板上滑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座椅腿托,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安装杆和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安装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安装杆上,所述连杆组件与所述安装板转动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座椅腿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一驱动杆,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安装杆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一驱动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杆与所述连杆组件转动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座椅腿托,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组件和第二连杆组件,所述第一连杆组件和所述第二连杆组件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与所述安装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杆与所述固定杆转动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座椅腿托,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汉林倪亮夏宽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