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鲤鱼流产的系统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鲤鱼培育技术领域,包括回流池和若干个培育池、冷水管、循环管、曝气管以及气泵,所述冷水管通过若干个第一分支管与各个培育池相连接,所述第一分支管的一端以圆切线的方式与培育池相连接并没入培育池内部的水中,所述循环管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分支管,所述第二分支管通过回水管与各个培育池的底部相连接。该防止鲤鱼流产的系统装置,培育池进水端第一分支管没入水中,不会形成水流刺激,避免水流刺激造成鲤鱼流产,同时,第一分支管安装以圆切线的方向进入,便于残饵粪便在向心力的作用下慢慢汇集于底部排污口,顶部的遮光罩,防止光照对亲本的刺激。防止光照对亲本的刺激。防止光照对亲本的刺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鲤鱼流产的系统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鲤鱼培育
,具体为一种防止鲤鱼流产的系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鲤鱼,又名鲤拐子、鲤子、红鱼,鲤科中粗强的褐色鱼,每年4
‑
5 月份,水温达到18℃以上,是鲤鱼的产卵高峰期。
[0003]但是鲤鱼在苗种繁育季节,经常会因为天气变化、水温突然升高导致催产不能按计划进行,也会缩短苗种生产的时间跨度,这给鲤鱼苗种繁殖带来相当大的损失。尤其是有关科研单位做育种实验的鱼,轻则耽误一年的时间,重则导致无法传代、实验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止鲤鱼流产的系统装置,解决了鲤鱼在苗种繁育季节,经常会因为天气变化、水温突然升高导致催产不能按计划进行,也会缩短苗种生产的时间跨度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防止鲤鱼流产的系统装置,包括回流池和若干个培育池、冷水管、循环管、曝气管以及气泵,所述冷水管通过若干个第一分支管与各个培育池相连接,所述第一分支管的一端以圆切线的方式与培育池相连接并没入培育池内部的水中,所述循环管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分支管,所述第二分支管通过回水管与各个培育池的底部相连接,所述曝气管的一端与气泵的出气口相连接,所述回流池的前侧上部安装有冷水机,所述冷水管的一端与冷水机的出水口相连接,所述回流池的下方一侧设置有滤网箱,所述循环管的一端设置于滤网箱的内部。
[0006]进一步的,所述回流池的内部安装有潜水泵,潜水泵的出水端与冷水机的进水端相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回流池的后侧上部设置有进水口,且回流池的后方一侧拐角处设置有排水口。
[0008]进一步的,所述回水管的另一端穿过培育池的底部并连接有滤网罩,且回水管的下侧安装有排污阀。
[0009]进一步的,所述培育池的上部安装有遮光罩,所述遮光罩的上侧设置有投料口,且遮光罩的上侧位于投料口的位置处转动安装有旋转窗。
[0010]进一步的,所述循环管进入滤网箱内部的最高点与培育池内部的水面齐平。
[0011]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止鲤鱼流产的系统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1、该防止鲤鱼流产的系统装置,通过将亲本鲤鱼放入本系统养殖,可以保证鲤鱼不流产,一直持续到5月底,生产期延长了1个多月,本系统可容纳280Kg亲本鲤鱼,大约能生产2800万鱼卵。
[0014]2、该防止鲤鱼流产的系统装置,培育池进水端第一分支管没入水中,不会形成水流刺激,同时,第一分支管安装以圆切线的方向进入,便于残饵粪便在向心力的作用下慢慢汇集于底部排污口,顶部的遮光罩,防止光照对亲本的刺激,同时也可以防止亲本从培育池内跳出;可开启旋转窗便于投饵和观察,每个培育池回水管最低点设排污阀,定期排污可以减少过滤装置负荷,循环管进入滤网箱的最高点与培育池水面一致,可以从培育池自然流入滤网箱,不需要能耗。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亲本培育池结构的示意图。
[0017]图中:1、回流池;2、培育池;21、遮光罩;22、投料口;23、旋转窗;3、冷水管;4、循环管;5、曝气管;6、第一分支管;7、第二分支管;8、回水管;81、滤网罩;82、排污阀;9、气泵;10、冷水机;11、滤网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
‑
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止鲤鱼流产的系统装置,包括回流池1和若干个培育池2、冷水管3、循环管4、曝气管5以及气泵9,冷水管3通过若干个第一分支管6与各个培育池2相连接,第一分支管6的一端以圆切线的方式与培育池2相连接并没入培育池2内部的水中,循环管4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分支管7,第二分支管7通过回水管8与各个培育池2的底部相连接,曝气管5的一端与气泵9的出气口相连接,回流池1的前侧上部安装有冷水机10,冷水管3的一端与冷水机10的出水口相连接,回流池1的下方一侧设置有滤网箱11,循环管4的一端设置于滤网箱11的内部。
[0020]本技术实施例中,回流池1的内部安装有潜水泵,潜水泵的出水端与冷水机10的进水端相连接。
[0021]本技术实施例中,回流池1的后侧上部设置有进水口,且回流池1 的后方一侧拐角处设置有排水口,方便向回流池1中加水和排水。
[0022]本技术实施例中,回水管8的另一端穿过培育池2的底部并连接有滤网罩81,且回水管8的下侧安装有排污阀82,为了定期排污可以减少过滤装置负荷。
[0023]本技术实施例中,培育池2的上部安装有遮光罩21,遮光罩21的上侧设置有投料口22,且遮光罩21的上侧位于投料口22的位置处转动安装有旋转窗23,开启旋转窗23便于投饵和观察。
[0024]本技术实施例中,循环管4进入滤网箱11内部的最高点与培育池2 内部的水面齐平。
[0025]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0026]工作原理:培育池2进水端第一分支管6没入水中,不会形成水流刺激,同时,第一
分支管6安装以圆切线的方向进入,便于残饵粪便在向心力的作用下慢慢汇集于底部排污口,顶部的遮光罩21,防止光照对亲本的刺激,同时也可以防止亲本从培育池2内跳出;可开启旋转窗23便于投饵和观察,每个培育池2的回水管8最低点设排污阀82,定期排污可以减少过滤装置负荷,循环管4进入滤网箱11的最高点与培育池2水面一致,可以从培育池2自然流入滤网箱11,不需要能耗。
[002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鲤鱼流产的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回流池(1)和若干个培育池(2)、冷水管(3)、循环管(4)、曝气管(5)以及气泵(9),所述冷水管(3)通过若干个第一分支管(6)与各个培育池(2)相连接,所述第一分支管(6)的一端以圆切线的方式与培育池(2)相连接并没入培育池(2)内部的水中,所述循环管(4)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分支管(7),所述第二分支管(7)通过回水管(8)与各个培育池(2)的底部相连接,所述曝气管(5)的一端与气泵(9)的出气口相连接,所述回流池(1)的前侧上部安装有冷水机(10),所述冷水管(3)的一端与冷水机(10)的出水口相连接,所述回流池(1)的下方一侧设置有滤网箱(11),所述循环管(4)的一端设置于滤网箱(11)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鲤鱼流产的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池(1)的内部安装有潜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勇明,胡炜,汪亚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