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跨界服务价值网络模型的融合和优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85753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跨界服务价值网络模型的融合和优化方法,属于服务计算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化的技术来实现跨界场景下不同领域的价值模型的融合,减少了人力和物力的消耗,提供了跨界服务设计的效率;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针对跨界服务价值融合场景的跨界服务提供商利润优化方法,同时考虑了用户和第三方服务提供商的价值期望,既能提高跨界服务平台的利润,又有利于增强跨界服务生态的稳定性。的稳定性。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the resource

event

agent ontology,”Appl.Ontol.,vol.13,no.3,pp.201

224,2018,doi:10.3233/AO

180198.
[0010][4]W.Vorraber,M.Mueller,S.Voessner,and W.Slany,“Analyzing and managing complex software ecosystems:A framework to understand value in information systems,”IEEE Softw.,vol.36,no.3,pp.55

60,2019,doi:10.1109/MS.2018.290100810.
[0011][5]J.Ren,L.Zhao,B.Li,L.Liu,and R.Xing,“Measuring service utilities in service value networks,”Int.J.Inf.Syst.Serv.Sect.,vol.9,no.2,pp.1

26,2017,doi:10.4018/IJISSS.2017040101.
[0012][6]X.Chen,H.Cao,L.Ye,and Z.Liang,“Value Innovation with Crossover Services,”in Proceedings

2020IEEE World Congress on Services,2020,pp.237

244,doi:10.1109/SERVICES48979.2020.00055.

技术实现思路

[0013]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在解决跨界服务价值融合和优化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跨界服务价值网络模型的融合和优化方法,能够自动化的实现不同领域的价值网络模型的融合以及融合后的价值优化,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0014]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跨界服务价值网络模型的融合和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5]步骤1,给定主体领域和客体领域的价值网络模型,首先基于深度优先遍历算法,分别从给定的两个价值网络模型中抽取价值交换路径SSP,得到两个价值交换路径的集合;
[0016]步骤2,在步骤1完成的基础上,分别遍历两个价值交换路径集合SSP1和SSP2,对于每一对SSP,首先计算相似度,如果相似度超过给定阈值则判断其所属的类型,然后根据不同的类型执行不同的融合策略;
[0017]步骤3,在完成前述步骤并得到融合后的价值模型以后,将融合后的价值网络模型中各个涉众之间的价值分配问题建模为多目标优化问题,优化涉众的价值分配关系。
[0018]进一步的,步骤2的具体实现方式如下;
[0019]步骤2.1,首先计算这两个SSP的相似度,如果相似度超过给定阈值,则判断给定SSP对的类型;
[0020]步骤2.2,在步骤2.1的基础上,进一步判定SSP对的类型,如果属于类型1,则这两个SSP在融合的价值网络模型中都将需要保留;如果属于类型2,则这两个SSP将作为不同的分支被写入到融合的价值网络模型;如果属于类型3,则包含信息丰富的SSP将被保留在融合的价值网络模型中;如果属于类型4,假如两个SSP的价值交换方向相同,则可以直接重叠融合,假如方向相反,则融合开始节点和结束节点,而将中间节点作为分支写入融合的价值网络模型;
[0021]其中,两个SSP有相同的开始节点,但是结束节点不同,则判断为类型1;
[0022]两个SSP有相同的开始节点和结束节点,但是中间节点不同,则判断为类型2;
[0023]一个SSP是另一个的子集,则判断为类型3;
[0024]两个SSP有相同的开始节点和结束节点,并且中间节点也相同,则判断为类型4。
[0025]进一步的,步骤2.1中,判定相似度的计算方法如下;
[0026][0027]其中,e1和e2分别表示SSP1和SSP2中的节点,l表示第l个向量,L表示向量的维度。
[0028]进一步的,步骤3使用一种改进的NSGA

III来优化涉众的价值分配关系,具体包括以下子步骤;
[0029]步骤3.1,根据待求解问题的场景,构建优化函数,在跨界服务价值网络优化场景中,优化目标是在满足用户和第三方服务提供商的价值期望的前提下,最大化跨界服务提供商的利润,所构建的三个优化函数如下:
[0030][0031]其中,N
u
表示用户的数量,ε表示服务的实际价格和期望价格偏离的程度;
[0032][0033]其中,∈表示期望的佣金率和实际佣金率的偏离程度;
[0034][0035]其中p
s
和r
s
分别表示主体服务的价格和佣金率,p
o
和r
o
分别表示客体服务的价格和佣金率,s
o
表示客体服务提供商是否仍然和跨界服务提供商存在合作关系,θ表示用户是否购买客体服务,c
u
和c
s
分别表示每个用户和每个服务的成本,N
u
和N
s
分别表示用户和服务的数量;
[0036]综上,要优化的目标如下:
[0037]max(

f1,

f2,f3)
[0038]s.t.r
s
,r
o
,p
s
,p
i
,c
u
,c
s
,N
u
,N
s
>0
[0039]0<r
s
,r
o
<1
[0040]步骤3.2,生成初始化种群,种群中每个个体表示客体服务的价格p
o
,用户对跨界服务的价格的容忍度以及客体服务提供商向跨界服务平台支付的佣金率r
o
,在生成种群的过程中,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来生成初始种群;
[0041]步骤3.3,对种群进行遗传操作,其中交叉算子采用两点交叉法,从种群中随机选择两条父染色体A和B,然后随机选择两个交叉点a和b,如果随机生成的概率cs小于预定义的交叉概率pc,则两个父代染色体A和B中处于a和b之间的基因将会互相交换,对基因的变异操作采用非均匀变异算子,从第t代中种群中随机选择一个个体Pop(t),并随机生成一个变异点,然后使用非均匀变异算子对个体执行变异;
[0042]步骤3.4,运用适应度函数,即步骤3.1中要优化的目标对种群进行选择,使用非支配排序和基于参考点的方法来选择高质量的优秀个体进入下一代种群,不断重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跨界服务价值网络模型的融合和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给定主体领域和客体领域的价值网络模型,首先基于深度优先遍历算法,分别从给定的两个价值网络模型中抽取价值交换路径SSP,得到两个价值交换路径的集合;步骤2,在步骤1完成的基础上,分别遍历两个价值交换路径集合SSP1和SSP2,对于每一对SSP,首先计算相似度,如果相似度超过给定阈值则判断其所属的类型,然后根据不同的类型执行不同的融合策略;步骤3,在完成前述步骤并得到融合后的价值模型以后,将融合后的价值网络模型中各个涉众之间的价值分配问题建模为多目标优化问题,优化涉众的价值分配关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界服务价值网络模型的融合和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的具体实现方式如下;步骤2.1,首先计算这两个SSP的相似度,如果相似度超过给定阈值,则判断给定SSP对的类型;步骤2.2,在步骤2.1的基础上,进一步判定SSP对的类型,如果属于类型1,则这两个SSP在融合的价值网络模型中都将需要保留;如果属于类型2,则这两个SSP将作为不同的分支被写入到融合的价值网络模型;如果属于类型3,则包含信息丰富的SSP将被保留在融合的价值网络模型中;如果属于类型4,假如两个SSP的价值交换方向相同,则可以直接重叠融合,假如方向相反,则融合开始节点和结束节点,而将中间节点作为分支写入融合的价值网络模型;其中,两个SSP有相同的开始节点,但是结束节点不同,则判断为类型1;两个SSP有相同的开始节点和结束节点,但是中间节点不同,则判断为类型2;一个SSP是另一个的子集,则判断为类型3;两个SSP有相同的开始节点和结束节点,并且中间节点也相同,则判断为类型4。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界服务价值网络模型的融合和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1中,判定相似度的计算方法如下;其中,e1和e2分别表示SSP1和SSP2中的节点,l表示第l个向量,L表示向量的维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界服务价值网络模型的融合和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使用一种改进的NSGA

III来优化涉众的价值分配关系,具体包括以下子步骤;步骤3.1,根据待求解问题的场景,构建优化函数,在跨界服务价值网络优化场景中,优化目标是在满足用户和第三方服务提供商的价值期望的前提下,最大化跨界服务提供商的利润,所构建的三个优化函数如下:其中,N
u
表示用户的数量,ε表示服务的实际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正利卢雨桐蒋龚森刘云飞陈宏宇甘佳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纺织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